虚阁网 > 白裙 > 侯门混口饭·下 | 上页 下页
三八


  郭菀央猛然站起来,说道:“方兄弟……我与你身材接近,我的裤子或者你也可以穿上。你穿着我的裤子进场!”

  现在正是冬天,郭菀央身上穿着三件裤子,第二件乃是棉裤。棉裤穿在外头未免不好看,所以外头又穿了一件单裤。现在要郭菀央就是决定,将外头这件单裤让给方忠宪。

  一群书生都是叫好,说道:“郭玥小兄弟真的是仁义!”

  众人却是没有想到,郭菀央说出这句话,却是经过了不少心理建设。虽然说现代人不太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这玩意,虽然说自己身上是郭玥的裤子……可是毕竟现在是穿在自己身上的是不是?脱下来,穿到另一个男子身上……这情况,如果被人知道了,被朱高煦张辅之流知道了……自己就绝对没脸见人了!

  只是就这样看着方忠宪耽误了这场考试,心中却到底不安。当下却终于下了决定。当下走到路边树后,吩咐茱萸:“你将大氅拿来,给我挡着。”

  边上一个书生笑了起来,说道:“郭公子害羞什么,反正大家里头都有很多裤子呢。”又有人笑起来:“就是里头没裤子也没啥,大家都是一个模样,谁也不会好奇。”

  别看书生们文质彬彬的,说起粗话来,却是谁也不输谁。

  郭菀央不理他,脸却是再次红了。

  茱萸将大氅拿过来,给郭菀央挡着。郭菀央解下裤子,递给了方忠宪。方忠宪赶忙穿上,也顾不得向郭菀央道谢,忙着就奔跑上前了。

  外面少了一层裤子,登时有些冷飕飕的。郭菀央将大氅裹紧了,却见那个徐景秀上前,对郭菀央作了一揖,说道:“郭小兄弟,多谢了。”

  郭菀央笑道:“这也没有什么。”

  徐景秀也不说话了。不久就点到了徐景秀的名字,又点到了郭菀央的名字。大家都进去,做题目,不提。

  虽然是府试,郭菀央也没有多少心理负担。第一天的考试是史论,题目很简单,秦亡而汉兴,隋亡而唐兴,敢问这其中给了你什么感想?

  这题目其实很简单,郭菀央也就平平而论一些专制仁政之类的关系,只求过关。这个题目,后世多有精辟之论,不过郭菀央不想写得太出彩。自己毕竟年幼,又是冒充弟弟,太出彩的,反而惹来祸端。

  做好了卷子,离可以交卷时间还长着,郭菀央就坐着,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了。贡院其实是一排矮棚子,不透风,不挡雨,只能勉强遮挡一下太阳。又牺牲了一件裤子,枯坐在那里的郭菀央,就觉得有些冷起来了。

  既然觉得冷,就少不了站起来,跺一跺脚什么的。才跺了两脚,却见前面有考官带着衙役巡逻过来。少不得再度坐好。

  虽然马上坐好,那考官还是看见了无所事事的郭菀央。当下走了过来,站在郭菀央的卷子面前扫了两眼,说道:“童生郭玥?”

  郭菀央忙恭声回答了。那考官冷漠的一笑,说道:“都说武定侯府的四公子是当今少见的神童,就今日看来,也不过是平平无奇,就是占了年幼一项便宜而已。就你秉性来说,这般考题,你能回答这般,虽然也算优秀,然而你却得意洋洋,坐立不安,可有书生文士该有的半分稳重?连书生文士的半分稳重也无,你却自称什么神童?”

  一边说着话,一边却是将郭菀央写了小半个时辰才完成的卷子,“唰唰唰”给撕了!

  郭菀央目瞪口呆,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来南京之后,也不曾十分嚣张,除了家里那群不除掉自己誓不罢休的之外,也不记得得罪过什么人了。可是今天这样乖乖的答卷,却也禁不住祸从天上来!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子,何况郭菀央根本不是泥人?当下站起来,说道:“这位大人……您这般行为,到底是何意?我大明朝律法尚在,您这般举动,不怕学生告您的状?”

  那官员背负着双手,淡淡说道:“本官黄子澄,奉皇上圣命全权监考本次府试。既然是全权监考,看见不如何的卷子,撕了就撕了,却犯了哪一条大明律了?”

  郭菀央看着黄子澄,这个……就是黄蒹葭的老爸,那个连中三元的?建文帝最重要的臣子,可惜也只是学识出众而已。换句话来说,这个黄子澄,也不过就是一个高干子第。

  当然,历史上,黄子澄的人品还是很不错的。

  历史上黄子澄的人品好不好郭菀央不管了,可是面前这个黄子澄,这张嘴脸着实可恶!

  眼睛一瞪,郭菀央沉声说道:“黄大人,您说要看好卷子?”

  黄子澄淡淡笑道:“那是当然!不是好卷子,就撕了算,何必判断?”

  郭菀央沉声说道:“既然这样,黄大人您再给我一张卷子!”

  黄子澄摸了摸胡须,说道:“如果还不好,还是一把撕了!”

  郭菀央恨声说道:“我要写到您舍不得撕的程度!”

  卷子很快送上。这一回,郭菀央略加沉思之后,立即运笔如飞。

  关于这个话题,后世多有精辟议论。郭菀央现在要做的,不过就是将后世的精辟议论总结下罢了。一般认为,汉承秦制,唐承隋制,秦朝与隋朝分别为汉朝唐朝提供了相当成熟的政治框架,为汉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秦朝与隋朝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皇帝都是急功近利之辈,想要将千秋万代的事情放在一两代中完成。郭菀央重点议论的,就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百姓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结论。

  这样一篇文章,根本不用思考。郭菀央思考的,不过是如何遣词造句罢了。不过两顿饭的功夫,郭菀央就完成了,这还是因为郭菀央要注意字迹的缘故。

  这时候,黄子澄还站在郭菀央的号子跟前,未曾离开!

  将笔一扔,郭菀央就气鼓鼓的说道:“拿去!撕还是不撕,你说了算,我管不着了!”

  此时已经过了可以交卷的时间。郭菀央收拾了东西,也不看黄子澄脸色,气鼓鼓的,就自顾自扬长而去。

  早在郭菀央写卷子的时候,黄子澄就坐在旁边看了。虽然竭力克制,面上还是不由露出诧异神色。

  之前的卷子四平八稳却是毫无新意,虽然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也是难得,自己以为这个皇帝称赞的神童也不过如此。却不想自己撕了他的卷子之后,他转瞬之间就给了另外一份卷子。没有一句话相同,见地确实深刻。

  原来之前……是藏拙呢。

  黄子澄微微笑了,拿起卷子,往前走去。

  郭菀央写完了卷子,撒了气,拿着东西出考场。可是还没有走出考场,人就站住了。

  冷汗涔涔冒出来。

  原来……现代人真的不能与古人斗心眼。

  虽然说,府试不算什么要紧考试,主考官一个人就有生杀大权,那能耐强的主考官还有当场改卷的……可是也没见哪一个考官会当着考生的面撕了卷子的,除非这个考生的卷子是抄袭的。而且自己之前的卷子虽然平平无奇,但是也算是小心谨慎言之有物的。

  而且黄子澄,是那种特别狂妄的人吗?

  应该说,绝对不是。特别狂妄的人,文风不会太谨慎,文风不会太谨慎的人,绝对中不了明朝的状元,更得不到连中三元的殊荣。

  自己家与黄子澄似乎也没有什么冤仇,自己也没有招惹过黄子澄,这个黄子澄会当面给自己难堪?

  他当面给我难堪,后面肯定有情由。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得了皇帝的示意。自己当初在皇帝面前显摆了一场,对照着自己的县试卷子,朱元璋怀疑自己藏拙了,特特意安排黄子澄关照自己,特特意来一场激将。

  自己竟然上当了。假如自己方才被撕了卷子之后,老老实实稍稍写一篇好一点的,估计也就过关了。自己却被黄子澄激将了。

  黄子澄将两张卷子一起交给朱元璋,不知朱元璋会如何反应?要知道朱元璋是最痛恨装拙不肯做官的,为了这个理由杀了不少人……

  不由苦笑了一声。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