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表现生活本身的丰富内容和复杂关系方面,是相当充分的。除上面所说的以外,小说在反映贫苦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斗争这一主要矛盾的同时,也深入表现了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矛盾和斗争。譬如顾涌和钱文贵之间,钱文贵与李子俊之间,李子俊老婆和顾涌之间就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虽然和贫苦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斗争有着性质和程度的差别,然而这些富裕农民与地主、地主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同样是客观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且往往和农村社会的主要的矛盾斗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不仅如此,作者还写了生活在地主营垒中的黑妮,她也有一种解放的要求,在她的二伯父钱文贵被斗倒后,她是怎样喜悦地参加了游行的行列;而在农民队伍里也出现了村治安员张正典这样的败类,他甘心投靠丈人钱文贵,欺压自己的阶级弟兄、贫农积极分子刘满。这一切都形象地表明,农村的阶级关系是多么微妙复杂,农村的阶级斗争正是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在无声的刀光剑影中激烈地进行。小说在这些方面的独到成就,使它超过了同一时期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全书共五十八节,近四十个人物,写了一个农村土改斗争从酝酿到发动群众,几经曲折终于斗倒地主的过程,波澜起伏,疏密相间;故事线索纷繁,然而主次分明,繁而不乱。这样宏大的结构对反映巨大的规模的农村土改斗争及其复杂性十分合适,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其次,气氛描写十分突出。

  作品首先从顾涌开篇,进而写土改斗争在各个阶级人们心理上的影响,一直到工作组进村,整个暖水屯都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中。工作组进村后,斗争逐步展开,紧张气氛仍有增无减。农民对翻身斗争的要求、欺待、兴奋、欢乐,同时夹杂着一些疑虑;地主阶级在暴风雨前的惶恐、紧张、挣扎、反抗,有的还抱着幻想: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人物描写方面,作者经常用人物分析的方法,即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不时穿插叙述一些人物的身世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从整部作品看虽然有时多少影响故事发展的连贯性,不免使人感到沉闷,但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无疑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作品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也比较突出,如对程仁、李子俊女人的几段心理描写的确细腻深入;这是作者擅长的刻划人物的一个特点。正是人物分析的方法和心理描写的方法相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显得鲜明、丰富。

  另外,场面描写也比较成功,如统制果树园和斗争钱文贵的场面生动活泼而又层次分明,特别是“果树园闹腾起来了”一节写得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在写场面时,作者善于把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叙述故事和心理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法加以表现,因而整个画面有动有静,使人印象深刻。还有,浓重的生活气息也是本书一个特点。作品虽是写土改斗争,但围绕这一斗争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犀利的笔触深入到农村社会和农民家庭的细小角落,既写了人们政治上、经济上的关系,也写了他们生活上、伦理上的联系;既写了现实矛盾也写了历史纠葛,因而整部作品就象一幅宏大绚丽的巨制图卷。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黑妮写得不够扎实。无可否认,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能存在的,作品也写得比较活泼生动,能够引起人们同情,但对于她性格的阶级根源和社会基础则表现得不够。作者没有充分写出这号人物的性格和周围环境、事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因而让人多少感到她是游离于现实斗争之外,面貌不够清楚。

  其次,作品的语言总的说来十分生动形象,作者也努力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但有些地方特别是描写人物心理时仍然有一些知识分子的语言,不够口语化和大众化。据作者说:小说的写作计划一再变动,在写作过程中,对原来的安排作了“压缩”,有些地方写到后来“没有把问题发展开去”(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由此产生的有些情节显得匆促,有些描写不够丰满的痕迹,也是可以感觉得到的。然而总的来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愧为一部反映土改斗争的优秀作品,它在艺术上的成功标明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长篇小说创作达到的新高度。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