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通讯报告和散文(5)


  抗战胜利以后,作者还写了许多反映这地区农村生产情况的作品,也都清新可爱。《织席记》简洁生动地写出了胜利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张金花纺织组》、《曹密回和李素忍》反映农民群众在生产合作组织中思想转变情况,朴实真切。《“帅府”巡礼》是对于勤奋的劳动者的赞歌。《象片》抒写了一位军属把自己在日寇刺刀逼迫下拍的照片寄给前线的丈夫,反映了冀中人民牢记过去苦难,一定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作者的家乡就在白洋淀附近,他曾在这里坚持工作和斗争,熟悉这里的人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有很深的感情,他的作品总是情不自禁地发掘和表现着人民心灵的美,具有很浓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抒情风格。

  吴伯箫的《黑红点》是抗战后期的通讯专集。这里每个作品篇幅不长,但组织精当,描绘了游击队员们生龙活虎的形象,写出了大生产带来的大丰收的繁盛景象。《黑红点》是一篇记事性的报告作品,冀南敌占区人民将所记汉奸走狗伪军干坏事的记录叫做“黑红点”,这是敌人一份很灵验的“生死簿”。作品围绕这个“生死簿”组织了几则小故事,说明了这种巧妙的斗争方法的效果和作用。《化装》一篇情节更为曲折生动,把敌人写得既狡猾又愚蠢,把人民群众写得既勇敢又聪明。

  《一镡血》记写了山东博平沙区阚庄人民和铁杆汉奸齐子修斗争的悲壮事迹。这“一镡血”是敌伪残杀人民的罪证,也是人民要复仇的坚决表示。一年以后,这里发展成抗日根据地,人民展开了更英勇的斗争。本集第二部分作品如《南泥湾》、《火焰山上种树》、《新村》等篇,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绿化荒山、移民安置等情况,洋溢着热爱边区新生活的感情,纯朴可爱。《出发集》是作者一九四六年以后的作品集,第一辑是散文,其中《出发点》一文是生动的散文诗。这是作者离开延安时唱出的赞歌,也是延安精神的赞歌。作者文学修养较深,对斗争生活也有亲身体会,反映在作品里便显出选材适当,结构谨严,文笔老练。

  刘白羽是解放战争时期报告作品的多产作家。一九四六年《环行东北》一书,以宏大的规模反映了东北地区巨大深远的历史性变化。这书是他作为“军调部东北执行小组”的记者进入东北,前后用了半年时间,进行了广泛的采访而后写成的。其时抗战刚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又在策划内战。沦陷了十四年的东北,是全国人民系念的地方。国民党谎称“东北没有中共武装”,把人民力量诬之为“敌伪武装余孽”、“土匪”,妄想使东北人民从做日寇的奴隶,转做国内反动派的奴隶。《环行东北》全书共十三章,征引大量事实,戳穿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它介绍了东北人民自“九一八”事变后,就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苦斗和反抗。

  他们没有从国民党政府那里得到过一份干粮和一颗弹药的援助,在绝境里英勇斗争,因而产生了强大的抗日联军和东北民主力量。作品还介绍了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许多人民英雄壮烈斗争的事迹,揭露了日寇残杀中国人民的骇人听闻的罪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策划内战的真相。作品还用了较多的篇幅报导了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给人民带来的翻身喜悦和民主政权建设情况。

  东北人民十四年的历史,是一部由悲哀、绝望到胜利、欢乐的历史。东北人民懂得,正是国民党政府过去出卖了他们,使他们痛苦地度过了十四年;抗战胜利后,他们决不许“解放之花”因国民党的“接收”而“枯萎”,他们将牢记过去的历史,踏平一切阻碍而前进!因为作品如此尖锐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宣传骗局和内战阴谋,所以出版后不久,即遭到反动当局的追禁。此后,作者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又写了许多报告作品,先后收录在《光明照耀着沈阳》、《历史的暴风雨》、《为祖国而战》等集子里。作者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选取了最生动的故事,揭示了人民战争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

  傍晚,田野路上有不少队伍,毫不停息地朝四平前进。……从前面火线上下来的人,传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师一个通讯员,在激烈的火线上奔跑着,忽然他发现一个婴儿被遗弃在地下——这块地方,每一刻时间都可能落下滚烫的钢齿,把这个小小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夺去。这个通讯员未加思索,一刻不停就英勇的往那子弹飞啸着的地方跑去——他就立刻把婴儿紧紧抱在怀中,冒着危险,追了二里地才在一条满是弹穴的街上追到了那个妇女,她一眼见到这个战士手中的婴儿,她的亲生骨肉,她痛哭着跪在这个战士面前了。通讯员把婴儿递到母亲的怀抱里,一伸手指给出城的方向,火线上的生死战斗在等待着他,他扭转身就往回走。那个母亲追喊着:“同志!——告诉我,你姓什么?你叫什么?让我永远不忘记你!”通讯员扭转身喊:“我是八路,——我是八路。”这一个普通的通讯员在他的伟大的行为里,代表我们向全世界做了一个宣言:“为了无数同样可爱的婴儿,我们在战斗。”(注:《为祖国而战·一九四七年夏季战记》,收入大众文艺丛书)

  一九四九年一月,作者随军穿过山海关,直下平津,迎接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年代。他又写了《人民历史新的一页》、《横断中原》、《火炬映红了长江》(注:见《为祖国而战》一书)等长篇报导,反映了北平解放、中原和郑州解放以及武汉解放的情况,画出了英雄年代的风貌。刘白羽的通讯作品,基本格调是为人民胜利欢呼,为祖国新生歌唱,有强烈的政论色彩,激情饱满,文笔酣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曾克在抗战后期散文通讯集《光荣的人们》,这些作品是她在太行山区和延安时期写的,其中写到的许多人物,都是从八年抗战和大生产运动中考验过来,并且还在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表现了女性作者对斗争生活独到的细致观察和特有的敏锐感受。《劳动的妇女们》用细致的文笔写出了太行山区农村妇女纯朴坚强的性格。正是这些劳动妇女们,她们在民族灾难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她们献出了自己的丈夫或儿子,担负起男子们留下的工作:农业生产,抚育孤儿,承担抗勤工作。

  作者从她们的生活里体会到了她们的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和希望。抗战胜利是由这样无数的无名英雄艰苦斗争赢得的,她们的贡献和牺牲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乡居生活》是作者深入斗争生活的体会。她成了群众的知心人,因此获得了许多写作素材,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通篇洋溢着作者热爱群众生活的感情,亲切感人。《挺进大别山》是作者跟随刘邓大军南征时记录下来的速写,这六组文章以活泼的文笔,反映了这一伟大进军。其中《送别》、《沙原上》、《史玉轮同志永垂不朽》、《突击》、《我认识的第一个营长》、《过涡河》等篇写得尤为生动,文字流畅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写景抒情,互相映衬,更显得轻灵可爱。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