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
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群众歌谣(2) |
|
党和毛泽东同志对歌谣的重视和提倡,直接促进了它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在广东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时候,就曾要每个省代表抄录民间歌谣。古田会议后,全军在毛泽东同志指示下,对歌谣的征集和编制更为重视。这样便多方面地保证了革命根据地歌谣活动的顺利开展。 “红色歌谣万万千,一人唱过万人传”。广大群众习惯把自己这时期的歌谣称为红色歌谣,说明了它与传统歌谣的不同。它不仅在数量上比起“五卅”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要丰富得多,就在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上,也有突出的发展。一九三四年中央革命根据地“青年实话丛书”的《革命歌谣选集》序言中,曾介绍代英县两个区的歌谣运动情况,从中可看出当时歌谣所起的作用:“一九三三年的广州暴动纪念节,代英县芦丰、太拔两区的少年先锋队,举行以区为单位的总检阅,并举行游艺晚会”,在晚会上,两个区的妇女山歌队互唱山歌,鼓动青壮年参加红军,“因为他们是指着名字来唱,所以格外动人”。结果是“太拔全体出席检阅的队员加入红军”,芦丰的“七个队员加入红军”。有不少地区在“扩大百万红军”运动中,青年都唱着歌子去参军。红军在作战冲锋时唱歌,在战斗胜利后唱歌,行军时唱歌,休息时也唱歌。他们在集会时即席和群众对唱,唱歌成了当时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正面歌颂革命斗争的群众歌谣,最大的特点是那种生气蓬勃的革命声势。传统歌谣反映劳动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多半通过侧面的嘲笑和调刺,而革命根据地的歌谣则是理直气壮地正面歌唱革命,歌唱斗争,歌唱胜利。 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滩; 决心革命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 ——《死为人民心也甘》 头上包个烂帕帕,脚上穿个棕袜袜, 背上背个饭笆笆;我为穷人打天下, 你当我做啥? ——《我为穷人打天下》 前一首表现了革命者克服一切困难验阻的“降龙伏虎”的气概,也是一个革命战士的誓言。后一首格调淳朴,富有风趣,以回答问讯者的口气,表现了革命者的生活目的和抱负,而读来音节自然,声调和谐。在这类作品中,歌颂反“围剿”斗争胜利的数量最多。有些是正面歌唱红军英勇斗争的,如有名的《上前线》(注:《上前线》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后由肖华将歌词重新作了修改,收入电影纪录片《五首战歌》中)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氛,表现了红军无比的胜利信心。也有一些是利用歌谣形式来概括斗争经验的,如伯钊等在泸定桥写的《打骑兵歌》,它指出了敌人骑兵的弱点的红军打垮它的有利条件,对于革命部队有很大鼓舞作用。这些歌一直被传唱着。 根据地的各族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第一次得到了解放,幸福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眼前的现实,内心的喜悦十分自然,因而发出来的歌声不再象过去的长工歌、诉苦歌那样调子低沉。根据地的民歌主调是明朗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日头落山心莫慌,夜里冒(即没有)日有月光, 月光冒哩有星子,星子落哩天大光。 ——《日头落山心莫慌》 在兄弟民族歌谣中也出现了新的内容,有一首苗族民歌唱道: 阳雀一叫百花开,红军一到幸福来, 千年凤凰展双翅,万载金龙把头抬。 肚子不再填树叶,赶场不再将头埋。 苗家土家成兄弟,建立工农苏维埃。 ——《阳雀一叫百花开》 他们唱得这样乐观、酣畅,情绪饱满,因为他们坚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对革命胜利的前景具有坚定的信心。在一首采茶的山歌中,描写采茶的姐妹好象“半山坡”的“云彩朵”,她们一面采茶一面唱,隔山红军也合唱起来,歌声飞过山顶,山鹰都听呆了,它们“双双对对山巅立”,来听“军民唱山歌”。气息清新,想象丰富,具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而又不脱离现实的生活基础。 红色歌谣中歌唱爱情生活的作品和传统情歌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情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个人爱情的不幸遭遇,控诉封建礼教所依附的社会制度,而根据地里的情歌,是在革命的雨露中滋长起来的,它很自然地把爱情和革命联系起来,没有革命,没有红军的胜利,没有革命政权的存在,他们的爱情就没有保障。因而革命变成了青年男女维系爱情的主要条件。爱情的坚贞建筑在双方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上。送郎当红军的主题在这些情歌里占了不小比重。 绵水清,绵水浅, 水清水浅我的哥, 你去从军莫忘我。 绵水长,绵水深, 水长水深过几春, 不立功劳不成亲。 ——《绵水清》 感情深厚,革命的立场又十分鲜明,看不出一点感伤情调,更多的是对革命斗争精神的鼓励。又例如: 喂,太阳那个落坡四山黄啊, 犀牛那个望啊月姐望郎, 哝呼呀呼嗨,姐望郎呵。 喂!记得那年菜花黄, 我送那个红军上山梁, 叫声那个哥哥早回转罗呵, 老百姓的痛苦记心上。 喂!站在那包谷地旁, 望着那摩天岭上, 四山那个云彩放红光罗呵。 犀牛那个望啊月, 犀牛那个望啊月, 姐望红军哝荷呀荷咳, 早回乡罗喂! ——《盼红军》 情意真挚,表现形式自然活泼,是一篇优秀的抒情诗。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