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 |
|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日益壮大,左翼文艺运动的迅速发展,这固然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传播,科学的真理为更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所掌握;同时,也和广大群众在民族危机下不断觉悟这种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的武装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怒潮。在国民党反动政府“不抵抗”政策的鼓励下,日本侵略军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次年一月二十八日又发动了上海战争。上海停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以溥仪为傀儡,扮演了伪“满洲国”的丑剧。 一九三三年更进兵山海关,威胁平津,企图控制华北各省。国民党政府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烟幕,对外屈膝退让,对内加紧镇压一切革命活动和爱国运动,并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面临着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左联”在“九一八”后的第八天,就发表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注:《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1931年9月28日),呼吁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接着又以《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注:《文学导报》第1卷第6、7期合刊,1931年10月23日)的公开信形式,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武器打击侵略者,“同着工人的盒子炮和红军的梭标枪炮,奋勇的前进”。 在同年十一月公布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中,把“在文学的领域内,加紧反帝国主义的工作”、“作家必须抓取反帝国主义的题材”等要求放在首要地位。尽管这些文告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革命任务的分析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反映了革命作家强烈的抗日救国要求。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推动和“左联”的具体组织下,许多作家参加了抗日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创作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文艺新闻》、《十字街头》等刊物都以反帝抗日为主要内容。《文艺新闻》在“一二八”战争中出版了战时特刊《烽火》,激励上海军民的斗志。不少革命作家加入“中国文化界反帝联盟”组织,并起着核心的作用。 随着爱国浪潮的不断扩展,在文坛上出现了各种服务于民族解放斗争的文学口号:“革命战争的文学”(注:瞿秋白(发表时署名同人):《上海战争和战争文学》,“左联”出版的小册子《文学》,1932年3月)、“革命民族战争的大众文学”(注:《文艺新闻》社评:《榴花的五月》,1932年5月2日)、“民族革命文学”(注:茅盾:《“五四”与民族革命文学》,《文艺新闻》,1932年5月2日)、“民族的革命战争文学”(注:丹仁(冯雪峰):《民族革命战争的五月》,《北斗》第2卷第2期,1932年5月20日);到一九三四年,周扬介绍了苏联的“国防文学”,并认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今日”,“国防文学”就是“目前中国所最需要的”(注:《国防文学》(署名“企”),《大晚报·火炬》,1934年10月27日)。这些口号虽没有引起广泛注意或者讨论,却共同地反映了革命作家要求抗日并用文学武器进行配合的强烈愿望。 一九三五年,包括日本军阀在内的国际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战争迫在眉睫,和平深受威胁,共产国际于八月间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季米特洛夫作了重要报告,提出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口号。在此影响下,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主张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个宣言是在莫斯科起草的,因为红军尚在长征途中。同年十月,红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的任务。十一月,工农民主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又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再一次主张成立统一战线。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国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发展。当国民党在日本武力讹诈下企图进一步出卖华北时,以“一二九”运动为新起点,北平、上海以及全国各地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反帝抗日的风暴。 一九三五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的瓦窑堡举行会议,决定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后,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央决议的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对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作了完整系统的分析,着重地指出了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既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和革命急性病,又反对右倾机会主义。 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拥护,也促使统治阶级内部在抗日问题上不断分化。以工人、农民、红军和革命小资产阶级为主力、包括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分子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酝酿之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文化界统一战线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在一九三五年底和一九三六年初先后成立,分别发表宣言,提出停止一切内战、武装全国民众、保护爱国运动等政治主张,并号召全国文化界联合起来,以各种实际行动,促进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 在群众爱国浪潮不断掀起的形势下,许多不同阶层、不同思想倾向的文艺工作者,一致表示了要在抗日旗帜下联合起来的愿望,又一次纷纷提出“民族自卫文学”、“国防文学”、“救国文学”、“民族的革命文学运动”以及“非常时期的文学”等文学上团结抗日的口号。这时,已经失掉了和中央联系的上海文艺界党组织的负责人,从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上看到了党的《八一宣言》,从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国际通讯》上,读到了季米特洛夫的报告《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的任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在大会上的发言《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与共产党的策略》(即《论反帝统一战线问题》)。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