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文学 > 松花江畔 | 上页 下页
二二


  “来啦!来啦!”

  客人们活像蝗虫,来一波又一波,他们吃得又多又快,喝酒的也不少。渐渐散去了,店中只剩下一个醉鬼伏在矮几上,呼呼大睡,没有许久进来了两个人,打了个招呼便把他连抱加拖弄走了。

  赵宗之收拾碗筷,拴柱子想帮忙时,从木隔扇后面走出来一位高大健壮的女人。挽着巴巴头,插了银簪子,一双改组派又尖又大的一双脚,黄黄的大脸满脸的笑,望着拴柱子。

  “这是我大嫂,”赵宗之说:“拴柱,是你大表妗子。”

  “大表妗子。”拴柱又红了脸。

  “家里都好吧?”

  “好,”拴柱一想说好不对:“就是年头子差。”

  “唉!不碰上大贱年,谁肯离开那一亩三分地和老祖茔。拴柱,你来了,尽管放心住在这里,别说是亲戚,就是同乡,有一碗稀的,也分给你半碗。”那口吻同王老太太见面时一样。

  赵大婶一说,拴柱子更加放了心,虽然笨手笨脚,也跟着收拾碗筷,随在赵宗之身后,把碗筷送到木隔扇后面锅台时,看见一个女人,扎了两条长长的辫子,穿了蓝布棉袍,外面罩了件大红毛衣,脸朝着墙角,装着没有看见拴柱。

  “大妮啊,”还是赵大婶先嚷:“见见拴柱,拴柱你今年十几啦?”

  “十七。”

  “你们同岁,几月生?”

  “六月廿三。”

  “啊,大妮正月十八,是表姐。”

  赵大婶有副好嗓门,一个劲的嚷,大妮却立在那里像块门板,动也不动,赵大婶伸手一拉扯:“表姐表弟,今后天天碰头,有啥臊的,叫表弟,叫表姐。”

  大妮回转身子,拴柱子却没有敢抬头,只看见大妮蓝布棉袍下面,露出一截着了卫生裤,裤外套了红毛线袜子,绣花棉鞋,可能天天围着锅台转,绣花棉鞋上一层油垢,那双脚没有缠过,任意发展,够大的。

  两人谁也没喊谁,等于相识了。接下去便忙了一大阵子,总算把店内清理好了。

  赵宗之移去炕上的桌子,又从对面炕上搬来行李,要拴柱和他铺在一起。这时赵大婶,在对面炕上拉起一条蓝布被单,又熄了电灯,娘两个摸摸索索,脱衣服。

  拴柱第一次同娘们炕对着炕睡,有些不习惯,怔在那里。

  “既然来了关东,就向前闯,现在是冬天,就待在店里,不缺你吃的用的,等来年开春,再给你找个路道。”

  拴柱现在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并不慌张找工作。也知道干著急没有用,只是对新环境不太习惯。

  “困吧,有话明天说,”赵宗之看拴柱终于脱得赤条条的进了被窝,低声说:“明格我着你表姐给你缝个裤叉。”

  虽然房中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拴柱的脸还是红了。

  §三

  煎饼铺这行买卖,赚的全是辛苦钱。

  摆在“赵氏历代祖先之神位”搁板上的闹钟,三点整便响了,活像警铃,惊醒了所有的人。

  赵宗之、赵大婶、大妮、拴柱子都离开热被窝,摸索着穿上衣服,才开电灯和卷好行李。

  虽然房中隔夜的余温尚在,当穿鞋下地的时候,仍不由自主发出“唏唏咧咧”的畏寒声。

  他们把卷好的行李,迭堆在炕头上,然后在两个炕上摆上六七张矮桌子。

  等用热水洗罢脸,赵宗之和拴柱便穿过严寒的后院,到磨屋里套上牲口磨煎饼糊。

  煎饼糊要磨两种,一种是高粱,一种是小米。

  首先把隔夜用温水泡透的高粱和黄豆掺在一起,再将煮熟的高粱米揉进去,约占五分之一。因为不加熟米,会粘住鏊子。

  牲口围着磨道转起来,赵宗之用杓子把调好的高粱豆子带点水倒进磨眼里,淡红色的浆液,便顺着磨盘磨嘴子流入下面的大瓦盆。

  牲口在转,拴柱子也跟着转,不是怕牲口偷懒,而是活动活动腿脚,省得冻僵了。

  这时在前店的娘俩更加忙碌,赵大婶摊煎饼,把煎饼糊到鏊子上,用丁字型的抹板抹成圆型,热鏊子上的煎饼先是冒出一阵热气,接着边上翘起来,当中起了小泡,挥发出一股香气便熟了,揭下来放进箩筐里,上面用洋面袋做成的小棉囤子盖好,省了凉了或变硬了。

  客人们多数喜欢新从鏊子上揭下来的煎饼,又软又香,但是顾客一多,便供不应求,只有先烙好它几十斤。

  当赵大婶忙着烙煎饼的时候,大妮便着手弄菜,一大盆炒绿豆芽,一大盆炒黄豆芽,摆在未隔扇的搁板上。然后又煮一大锅豆腐,又白又嫩的豆腐,每块有拳头那末大,放在锅里加盐加豆油煮,“千滚豆腐万滚鱼”,这锅豆腐终日不离火,豆腐块煮得变成了蜂子窝,只要一掀锅盖,香味使人直流口水。

  除了炒菜便是炸鱼,先在鱼身上涂了一层面粉,放在滚油锅里炸,鱼被炸得又焦又脆。这是山东庄稼汉最喜欢的吃法。远离家乡的他们,不管是咸鱼,还是冰得像棒冰的鲜鱼,只有炸焦了吃着才过瘾,什么清炖、红烧都没有兴趣。

  每家煎饼铺,最少有三口大锅,锅底从早到晚不断火。一是炖豆腐,一是高粱米粥和苞米粥。相反山东人最喜欢的小米粥,却很少卖。

  拴柱现在才弄清楚,关东的高粱米和苞米因为天候关系,收成得早。虽然不及关内的庄稼,粒粒都熟透。可是煮起粥来,粒子大,烂得快,又香又软。

  大妮洗过脸,便围着锅台转,她没有时间仔细打扮,只把乌溜溜的头发,梳了两条粗粗的长辫,辫梢过去都是缠了头绳,现在拴了两条粉红色的小绸布,结了个蝴蝶结。

  拴柱又从磨房端来一大盆小米煎饼糊,大妮浓眉下的一双大眼和善的向拴柱一望,然后视线移到案板上。拴柱完全懂得她的意思,将瓦盆轻轻的在案板上放好,并顺手接过大妮递给他的另一个空瓦盆。

  拴柱几天下来,看到大妮并不害臊,他觉得大妮不算美,身材高得如同大男人,宽宽的一张酱色脸,大眼、高鼻、阔嘴巴具一种爽朗的性格。

  平常顾客们很少看到她,从有客人进门她便同母亲在木隔扇后面忙碌,摊煎饼、装菜、装粥。招呼客人的是赵宗之和拴柱。

  拴柱子虽笨手笨脚,终日却不闲着,处处自己找活儿干,赵大婶由内心里喜欢这个孩子。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