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朱自清 > 中国歌谣 | 上页 下页 |
辞格(2) |
|
三 铺张 陈望道先生说:“说话上张皇铺饰,过于客观的事实处,名叫铺张”。王充称为“艺增”。《文心雕龙》称为“矫饰”。范文澜先生论之云:“盖比者……其同异之质,大小多寡之量,差距不远,殆若相等。至饰之为义,则所喻之辞,其质量无妨过实,正如王仲任所云,‘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庄子亦曰,‘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恶必多溢恶之言。’情感之文,意在动人耳目,本不必尽合论理学,亦不必尽符事实;读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斯为得之。”(《文心雕龙讲疏》卷八,七页)《诗·卫风·河广》次章云: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这首诗全是赋,二四两句都是铺张的,极言宋之近而易渡。又如《乐府·陌上桑》有云: 行者观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是形容罗敷之美的。又如《孺子歌图》有歌云: 豌豆糕点红点儿,瞎子吃了睁开眼儿,瘸子吃了丢下拐,秃子吃了生小辫儿,聋子吃了听的见,老老吃了不掉牙。(七九页) 这是形容豌豆糕的好处,吃了它,不可能的都变可能了。又《吴歌》云: 一支清香七寸长,呜呜沉沉哭爹娘;哭得长江水干河底进,铁树开花难见娘。(《乙集》八四页) 这是极言其哀。又如《客歌》云: 日光东大都无用,十五团圆要缺边。亲娘好比大星宿,彭古开灯千万年。(《客音情歌集》二一页) 这是形容情人的美妙,或祝其华年久驻之意。以上都是刘勰所谓“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至于“溢恶之言”,则嘲笑歌中多有之。如前举《鬎鬁姐歌》及《肥人宝塔歌》,均系此种。 四 颠倒 甲、事理颠倒 《吴歌》云: 四句头山歌两句真,后头两句笑煞人:蝲蚆出扇飞过海,小田鸡出角削杀人。(《乙集》一〇九页) 小人小山歌,大人大山歌。蚌壳里摇船出太湖,燕子衔泥丢过海,鳑鲏跳过洞庭山。(《甲集》四页) 此皆不可能之事。由第一例,知山歌中颇多此种;由第二例,更知此种多在儿歌中。上条所举《豌豆糕点》一歌,也是用颠倒的形式来达到铺张目的的。 乙、次序颠倒如前举湖北的《倒唱歌》是。 丙、词句颠倒如《孺子歌图》一歌云: 忽听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骑了轿子,抬了马,吹了鼓,打喇叭。(四六页) 前四句是句格颠倒,后二句是用字颠倒。 五 反话 如《枫窗小牍》载宣和中有反语云:“寇莱公之知人则哲;王子明之将顺其美;包孝肃之饮人以和;王介甫之不言所利。”该书谓“此皆贤者之过,人皆得而见之者也”。 二 关于声音的辞格 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艺丛话》里称为“双关语”,朱湘先生在《古代的民歌》里(《中国文学研究》)称为“字眼游戏”,徐中舒先生在《六朝恋歌》里(《一般》三卷一号)称为“谐音词格”。“双关”与“谐音”各为这种词格之一面。这种词格在唐以前,大约是民歌里所专有。钟敬文先生说,“最大的缘故是歌谣为口唱的文学,所以能适合于这种利用声音的关系的表现”(《民间文艺丛话》三六页),这是不错的。又有人说,用这种辞格的多为恋歌,恋爱的事,有时不便直陈,故用此法,这话也有理。兹分三种述之: (一)谐音 以同音异字为隐,叫做谐音。如《子夜歌》云: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蘖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芙蓉谐夫容,莲谐怜。又《粤歌》云: 古井烧香暗出烟,唔知老妹乜人连,饭甑落镬又无盖,米筛做盖气飘天。(《民间文艺丛话》三七页) 烟谐冤,意谓想而不可得的冤枉(钟说)。前举物谜中“叫糖吃勿得,叫锣敲勿响”,亦属此种。其较复杂的,则如古诗云: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藁砧者,砆也,谐夫字;大刀头,环也,谐还字,这是多转了一个弯。这首诗虽名古诗,当是民谣。 (二)双关 以同字别义为隐,如《子夜歌》云: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匹字兼布匹、匹配二义。又《粤歌》云: 壁上插针妹藏口,深房织布妹藏机;灯草小姑把纸卷,问妹留心到几时。(《粤风》十七页) 机兼织机、心机二义,心兼灯心、人心二义,其较复杂的,如《粤歌》云: 妹鸳鸯,小弟一心专想娘;红豆将来吞过肚,相思暗断我心肠。(《粤风》八一页) 红豆一名相思子,此相思兼物名、人情二义。 (三)影射 如《子夜歌》云: 今夕已欢别,会合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徐中舒先生说方局是影射博字,再以博谐薄音,以棋谐期音。但歌中却已写明期字,这当是记录者因在此处写明期字较大方,在口头上当然是念棋字的——这属于谐音格。又如西曲《石城乐》云: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蘖藩,恶闻苦离声。 以黄蘖之味苦影射苦字,藩古音与分同在邦母,故以影射分离。(藩字亦谐分字)前引的“复经黄蘖坞”一语同此。 谐音与双关,广义地说,也是一种比。这种六朝时吴声歌中最多,今则粤歌中最多(《粤讴》客家歌谣中均有,而在后者中尤为常见)。且有与《吴声歌曲》同者,如以丝为思便是。 三 关于字形的辞格 这便是拆字格。前举“千里草”、“小儿天上口”、“一片火两片火”等皆属之。山歌如客歌云: 王字加点系你主,天字出头系你夫。门内肚内加一口,问娘有意嬲郎无。(《客音情歌集》一二〇页) 字谜也当属此。又山上复有山,为出字,亦此类。 谜语除谐声、拆字外,不外赋比两种。此只用借喻、拟人、拟物三式。如嘉属烟谜云: 望去一条桥,走去软幺幺;好的斧头斩不断,一阵风来就吹断。 这是借桥喻烟。又如: 倒挂莲蓬吃不得,绣花枕头困勿得,青铜棍子使不得。(均见《民俗》二二合刊) 谜底是蜂巢、刺毛虫、青箫蛇,也是借喻,但不止一物罢了。又如水烟筒谜云: 伍子胥守住潼关,白娘娘水没金山;诸葛亮用火攻,赤壁烧红。(同上) 这也是一种借喻:人名、地名,不过以资点缀,与正义无关,所重者是每句的后半——潼谐铜字。又如《孺子歌图歌》云: 一朵芙蓉顶上栽,锦衣不用剪刀裁;虽说不是英雄汉,一声叫喊万门开。 谜底是鸡。首二语是借喻,但就全体说,却是拟人。而用“不用”“不是”字样,是反拟,与正拟只形式相异。又如嘉属谜语云: 爹娘蓬头,养个儿子尖头。(同上) 谜底是笋,这也是拟人。又如: 红墙门,白户槛,一只虾蟆跳勒跳。(同上) 谜底是口。这是以人拟物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