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研究(下) | 上页 下页
文艺复兴中国文学研究号题辞


  在二十多年前,《小说月报》刊出了一个《中国文学研究专号》。在十多年前,《文学》也刊出了一个同名的专号。现在,《文艺复兴》又刊行第三次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了。

  第一个《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成就相当的好。最重要的是,把小说、戏曲、弹词、宝卷等那些向来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抬出来和周秦诸子,两汉文章,唐诗、宋词,同样的作为研究的对象。那时,唐代的讲唱文学,称为变文的,也开始受到我们的注意。许地山先生在那个专号里,开始讨论着中国文学,特别是戏剧所受到的印度文学的影响。把中国文学的研究,不再局促于本国的载籍的圈子以内,而能跳出那“迷恋骸骨”的“如来佛的手掌心”之外,知道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里,并不是孤立的,也并不是独往独来,空无依傍的。她和一切文化的产品一样,也是要受到外来的种种影响而时起变化与进步的。她是世界文学的大家族里的一员。这个提示是异常的重要的。这个研究还只是一个开端,且还未到达有伟大的结果的阶段。

  这第一个《中国文学研究专号》,至少做到了两点,第一,把中国文学所包罗的范围放大了,特别是关于讲唱文学的研究的一部分,完全是一个新地;第二,不把中国文学作为孤立的研究,而知道把她放在世界文学的大家族里,开始讨论着她所受到的外来的影响。

  第二个《中国文学研究专号》,则已经脱离了前一个专号的启蒙时代的事业,而做着比较深湛而切实的工作。有好几篇关于中国文学与外来文学关系的文章,已是相当的专门性的。对于古来文学里的新发现的研究资料和作品,也有很详尽的报道。这一个专号在实际上是承继了第一个专号的工作而继续的发展下去的。

  现在,这第三个专号,将是怎样性质的呢?有没有更新的发展?有没有独创的研讨?有没有与前两个专号不同的地方?是继续着前两个专号的工作呢?还是有所改进和变更?

  于没有说明这些问题之前,先要把这十多年来关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倾向与发展,极简单的叙述一下。

  伟大的抗战,占据了十之八的这个时间。中国分成了两个部分,自由区和沦陷区。在沦陷区里,除了极少部分的学者们在杜门不出,默默的从事于“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工作之外,其他公开的在敌伪所主持的机关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人”,只是流连过去,谈谈不关痛痒的古典东西。可以说是,一点创见、一点成绩也没有。没有灵魂的人如何能够写得出有灵魂的文章来呢?这里可以不必费辞的去述及他们。只有开明书店出版的《学林》,和《文学集林》,比较有几篇结实的文章。

  但在自由区里,情形便不同了。虽然书籍的缺乏,成了普遍的现状,而在物质条件万分困难之下,却有了很好的成绩。郭沫若先生的关于屈原的研究和闻一多先生的《诗经新义》,《离骚解诂》,《天问释天》等篇,都有很大的影响。闻一多先生的关于唐代诗人的研究,像《杜少陵年谱会笺》、《岑嘉州系年考证》等尤有新的研究的方法,开辟了一条从前没有人走过的道路。陈寅恪先生的关于《东城老父传》等几篇考证文字,也极有力量。还有很多的学者,也都在流亡与轰炸中成就了不少研究的业绩。

  胜利以后俗文学的研究也有了一个组织——中国俗文学研究会——并且在报纸上刊印了两三种的“俗文学”副刊,那努力是很可佩服的。

  我们的这一个专号,将怎样的继续着抗战时期的成就呢?在研究条件上,复员后是优越得多了。而更重的苦难,又压在一般做研究工作者们的身上。“从容论道”的机缘是不会有的。然而,许多做研究工作者们还是在喘不过气来的低气压之下,写出了不少文章。我们这里尽可能的邀约全国的学者们为这个专号写出他们的研究的成就的一部分。

  关于梵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血脉相通之处,新近的研究呈现了空前的辉煌。北京大学成立了东方语文学系,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几位都是对梵文学有深刻的研究的。吴晓铃先生对于这一方面,所得的成就甚高。比起第一个专号出版时代,仅仅有许地山先生等寥寥几位,在寂寞的工作着而得不到共鸣的情形来,的确现在是进步得多了。

  于外国的学著们研究中国文学的业绩,我们也想着做些介绍和批评的工作。外国的学者们的研究,有时很粗率、浮夸,但也时有深湛而独到的意见,可以给我们做参考。又我国文学作品曾被介绍到世界文坛里去的很不少;对于世界文学也相当的发生了影响。在这个专号里,我们邀约了王重民先生、季羡林先生、万斯年先生、戈宝权先生和其他几位先生们写这个“专题”。我们相信,这个工作一定会给国内许多的做研究工作者们以相当的感奋的。

  我们很想对于各地的方言文学下一番工夫,写出几篇文章来。这个工作在今日是异常重要的。文学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但今日的人民大众,能否接受古典文学和西洋化的新文学呢?所谓“民间形式”的问题,在今日是讨论的中心。象《李有才板话》、《刘巧团圆》,曾引起广大的注意和辩论,我们很想多介绍些各地的“民间形式”的文学的研究——这在第一个专号里就已注意到的——可惜编者所藏的二万多本的民间歌谣和小剧本都已毁于战火,一时也难再收集起来。盼望读者们和作者们能够供给我们以这一类的材料和文章。

  在这个专号里,古典文学的研究并不曾被忽略。我们很希望能够得到些有新的研究方向的文章。在这里所收集的好些力作里,研究的方法并不一定相同。但研究的态度是恳挚的;研究的工夫是深刻的。我们非常的感谢许多友人们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有力的文章,这个专号是不会和读者们相见的。

  这个专号将分成二册或三册出版。在今天,白纸等于黄金,而印上了黑字之后,却价值一落千丈。出版家们刊印了几部白纸黑字的书籍是极感困难的。我们在万分艰难困苦之中,毕竟将这个专号出版了。上海出版公司的好意与努力,我们也应该十分感谢的。

  上册在这里先行呈献给读者们。还有好些篇重要的文章,都留待将继续刊行的下册或中下册里发表。

  读者们有什么意见,我们是异常的欢迎的。做研究工作的先生们如有文章见赐,我们也异常高兴的接受着。

  正当本册付印时,我们得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噩耗。这似一声霹雳,把编者震得呆住了。朱先生对于这个专号帮助极多。他是编者的三十年来的好友,研究的方向相同的很多。他的逝去,不仅是青年们失去了一个良师,中国文坛里失去了一个巨人,中国文学研究者们失去了一个好的指导者,同时也是苦难的中国,失去了一个最有良心的好人和学者!谨以本专号献给朱先生之灵!我们还盼望朱先生的全集,不日可以问世。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