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
第二十七章 韩愈与白居易(2) |
|
二 韩愈是一位古文运动的大将,他的诗似不大为人所重。当时孟郊的诗名,实较他为重,故有“孟诗韩笔”之称。又宋人往往以为柳子厚的诗,工于退之。那大概是他的文名太大了,故把他的诗名也掩蔽住了。在他的同时,艰深险瘦的作风,把捉到者固不止他一人;像孟郊、贾岛、卢仝之流,莫不皆然。但他的才情实远在他们以上。如同在散文上一样,他在诗坛上也是一位天然的领袖人物。 愈字退之,南阳人。生三岁而孤,由嫂郑夫人抚育。少好学。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始到京师。到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才登进士第。他颇锐意于功名,数投书于时相,皆不报,因离京到东都。后宁武节度使张建封聘他为府推官。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十九年以事贬阳山令。宪宗即位(公元806年),为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后裴度宣慰淮西,奏以愈为行军司马。吴元济平,入为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遣使到凤翔迎佛骨入宫。愈上表切谏。帝大怒,贬他为潮州刺史。穆宗立(公元821年),召他为国子祭酒。后又为京兆尹,转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公元768~824年)。年五十七。有集四十卷。 他的诗,和他的散文的作风很不相同。他在散文方面的主张,是要由艰深的骈俪回复到平易的“古文”的,他打的旗帜是“复归自然”的一类。但他的诗的作风却不相同了,虽然同样的持着反对浓艳与对偶的态度,却有意的要求险,求深,求不平凡。而他的才情的弘灏,又足以肆应不穷。其结果,便树立了诗坛上的一个旗帜,一个独创出来的旗帜。故他的散文是扬雄、班固、《左传》、《史记》等的模拟,他的诗却是一个创作,一个崭新的创作。 他在诗一方面的成就,是要比他的散文为高明的。《唐书》谓他“为诗豪放,不避粗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岁寒堂诗话》说:“柳柳州诗,字字如珠玉,精则精矣,然不若退之变态百出也。使退之收敛而为子厚则易,使子厚开拓而为退之则难矣。意味可学,而才气则不可及也。”这评语颇为公允。他为了才气的纵横,故于长诗最为擅长,像《南山诗》是最著名的。他在其中连用五十几个“或”字,以形容崖石的奇态,其想象的奔驰,是远较汉赋的仅以堆字为工者不同的: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 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雏, 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 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 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或嵲若注炙, 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 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 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 先强势已出,后钝嗔䛠譳。 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 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 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 或累若盆罂,或揭若㽅豆, 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 差不多把一切有生无生之物,捕捉进来当做形容的工具的了。又像《嗟哉董生行》:“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其句法是那样的特异与不平常!难怪沈括要说,“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了。在短诗方面,比较不容易施展这种非常的手段,但他也喜用奇字,发奇论,像《答孟郊》:“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炒。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弱拒喜张臂,猛拏闲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又像《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但他所刻意求工者,究竟还在长诗方面。他的许多长诗,差不多个个字都现出斧凿锤打的痕迹来,一句句也都是有刺有角的。令人读之,如临万丈削壁,如走危岩险径,毛发森然,汗津津然出,不敢一刻放松,不敢一步走错,却自有一个特殊的刺激与趣味。这是他的成功!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