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郑振铎 > 劫中得书记 | 上页 下页
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3)


  三

  脉望馆藏曲初无藉藉名。谈曲的人向来只知道也是园而不知道脉望馆。今传的《脉望馆书目》(22),所载词曲,寥寥无几。在“书目”盈字号词曲类里,所列的不过:《梅香杂剧》二本,《秦仙仙传》一本,《大雅堂集》一本,《状元堂陈母教子杂剧》一本,《诚斋传奇》十本,杂剧四本,《游春记》一本,《下船杂剧》一本,《梁状元不伏老》一本,《泰和记》一本,《昆仑奴传》一本,《古本西厢》一本,《红拂杂剧》一本,杂剧三本,《谭板西厢》一本,《莽张飞大闹石榴园杂剧》一本,《拘栏》一本,《楚昭王疏者下船杂剧》一本(《玉简斋》本此下有“《升庵杂剧》二十本,二套”;按“剧”应据《秘笈》本改作“刻”)等而已;与今所见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多至六十册以上者大异。疑《脉望馆书目》为后来所编,此书或已转售,故不著录。

  清常道人为赵琦美的别号。按赵氏“家乘”:“琦美原名开美,字仲朗,号玄度,嘉靖癸亥(公元1563年)生。以父(用贤)荫,历官刑部贵州司郎中,授奉政大夫。天启甲子(公元1624年)卒。邑志有传。配徐氏,光禄监事勉之公懋德女,赠宜人。继吕氏,孝廉名道炯女,封宜人。葬桃源涧。子五,士震、振羽、振海、振华、士升。女三;长适瞿式耒,次适江阴缪贞白,次适钱昌韩。”(23)邑志的“传”,写他的生平较详:

  赵琦美字元度,文毅公(用贤)子。天性颖发,博闻强记。以父荫,历官刑部郎中。生平损衣削食,假书缮写,朱黄雠校,欲见诸实用。得善本,往往文毅公序而琦美刊之。其题跋自署清常道人。有藏书之室曰脉望馆。官太仆丞时,尝解马出关,周览博访,上书奏条方略,随例报闻。遂以使事归里。著有《洪武圣政记》、《伪吴杂记》、《容台小草》、《脉望馆书目》。子士震,官徐州卫经历。(24)

  ——《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

  他的藏书大抵以得之北方为多;而所校书也以在北方为最多。归里后,他的藏书似乎也全都捆载而南。在什么时候,他的藏书散出来,已不可知。但总在天启、崇祯之间。钱谦益(25)得到他的钞校本的全部。(26)相传他卒后,他的子孙不肖,将他的藏书售去时,曾闻有鬼在啜泣。这“话”见于钱曾的《读书敏求记》;虽是一段“鬼”话,却可知清常道人是如何的笃爱他的藏书,如何宝重他的亲自手校的文籍。这部手校的《古今杂剧》也当是当时归之谦益的一种。谦益将未与绛云楼同毁的清常道人钞校本的书全部赠给了钱曾。(27)所以《古今杂剧》也被收于《也是园书目》。惟遵王并不举总名,而将杂剧名目一一列举。其中次第是否照旧,或遵王有否增入若干种,已不可知。但想来,当是脉望馆原来的面目;盖在万历四十三年以后刊行的杂剧集,像《元曲选》等均不曾钉入,可见遵王并不曾改动了原来合钉的式样。

  钱遵王藏书,多半归于泰兴季沧苇。(28)故《季沧苇藏书目》(29)所载多半述古旧物。其中有:

  元曲三百种一百本 抄

  一项(30)。此书殆即今见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何煌(31)为何焯之弟,亦好书。他所得元明人曲本甚多,也勤于校。今此钞校本中所见之朱笔密校,署名“小山”或“仲子”者,皆煌手笔也。他并藏有《元刊杂剧三十种》一书,故每以元刊本校此钞校本。

  煌所藏曲,此书及《元刊杂剧三十种》,并《琵琶记》等,后均归于黄丕烈的百宋一廛。(32)丕烈跋此书云:“曲本略有一二种,未可云富。今年始从试饮堂购得元刊明刊旧钞名校等种,列目如前。”

  后来,黄氏士礼居藏书散出,此书归汪阆源(33)所有,故每册之首均钤有汪氏印章。汪氏散出后,此书又归赵氏旧山楼。(34)由旧山楼再转入丁初我手。盖此书自北南下后,始终未出苏州及常熟二地。未遭绛云之炬,历脱兵火大劫,至今三百馀年,乃大显于世。其授受源流可列表如下:

  赵琦美——钱谦益——钱曾(遵王)——季振宜(沧苇)——何煌(小山)——黄丕烈——汪士钟(阆源)——赵宗建(次侯)——丁祖荫(初我)

  丁氏字芝荪,号初我,常熟人,尝知常熟县事。故于旧山楼散出故籍,所得独多。他曾搜求虞地著作,刊为《虞阳说苑》二编(乙编仅成四册)。后居苏州以终。这次苏城失陷,他的藏书殆尽被劫散出,此书便是其中之一。他生前对于此书极端保守秘密;即其至友亦不知其藏有此书。这实是一件不可了解的神秘。今乃经大劫而反显于世;且更付之剞劂,不日可以告成。则三百多年来的秘册,将成为人人可得之物了。

  但在授受的渊源里,有一点可疑的,即此书中有董其昌跋四则,似董氏曾挟此书于舟中览阅。也许在钱谦益得到此书之前,或曾经他收藏过。或者他曾借阅于赵氏,也说不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