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杨柳青青 | 上页 下页
一〇一


  桂枝道:“大概是现在瞧报的人多了,报贩子拿俏。若是拿了钱去,他不送报怎么办?”

  赵翁正掀起碟子里一张烙饼,放在面前,筷子夹了大叉子豆芽韭菜在烙饼上,两手将饼卷着,一把捏住向嘴里塞着,好像是吃得很香。同时,就向江氏道:“咱们熬了小米粥吗?”

  江氏道:“知道你喜欢喝这个,总是预备下的。桂枝,给你老爷子盛一碗来。”

  赵翁道:“亲家太太,我不是早对你说过吗?我家里还有两顷地,这辈子喝小米粥的钱,总是有的。你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叫你和姑奶奶分开不成。干脆,你也到我们家里去住。我那庄屋虽不算大,比这屋子可强得多了。”

  江氏倒不料他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因道:“老爷子,你打算回保府老家去住吗?”

  赵翁把那张烙饼已经吃下了。他把桂枝给他盛的一碗小米粥放在面前,将筷子慢慢地和弄着,眼光望了碗里道:“我是早有这个意思的,我搁在心里,可没有和你提过。你想,我们住在这里,除了出房钱,开门七件事,哪一项能够不花钱。若回到保府,什么全不花钱,省多了。我们住在北平,一来是为了我做生意,二来是就为着自强。现在我已不做买卖了。自强又到口外去了,咱们住在北平什么意思?”

  桂枝道:“可是将来自强又调防回到这儿来了呢?”

  赵翁点点头道:“当然这也顾虑得是,不过他们当军人的,东西南北调防,哪里不走。这不过是我一个计划,将来再说吧。”

  说着,便端起碗来慢慢地喝着稀粥。江氏对于亲家翁这个提议,倒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桂枝在赵翁屡次看报发愁之后,忽然有了这个提议,好像是料着以后的生活有些变化。便看看公公的颜色,也是很平常,就没有把话继续的向下说。

  饭后,借着送洗脸水,将盆端到赵翁屋子里去的时候,见赵翁斜靠了小条桌坐着,口角里衔了旱烟袋,只管出神。在他手胳臂下,正压住了两张报纸,便道:“爸爸,你把报瞧过了吗?”

  赵翁道:“瞧过了,我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桂枝虽是和他说着话,眼睛可看着他手臂下的那两张报。老太爷倒明白了,手臂移开,将两张报拿过来,在桌面上推移了一下,摇摇头道:“没有什么可看的,过去好几天的报了。”

  桂枝站着桌子角上,出了一会神,望着他笑道:“我可以拿去瞧瞧吗?”

  赵翁口衔了旱烟袋,望了那报纸,做个沉吟的样子。他已把眼光将那报头边的大题目看得清楚。一张报上是长城一带情形紧张,一张报上是华北形势或可好转。他记得这题目里面的新闻,也登载得很仿佛,这里并没有提到古北口。因点点头道:“好吧,你拿去瞧吧。”

  桂枝将报纸拿到屋里,就在灯下看着,倒也找不出什么关于赵自强部队的消息,看那报上日期,可是过去五六天的报,这消息是过去的事了。不过她也知道国家大事,都登载在头两条消息里的,这消息说着长城一带吃紧,古北口必定在内。古北口不就是长城的一个城门吗?这是自强说过的,绝没有错。她捉摸了一阵,也猜不出所以然来。但是她在公公将当日的报藏起来,以及打算回保府乡下去过日子的这两点猜度着,料着消息是不大好的。

  心里想了个计划,次日上午,就拿了针线在堂屋里做活计。装成一个晒太阳的样子,敞开了风门,端了一把小椅子,拦门坐着,上身坐在阴处,两只脚伸在太阳里面。她低了头只管做针线活,却没有顾到别的。赵翁坐在睡椅上,衔了旱烟袋,眼光四处巡望着,也没有说什么。翁媳两人各自沉默地坐着,并没有作声。很久,赵翁才道:“你该活动活动,别一天到晚老坐着。”

  桂枝微笑了一笑,因道:“我就不爱动。爸爸,你说将来咱们要回到老家去,我倒想起一件事。乡下粗活,我可全不会干呀!”

  赵翁道:“乡下不照样地有大姑娘有少奶奶吗?也用不着每个人都干粗活呀!”

  桂枝道:“我们什么时候走呢?”

  赵翁道:“我也就是有这么一个计划,哪天走,那还说不上。你看这时局,一天是比一天紧急。北平城大概也不是久恋之家吧?”

  他衔着旱烟袋,倒是很无意地说了出来的。桂枝这可抓着一个问话的机会了,将针线活抱在怀里,眼望了赵翁道:“时局是不大好呵,报上登着长城一带全吃紧。”

  赵翁衔着旱烟袋哼一声,点了两点头。桂枝道:“自强很久没有信回来,是不是部队移防了呢?”

  赵翁道:“军队的行动,是难说的。我想这两天也就快来信了。”

  桂枝望着他的脸色,见他的筋肉紧张一阵,好像是心里受了一下打击。她依然注视着这可怜的老人家,且不说什么,再等他加以详细的说明。赵翁不管旱烟袋里面是否有烟火,在嘴唇皮里吧吸了几下,然后点点头道:“我知道你是很挂心时局的。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顶大的变化,我们也不必为这事太担心,这是国家大事,光靠哪一个人着急,那是无用的。”

  桂枝微笑道:“我也得配呀!为国家事担心?我只是要常常得着自强的信,我就什么也不想了。”

  赵翁道:“这个我倒也想了。自强为人虽是十分忠厚,可是当了这多年的兵,在军营里行军,可十分内行。我信得过他,不会吃人的亏。再说,他良心好,老天爷也得保佑他。”

  这几句极不科学的安慰话,桂枝听了,倒是很中听,连连地点了几下头。同时,她心里想着,该是报纸送到的时候了,等着赵翁出去拿报的时候,拦着门将报硬要下来,总可以知道报上说些什么。不料这个猜法,却是不准。赵翁在屋子里吸着旱烟,喝喝茶,走出门去,也只在太阳地里转两个圈子,又走进屋子了。桂枝知道老人家不愿提,也就不提。

  从这天起,报也就不送来了。但是街坊来往,谈话之间,时常提到时局不好。赵翁如在当面,就插嘴说:“在北平城里住家,没什么关系。现在虽然不在北平建都,到底还是个京城呀。小日本若要闹到京城来了,那还了得?政府对这件事一定有办法的,咱们小百姓发愁什么?”

  他说是这样说了,可解答不了桂枝心里那个难题。她只觉越等着要赵自强的消息,越是寂然无闻,心里实在不能着实。怀孕到了六个月多了,肚子完全出了怀,生平初次的事,又不好意思出去见人。三天两天的,就感到周身不舒服,非躺下不可。自己向来是能够忍耐的,现在就觉得所见所闻,总是不如意,很可以让人生气。但家里除了那个小林而外,一个是婆家公公,一个是娘家妈,根本不许可对之发脾气。而且这两位老人也十分可怜,不能再给他们难堪。那只有闷着吧。

  她母亲江氏,可不知道她会担心时局,总以为她怀孕在身,一切都是害喜的现象。江氏虽然很有几岁年纪。可是她生平只生过两胎,经验并不丰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天下午,便把饱有经验的邻居刘家妈请来瞧瞧。这事是和赵翁说过的,他十分赞成。江氏引着刘家妈来了,他悄悄地就走出去了。在院子里还故意地打了个招呼,道:“刘奶奶,你请坐一会,让我们少奶奶代表着招待了。”

  他的话越说越远,那不啻是告诉了她们,已不在院子里了。

  刘家妈走进卧室门,首先看到桂枝挺出来的那个大肚子,这就笑着拉住她的手,对她脸上眉毛上眼角上,各端详了一下。她穿的是件青布旗袍,脑后挽个长圆的小髻粑儿,还压着蚕豆大的小红花朵儿呢。那十足表示着一位变态的在旗老太太。她转过身来,两手扶着大腿,向江氏半蹲着,算行了个礼。笑道:“杨家大婶儿,我先给你道喜。你家姑奶奶,是个宜男的像。过两个月,你抱外孙子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