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玉交枝 | 上页 下页
三二


  乡村里都是中医,也都是些念旧书出身的人改行的,他们并不在家门口挂什么应诊的牌子,也不用挂牌,乡下人害小病,照例弄点丹方药吃,很少找医生。大病躺在床上,就不向医生家里就诊了,总是请了医生到家里来看。去请医生的时候,或者是自备一乘轿子,或者是自备一辆独轮车子,管接管送,医生到了家里,看过了病,招待一顿饭,然后自动的给医生包一个红纸包儿。照着银币计算吧,大概总是约值五毛银币的纸币,给包在纸包里,双手捧着交给医生,有些以绅士的身份出面行医的,那就不要脉礼,庄稼人对于这种人,也不敢把这小数的脉礼去引他好笑,总是等到三节的时候,重重的给送上一份厚礼,但这种绅士医生,不大好请。所以王好德请的是前一项靠行医为职业的医生。因为医生家相距不过两三里路,他没找轿子。向邻居家借了一辆独轮车子,自己推着到医生家里去相请。乡下医生,不像城市里医生每日都出诊,在家里的时候居多,所以一请就到。

  王好德请的这位乡医,是个老童生,已有七十高龄,虽生平所看的不过陈修园那几种医书,但他有三四十年看病的经验,乡下人患的一些普通病症,他倒是多少摸出一些门径。他到了王家,给玉发诊过了病,说是风邪之症。看看王家之贫,开了个方子,没叨扰他的饭就要走去。王好德那里肯,一定要留医生吃饭。医生说:“你家这个病人,不是一天两天看得好的,我大概天天要来,你天天留我吃饭,那就了不起了。”

  王好德自是很感激,但同时心里也拴上了一个疙塔,玉发的病是三两天不会好的。将玉清包好了的一个红纸包儿拱拱手送给医生,又把车子送着医生回去了。好在那几位帮忙的邻居家肯出力,把他田里的稻,割了收了,又代挑着卖去了四担。王好德夫妻见玉发的病,并没有什么转机,全副精神都在儿子身上,关于租稻的事,就没有放在心上。混了六七天,玉发吃了四五剂药,病是稍微的好了些,王好德算是心头上轻松了些。他坐在后门口一块大石臼上,口衔了旱烟袋,正对了面前一片田坂出神。

  东家家里的长工蔡老六可就放缓了步子,一面张望田坂,一面走了过来。走到了面前,向王好德带着笑,连连的点了两点头道:“王好老,今天的精神好得多了。前两天我在路上看到你,我都没有给你打招呼。玉发的病,好得多了吧?”

  王好德站起来要向屋子里引让,蔡老六道:“不必进去了,免得说话吵了病人。”

  石臼对过是条宽大人行道,道边一条很长很厚的草皮,下临割了稻的低田,路边上正有两棵丈来高的柳树,正罩着这里,倒是像茶棚里一条好板凳,他在树荫下先坐下了,拍了草皮道:“这里坐,我们慢慢的谈谈。”

  王好德自然也就坐过来了。蔡老六身上现带着有旱烟袋,王好德把小葫芦作的烟盒子和蒿草香全送到他手边来。回转头叫了声玉清,那意思自然是预备茶。蔡老六一摆手道:“不用张罗,你家有病人,不因为你家有病人,我早就来找你谈了。”

  王好德道:“六哥,你有什么事吗?”

  蔡老六将蒿草香火正点着旱烟袋,他把旱烟袋取下,在田埂的塞缺口石头上,敲打了几下铜烟斗,笑了一笑道:“你是家里有了病人,急得把大事都忘记了吧?今年的租子,东家是一粒未收,就是你的欠租,也就差下好几担呢。你老倒是自在,把稻子自收自卖,就这样的算了吗?”

  王好老道:“我为了玉发治病,卖了四担稻,这不会卖到东家名下去,今年收割下来,我名下决不止得四担稻吧?”

  蔡老六道:“那当然不止,但是你一收割,就卖了这样多,你还有一年的日子要过呢。”

  王好德道:“我知道,但是我不能对玉发的病,坐视不救呀。”

  蔡老六道:“我说这话,也是提醒你一句,以后要省着一点花,你若是弄成几个大窟窿,将来是填补不起来的。”

  王好德听说,也没有什么话可答复,只是叹了口气。蔡老六连续的吸了两袋旱烟,呱哒呱哒,反拿了旱烟袋,将铜烟斗在石头块敲着响。眼睛望了天,像是个出神的样子。然后把旱烟袋向腰带上一插,站起来道:“好吧,过两天我再和你谈,大概今年的租稻帐,东家不能再含糊了事。我再提醒你一句,你找两位地方上的绅士出面,和东家商量商量吧。我完全是好意,你听不听随便,再见。”

  说着,他溜着步子缓缓而去。王好德站起来相送蔡老六也没有回头。

  王好德是一层心事没了,一层心事又来,回到家里,见刘氏煮了一碗挂面,两手捧着,向玉发屋子端了去。她脸上笑嘻嘻的,点了头道:“玉发的病,总算是好了,他已经想吃东西了。我摸摸他身上,已经全退了烧了。”

  王好德心想,她刚是有点笑容,东家老爹要把租稻结帐的话,就不便和她说。点点头道:“那很好。你辛苦了这多天,今天晚上好好地睡一觉吧。”

  刘氏道:“玉清到菜园里去拔菜去了。你向灶里塞一把火,那锅粥,还得用大火熬他一熬呢。”

  王好德答应了是,就到厨房里去添火。他们向来烧的是干柴棍,这几天没有工夫去上山找干柴,在邻居家要了两捆柴棍子来,都堆在灶门口。这柴棍子全是些枯树枝,丫丫杈杈的,占了很大的地方,乡下人的灶,尽管只烧四五口人的饭食,也必须安上三个灶笼,放上大小三口锅。这为了忙时可以作多人吃的火食,并须有一口大锅隔日煮上喂猪的食料。三个灶门,总是半环形,这样,坐在灶门口的人,就把三个灶门都照顾到了。他们家今日晚饭,煮的是中间那口不大不小的锅。外面那口小锅,刚才是煮过挂面了。里面那口大锅,靠着黄土墙,是煮猪食所用,这时是冰冷的。新借来的柴夥,占着地面太多,把这大锅灶口都塞住了。王好德坐下来烧火,还把这柴夥推了两推。

  这时,玉清也提着一篮新鲜菜到厨房里来了。她道:“爸爸,你过来,让我烧火吧。”

  王好德道:“不,你洗净了菜,切好了,就在外面小锅里炒着吃吧。你妈伏侍你哥哥这多天,实在也太累了,今天让她休息一晚吧。”

  玉清道:“猪食还没有煮呢,明天一大早,就要喂猪的呀。”

  王好德道:“吃完了饭,这就归我了。”

  玉清对于父亲这个提议,倒没有反对,她就依着父亲的话,洗菜切菜,继续着炒菜。王好德坐在灶门口,算是烧着两口灶。刘氏看玉发把那碗挂面吃完了,也就到厨房里来了。她看到王好德还坐在灶门口烧火,这就笑道:“我只叫你烧一把火,这天气还热着哩,你热着两个灶笼的火,那不热得很吗?”

  王好德道:“六月三伏天,你们不都是天天烧火吗?我烧一次,又算什么?”

  刘氏道:“六月三伏天,你们在水田里下蒸上晒,那个罪比我们就更难受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