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小西天 | 上页 下页


  贾多才道:“我说一说,你就明白了。原来这一个县城,是土匪闹过多次的地方,虽然现在是太平很久了,可是在土匪闹得最凶的时候,县长不敢继续地住在城里,把衙门搬到监军镇去。由东往西,到永寿县去,本来要经过监军镇的,但是我在乾州,调查完了的时候只道地图上过去有个永寿,我就搭了过路汽车直接上永寿县。那里有个汽车站,在东门城外,附设着有客店,我由汽车上下来,心就凉了半截。”

  李士廉将酒杯端起来,正待要饮,于是立刻放下来,瞪眼望了他道:“遇见土匪了?”

  贾多才道:“那倒不是。原来这城外一条街上,统共只有十几户人家,找不出第二家客店。所谓汽车站,你会好笑,原来是把店门放宽一点,可以让汽车开了进来。在院子里将几间土屋子打通了向外的墙壁,汽车就可以开到屋子下去。屋子既没有了,院子后面,乃是壁立的土坡,开了几个半椭圆的窟窿,这窟窿里就是窑洞。不用得说进去安歇,就是在外面站着,里面黑洞洞的,也送了一种难闻的气味出来。但是不进去,却又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歇脚。没有法子,只好硬了心肠,把行李搬将进去。好在我带有行军床,在土炕上支起来睡,总算四面不沾土。

  到了吃饭,可又发生问题,在乾州一带,猪肉鸡蛋两样东西,总可以买到的。可是这两样,这里全没有。所幸这店里还剩有一二十个黑面馍,可以让给我吃。我就说没有菜也不要紧,买点白糖来沾黑馍吃罢。我把这话和店伙一商量,他笑了起来,说是要吃白糖,还得跑回去二十里,到监军镇去买。我想,一个正式县城,岂有白糖都买不到之理,我就疑心这是店伙瞎说的。到了次日,我一早起来,就进城去看看。

  哪里知道这城外十几户人家,却是全县精华所在。城里是一条大道,在两座土山中间。那城墙,有一块没有一块,圈了半个土山头,比我在河南所看到的乡下大寨子还要小。爬上土山,向全城一看,高高低低,在山坡上种了些麦田。北边有两户人家,是高等小学校,和守城军的连部。南边有两户人家,一个是荒芜了的旧县衙门。一个是城皇庙。此外便是几个窑洞了。据我事后调查,本城连阴阳衙门在内,一共是八户。”

  李士廉哎唷一声道:“真穷,有没有征收机关呢?”

  这时,店伙送上一碗红烧猪肉来,贾多才先夹了一块半瘦半肥的,送到嘴里,唆的一声,吞了下去,笑道:“你可知道我有多日没有吃这种鲜美的口味,我现在是很馋的了。”

  李士廉道:“你且说,你在永寿办的公事怎么样?”

  贾多才道:“这还用问吗?我果然要办点眉目出来,至少还要在那地方住十天半个月,可是我耐不住了。白天两顿饭,就是冷的黑馍,想了许多方法,才弄到一碟韭菜炒绿豆芽。最妙的是这里面不曾搁油盐倒是搁了一些醋。不但如此,在菜里还有许多黑点子,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于是对这碟子菜,可以下四个字的批评,就是冷、淡、酸、脏。这一天,我自己统计了一下子,只吃两块半馍。这还罢了,最难堪的,就是晚上睡觉,舒服不过。”

  李士廉道:“晚上既然舒服不过,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贾多才笑道:“我说的舒服不过,乃是反说的。像我在炕上支起行军床来睡觉,总是四面无挂无碍,可是那些跳蚤,对我可特别欢迎,整宿的开着跳舞欢迎大会,闹得我周身发痒。而且这种东西,还是传染病的媒介,我心里不住地发生恐慌,心念,总别在这里发生传染病才好。到了第三天,我是一万斤重的担子,也只好搁下,那黑馍万不愿再吃了,搭了西来的车子,就回到了西安。”

  李士廉笑道:“你这种举动,就不对了,银行叫你来办合作社救济农村,你当然要在那最苦的地方去设立合作社,怎么遇到这最苦的地方,你转身就跑了呢?”

  贾多才端起酒杯来,一仰脖子喝了一满口酒,然后放下杯子,用手按住,摇了两摇头道:“你这是外行话。这个年月,不挣钱的事,哪有人干?银行业呢,就是以钱挣钱的商业,若是他也干无利可图的事,那是屠户不用刀了。你要知道救济农村,那是一句官话,其实是银行界存款多了,找不出销路,挤得到西北来设法。”

  李士廉道:“难道银行界救济农村这句话,是骗人的吗?”

  贾多才道:“骗人却是不骗人,银行界现在要维持农村,犹之乎资本国家要维持中国一样,中国不太平,资本国家就少了一个大市场。农村经济破产,收买农产的商人减少,银行资本不能流通。不过银行界人还是愿意投资在扬子江一带,隔年就可以收利。投资到西北来,除了棉花这项买卖可作而外,其余都非四五年不能生利,大家都不愿意干。”

  李士廉连连向他摇了几下手道:“你说了这些生意经,我完全不懂,谈一点好的听听罢。”

  贾多才放下筷子,用手摸摸头,笑道:“你要听好的,这一阵子,我就没有遇到好听的事情,你叫我说些什么。不过有一件事,是昨日发现的,我倒可以告诉你。我在邠县的时候,有个老婆婆和一个中年妇人带了一个女孩子,要搭我们的车到西安来。据说,他们是由甘肃来的。那孩子相貌长得很不错,会作湖南菜,会唱秦腔,就靠这个混几个川资。问他为什么要到西安来呢,他们说,原籍本是湖南,因为左宗棠征西的时候,把他们的男子们带了来流落在甘肃,就没有回原籍湖南去。

  这孩子的父亲,已是到甘肃来的第三代了。不幸在民国十八年,被军队硬逼迫着去当兵,带到西安来了。两个妇人,中年的老了,壮年的,也变成中年了,小女孩子也大了,他们想着这样混下去,也不是办法,甘肃又十分苦,种地的人,也不能吃饱呢,何况一家是三个妇女,所以把家抛弃了,找到西安来。他们说:纵然找不到这孩子的父亲,这孩子的舅舅是个戏子听说也在西安,也许可以找得到。就是再找不着,愿意把这女孩子给人,聘礼是不收,只要能安顿这两个年纪大的妇人,作三房四妾都是愿意的。老李,你说这件事好听不好听,可惜我是客中不能久住,要不然,这样的便宜事,为什么不干?”

  李士廉笑道:“你打听得这样清楚,大概真有此心。”

  贾多才道:“我真想不到那穷苦地方,会出这样的好女孩子。他那长长的兰花布褂子,又红又白的脸儿,两只耳朵上戴着两个白色的耳圈子,当然,这不是白金的。唯其不是金子的,可以看出来这孩子也合了那句话,爱好是天然。嗐!她这印象是付与我太深了。”

  说着,拿起酒壶斟上一杯酒,端起杯子来,简直地盖在鼻子尖上。放下酒杯子来,扶起了筷子,只管去拨弄碗里的菜,依然不住地摇头,回味那所看到的美人儿。李士廉笑道:“对了,这个人是不错。”

  贾多才道:“你这句话,盲从得无味极了。你怎么知道那个女孩子长得不错?”

  李士廉道:“我有一个消息,还没有告诉你呢。你猜我今天是到那里去了。”

  说时,将头连连摆了几下,表示那得意的神气。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