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上人间 | 上页 下页 |
一 |
|
▼第一回 家位绿杨边风来欲醉 香粉红女伴客去添愁 四月初旬,不寒不热,在北京正是最好的天气。头两天,下了一阵大雨,半空中的浮尘,都洗了一个干净。满城马路边的槐树,又青又嫩的新叶,结成一团,簇拥在树枝上。东西长安街,是北京最广阔又最美丽的马路。南北两边的街树,排着绿云也似的,牵连不断。两边绿树对峙,中间一条马路,其直如矢,成了一条绿巷,遥遥地看去,又有旧皇城遗留下三座朱砂门洞,锁住在当中。真个有些像西洋来的水彩画。 在东长安街的中间,有一道石桥,横跨在一条河上。这河自西郊昆明湖进城,穿过故宫,由景山东边迤逦向下。据一般人传说下来,这就叫作御河。古人所谓“铜沟流翠,红叶传诗”,都是这种地方的古典了。沿着这御河,东西两岸,都种着高大的垂柳。北方气候,和江南不同,这个时候,论起来是初夏,实在和江南春暖花香的气候一般,因之这些柳树,还不十分地绿,犹自带着一半鹅黄色。太阳光斜照在树丛里,风吹着柳条摆动,犹自金光一闪一闪。这些柳条,最长的有一丈来长。东岸的树向西歪,西岸的树向东歪,两边的树,虽然隔着一条河,可是连接到了一处,全覆在河上,把河里的水色都映绿了。 头两天的雨水,成了河里几尺春潮,兀自未曾退尽。河水一深,把岸上的柳树影子都倒插在水里。长的柳丝,直拖到水面,引着水里的影子,拂来拂去。在这柳树丛中,恰好架着一道石板桥,倒很有些诗情画意哩。桥的东边,有一座西式的红楼,外面围着一道短墙,夹着两扇西式的绿漆门。门边悬了一块木牌,上面写明了教员寄宿舍。原来这里前前后后,不少的中学大学,有些没有家眷的教授,就邀合了一班朋友,在这里组织一个寄宿舍。 这一日天气既好,又是一个星期日,住在这里的教员,除了一位周秀峰先生而外,都忍不住地出去了。这些人,有的是陪了女朋友上公园,有的是去听戏、看电影,有的是出门应酬朋友。周秀峰却好端端地觉得身上有些困倦,懒洋洋地拿了一本书,躺在床上看。 这寄宿舍里,全是教员,就和其他的公寓不同。平常的时候,大家在寄宿舍里,除了低微的谈话声、读书声而外,偶然有一两个人吹着洞箫和拉梵哑铃,便没有别的声音。今天大家不在家,只留了一个听差守大门,带接电话,就越发显得沉寂了。周秀峰看了几页书,却又没有什么意思,一看窗户外面,天色十分干净,一点儿云彩也没有。太阳光晒着窗户,暖烘烘的,有一个长脚蜜蜂,在玻璃窗里映着阳光乱扑。周秀峰呆看了一阵蜜蜂,倒替它难受,穿了鞋子下床,便把窗户开了,让那蜜蜂出去。 ①梵哑铃:violin的音译,即小提琴。 这窗户外面,是一道楼廊。栏杆上,新设着一列盆景,是蔷薇、月绣球之类。另有两个蜜蜂,飞着钻进花心里去。看它下半截身子,在花外一闪一动,大概是吸取花里的香汁,都吸得酣醉了。 周秀峰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在家里睡着,还不如一个蜜蜂能及时行乐了。无论如何,要出去绕一个弯儿。于是换了一套薄呢的西服,拿着手杖,戴了帽子,走出门来。在屋子里是急于要出来,可是走出大门,又觉得怅怅无所之。看一看太阳,已经偏在柳梢头上,要到远处去游逛,也来不及了,好在天气温和,身上穿着这种轻便的西装,非常舒适,顺着河沿,就在绿柳荫中向南走去。 走到长安街,见有些人一面谈笑,一面在树林子里散步,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走了一阵。一直走到天安门,远远望见中山公园门口的车子重重叠叠,遮了一大片敞地。进去的游人,还是络绎不绝。周秀峰一想,到了这里,进去走走也好。于是买票进了门,绕着社稷坛转了一个圈圈,依然不减少无聊的情味。加上那些游人,三三两两,笑语风生,愈显得自己孤独。还有那俏装的妇女,迎面过去,身上的脂粉香,顺着风,往人身上直扑,令人好好地会生一种感触。 周秀峰想着,不出来是无聊,出来了是更无聊,回去吧。刚走到“公理战胜”牌坊边,两个穿西装的小孩子,光着一截大腿,一跑一跳,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西装男子、一个外国妇人,这妇人手上拿着一条细白的钢链子,牵着一只羊毛小哈巴狗。周秀峰在这一条狗上,就认得那是刘子厚的比国太太,那个西装男子,自然是老同学刘子厚了。 周秀峰未曾说话,刘子厚拿起帽子便在斜阳中晃了一晃。周秀峰抢上前几步,和刘子厚点了一个头,刘太太便伸出手来,和他握了一握。刘子厚道:“你是一个人吗?” 周秀峰笑道:“我是一个孤独者,到哪里也是一个人。”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