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九六


  ▼第三十三章 先生之死志决矣

  朱子清为人,向来是吃方块肉的,有时在书上搬下一番道理来,家里人全莫名其妙,他倒可生可死。这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可以救这全山的人,秋贞默然地站在他面前一会子,随着就低声问道:“爹,我倒有一句话要请教你。这山上许多人,都莫奈长毛何,你一位老先生,有什么力量,可以把长毛全数打退?”

  朱子清手摸了两下胡子,淡笑道:“此匹夫之勇也。我焉能出此?”

  陈氏插嘴道:“你不下山去打仗,有什么法子可以打退长毛?”

  朱子清道:“此国家大事,岂尔等妇女们所能知道?果然我要替山上练勇出力,我自有我的办法。”

  陈氏道:“你有什么办法?我倒看不出。”

  朱子清这就有些不耐烦了,不免板了脸道:“我说了这些国家大事,教你们妇女们不必过问,你倒偏要打倾沙锅问到底,我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了。”

  陈氏见这位老先生发了气,这就不敢向下说了。他坐在草堆上喝了一盏白开水,对秋贞望了望,把书上“居,吾语汝”两句文言译成白话了。便道:“坐下来,我有话对你说。”

  秋贞看看父亲这样正正经经的神气,却是不能违拗着他,脸上虽是不带什么笑容,可也斯斯文文离着父亲三四尺地方坐下。两腿盘着,两手交叉着放在怀里,对父亲望了一下。

  朱子清把那只粗杯子放在地上,微微地咳嗽了两声,才正了颜色道:“孩子,你虽不认得字,倒也还聪明,平常我说的话,大概你也就听得很熟了。人生乱世,固然是很可怕的,但是只要自己拿定了主意,把死字放在前面,遇到不得了的时候,自己就预备一死,那就心地坦然,什么丧气失志的事,都不会做出来,因为人生最难堪者,莫过于死,死不足惜,则一切可惧者不足惜矣!”

  陈氏把针活抱在怀里,正瞪了两眼,向他盯住着。直等他把这篇文言说完了,就把嘴巴一撇道:“叽里呱啦说了这一大篇话,也不知道你闹些什么。你还说别人不知死活呢,你倒在这种日子叫自己姑娘坐在面前,没事谈文章。”

  子清道:“你懂得什么?我讲的是人生大道理,怎么说是谈文章呢?”

  于是掉转脸来向秋贞道:“我所说者,你已经明了吗?”

  秋贞料着父亲是壮人家胆子,教人不要怕死,便点点头道:“你老说的,我明白了。”

  子清便向陈氏道:“你惭愧不惭愧?她是青出于蓝的了。”

  陈氏将嘴一撇道:“什么鬼话,我真不要听。”

  立刻低下头去,一阵做针活,对于他的话,一点也不听。朱子清却也不一定要她来听,又继续地向秋贞道:“你母亲只是一位村妇,所知者不过是淘米洗菜、养鸡下蛋。”

  陈氏插嘴道:“你骂我的这两句话,我可懂了。淘米洗菜怎么着?那不是女人的本事吗?你若知道养鸡下蛋,那更了不得了。你知道鸡吃什么,就会下蛋。你知道怎样的蛋才可以孵小鸡?”

  子清皱了眉道:“我又不曾和你说话,你要打什么搅?”

  陈氏道:“哪个要同你打搅?你提到我头上来,我就插嘴说话。”

  子清翻着眼睛望了她一阵子,觉得也没有法子可以奈何她,索性不向她搭言。于是对秋贞道:“我们说我们的,不要理她,俗言有一句,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移到书上去说,就是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男人有男人做人的道理,女人也有女人做人的道理。平常,我也和你讲过。现在,我这样一大把年纪,又是围困在这种山冲里,哪一天大数到来,我是不得而知的。到了两脚一伸,我不能管你了,那时候要你自己做主了。”

  秋贞见他这般正正经经地说着,这话不能无由,便正了颜色低声道:“我虽没有读过书,但是你老人家平常对我说的那些正经大道理,我全都记在心上了。天下太平,大家无事,那就很好。万一有事,我决计不把性命看重,留一个清白身子,回答我二老爹娘。”

  子清抬起一只手来,连连地拍了两下大腿,微微昂着头道:“我言青出于蓝,非谬奖也。好!我就听候你的话,自己放手做去。”

  又微微摇摆着两下头道:“有吾儿此言,吾志决矣!”

  秋贞坐在旁边,不免对父亲呆看了许久,便问道:“你说这话,从何而起?”

  子清向陈氏看看,又向秋贞看看,这才点头道:“吾岂好险乎耳?吾不得已也。”

  秋贞正了颜色道:“爹你到底有了什么打算?你自己这大年纪,可不能胡来。”

  子清笑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我岂有胡来之理?”

  秋贞道:“我自然知道你不会胡来,但是在这个日子,你只有同大家一样,在山上守着,不应当问别的事。”

  子清笑道:“作老子的人,念了一肚子书,到头来还要受你的教调。这也不免太可笑了。”

  说到这里,子清突然站起来,走出门去,两手反背在身后,在屋前草地上散步。走路的时候,口里还念念有词。看到那夕阳作黄金色,洒在了山上的草木上,非常可爱。于是念着诗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他念诗念得很得意的时候,赵二老爹一踱一踱地,正由隔山洞的一条小路上绕过。这就站住着脚,打量了起来。微笑道:“看朱子老这个情形,好像还在寻诗呢?有了佳作没有?”

  子清猛然抬头,微笑起来道:“此何时也?此何地也?尚可以说到寻诗吗?”

  赵二老爹笑道:“那么,子老爹在此徘徊不走,有什么心事呢!”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