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九〇


  ▼第三十一章 敌与友

  当李立青带了队伍向前冲杀的时候,那边的队伍,只管向后退,分明是不济事了。不料在营墙的尽头,一面红旗领头,随后一支队伍斜着飞跑了出来。他们绕过了后退的队伍,要跑到练勇的后面来。立青看那支队伍,约莫有三四百人,而且阵脚整齐,来势非常勇猛,踢得麦田里干土飞起几尺高,似乎不容易抵敌,只好把花枪一横,拦住自己人不让走。这里队伍停止了,那边原先败下的队伍也就停止了,不再向后退去。可是那边初出来的援军,并不因为这里阵脚停止,就不向前,依然直扑过来。立青忙中无策,高声喊着,大家随我来,于是丢了那支败的队伍不管,反转身来,却向那支援兵迎上去。

  那边当头一个人,就是汪孟刚,他手上舞着一柄大刀,做了半举半砍的势子,直冲了阵头。立青只看他头披红巾、身穿短装红袄子、腰上系了一根大板带,早是觉得有些刺目。加之他那来势不善,也就引起了胸中的火气。但是在这样一刹那间转念之下,孟刚已是到了面前。不知是没有看到立青,还是故意避开,他却是转到了队伍的中段,向练勇这边冲袭着。那队伍正中,遇到这样一位老手,大刀砍着,早是躺下去几个。

  立青看到更是有气,舞动手中那支枪,只挑那人多的地方直扑了去。他后面的一群壮丁,也都随了他这个势子,猛可的向前奔跳,跳到队伍里面去的时候,这就和扑了来的人相纠缠到一处,厮杀得不能分开。立青周身出着热汗,眼睛里面冒着一根根的红丝,紧紧地咬了牙齿,两手拿了花枪,左挑右拨,前刺后捺,把四周围困的人,一齐给他们打乱。但是他虽带着群人,现出威风来,无奈沙场上的战争,不是像平常私人比武那么简单的,打倒了一群,还有一群跟着上前交手,教人站不住脚,也歇不住手。立青本人,虽然使出了周身的武艺,把继续上来的人,陆续地扑打下去。但是跟着立青上前厮杀的人却不能都有这种武艺。

  一阵纠缠,两边的队伍纷乱夹杂在一处,谁也拢不齐谁的队伍。所幸练勇这边,扎了青色的包头,天兵是扎了红色的拖巾,这两下头上不同,一目了然,大家可以分辨开来,因之在阵势上只管极度的纷乱,究竟还不至于自相残杀。这样纠缠纷乱,搅着一团,不到半顿饭时,那以先败退的一支队伍,是第二次转回来,向着练勇夹攻。练勇人少,天兵人多,少数的人,混杂在多数人的里面,自然是容易失去联络。单说立青身边,原是有几十个练勇拥在一处。杀到后来,一眼望去,不过七八上十人。其余的全三五个一班,被红头巾的人包围混战。立青看到这种情形,料定不免全军覆没,因之举着枪大声一喊,先冲开了身边这个小围阵,直扑进另一个围子去,把里面的人连在一处。练勇们本就是舍了这条命冲杀出来的,虽是杀到重重长围里面去,依然不能减少他们那份热烈、兴奋,只管冲击。

  天兵那边,那就不然,他们和谁也没有仇恨,也不必杀了谁心里才觉痛快,所以据了多数的人,把天明寨下来的练勇包围着,还是在自卫情形之下,同他们接仗。不是练勇们向里冲杀,他们却也不肯向前杀人。于是立青冲开了一个围子,又冲开了一个围子,把上阵的人集合到了一大半的时候,自己也就觉得两臂软绵难抬,只管喘起气来。有了这一大半人,再去联络那一小半被围的人,好像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为了胸里头那一股向上剧动的呼吸,使他回不过那一口气,这就不明白是何缘故,自减了要冲杀的勇气。由整个队伍的最前面,不知不觉,退到了整个队伍的后面去。他心里也就想着,今天杀出山来以后,不必再望回山去了。两脚一顿,就咬牙瞪眼,手捧了枪,又要向前冲去。

  正在这时,却听到山寨上哄哄哄几下连珠铳响,已经发了收兵的号令。这倒正合了私意,掉转身来,就向原来的路上走。那些跟随在后的练勇,那疲乏的程度,当然在立青以上,大家也就紧紧地跟随走去。这围墙随处拦了去路,是不能随便乱撞的,所可逃走的地方,还是两方营寨的中间那一条夹道。大家对准了这个方向,像天空上一排分裂了的雁群,前前后后向那里走着。在身后的那些天国兵队,谁也不免在身后追着,他们的两只脚,似乎处处都受了泥土陷着一样,老是拔不出步子来。练勇们跑得远了,回转身来看看,心里安慰了许多。前面人站定了脚,差后几步的人,也就跟着凑上了班。立青站在队头,也干了一身汗。殊不料就在这个时候,在对过营墙角上,扑咚咚一阵鼓响,一面尖角红旗,在前面引路,早是一支队伍,由那里横插出来,将去路拦着。

  立青眼望了那寨门上的吊桥,已经放到了半空,并不让那桥落下来,却又扯了上去。这回糟了,要避上山去,这已经断了路,要向前杀出一条路去,可是四面八方,全是敌人。在混战了许久之下,队伍已经是散乱过一次的了,再要和这些队伍去冲杀,怎样站立得定?因之心里一慌,不由得周身出汗,两眼发昏,忘了东西南北。可是他在这里发了呆,那边跑出来的援兵并不停止一息儿,狂风大浪一样,直扑到面前来。立青想着,既是带了队伍出来接杀,死也要死个干净,决计和长毛拼个你死我活,也不能打了败仗逃走。好!大丈夫就是今天了。

  想到这里,心里一横,横了枪尖子一扫,也就对了来人直迎上去。可是再看那红旗下面,首先一个手上拿了一柄三尖两刃刀的人,神气活跃地跑跳了过来,那正是汪孟刚的儿子汪学正。彼此是同门学艺的弟兄,平常开着玩笑,是无话不说,虽不见得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然而这样熟透了的人,如何可以干戈相见?心里这样犹豫着的时候,那一支队伍早是抢到了面前,要闪逃也来不及。但是汪学正走到近处,他似乎大吃一惊的样子,猛可的站着,把阵势收住。不过两边的队伍已经渐渐地逼到了一处,人多够猛,绝无两下站着对阵之理。

  那学正的神气,忽然变了过来,把武器向斜的地方一指,这支队伍也就随了那个方向直冲过去。这种作战的样子,正是放开了练勇一条逃走的机会。立青原是不曾料到他们有这一着棋的,所以他带了队伍,起了一个猛扑的势子,始终还是不曾收得住。一来去,两下里参差着,这就相去得很远。等到立青把这一支队伍按定,那汪学正所领的队伍,已是抄到了练勇的身后了。立青把阵脚按定了,这才回过头来看得清楚。心里就这样想着,他明明是带了队伍拦着我的去路的,现在放开路线不管,分明是没有那为敌的意思了。趁了这个机会,不跑回山寨,还等什么?他这样想着,领了队伍再向寨门边冲了去。

  不想那寨门上的吊桥,扯上去之后,始终也放不下来,自己的队伍走到了这山脚下,既不能上山,又不能回头厮杀,这就纷纷向山上喊着,放桥放桥。在这种吆喝之下,山上的桥,本来是有放下来的势子了,咚咚咚咚各处鼓声大起,正是天兵又下了进攻的号令,绝不容那些四散的长毛只管站望不前。在那太阳光里,飘出人头上的红色旗帜,摇头摆尾,领着红巾队伍一层层地只管向寨门口进逼,犹之乎对了这里的队伍,取了包围的形势。立青向前面三方看去,全是刀枪如林,向这里伸着锋头。他虽是一向抱着什么全不怕的人,可是对了这只有厮杀没有休歇的情势之下,心里颇觉得这事是有些扎手。

  原来那个时候,天国的步兵,武器分着两大宗。长柄武器,全是长矛,短打武器,却是盾牌马刀。这短打武器,非到冲锋陷阵,那是没有多大威力的,所以使用的时候,还是很有限,这长柄的矛子,却是远攻近攻,都用得着,所有伍卒们都是使用这个。这种长矛,规定是一丈二尺以上,长长的,可以长到一丈八尺,做矛的材料是竹子,以上下粗细相差不远的为最上品。矛头上,像箭一般,有一个铁打的矛旋,飞快雪亮,长七八寸。在矛旋下面,有一大撮红缨,没什么意义,只是配着好看的。那矛身的圆径,也有限制,平常都是手掌把握得住为度,而且在竹矛上加了一层油漆,免得手上有汗,竹皮光滑,使用不灵。

  竹矛的使用法,在火器没有盛行于中国以前,清的绿营里面,还相习流传着。大概是使矛的人,半侧了身子,两腿站了八字桩,矛平横在胸前,右手握了矛底,臂肘弯过来,作弓形。左手伸直,离右手约二尺远的所在,将矛身托住。然后左腿踢开,右腿跟着,向前一跳,两脚并立,身子正过来,挺直地站住。在跳的时候,右手同时把矛子一送,两手同握住矛底,让矛头抖抖颤颤地的,放一个团花。这个招数,以矛身长,两手能握到矛底最后一截的,本领最大。这是平常可以试验出来的,一根长竹竿,我们越拿着竿子的头,那竿子是越难平放。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