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八八


  ▼第三十章 抵抗

  由天明寨山下看那山里,声影全无,仿佛山里面的人完全都是睡着了的,绝不知道山寨门已是让人家围困起来了。其实山底下那些举动,山上的人,不会比山下人隔膜。当程家畈大营里打鼓吹角闹成一片的时候,李凤池穿了短衣,紧束了腰带,身上背了一壶箭,手里拿了一把弓,已是和了山上一班小伙子,走到一个突出的峰头上,向山下平原上看了去。在鼓角声最繁杂的地方,那灯火的光点,也就闪烁得分外有劲。虽是看去不过二三十点星星之光,那光却是东西流动奔走着,和平常村庄夜里的火星不同,闪动得非常之快。跟着凤池来看的人,都忖度着道:长毛又捣什么鬼?鼓号是这样的响动,并不亮着灯火。

  凤池笑道:“从今晚起,我们不能过太平日子了,他们一定是把队伍准备好了,来围困我们了。”

  立青也是紧紧跟了父亲出来观阵的,听到凤池这样说过之后,就问道:“长毛这种做法,就是我也看不透。说是明来,何以不用灯火?说是暗来,这样大吹大擂干什么?”

  凤池道:“只要你肯这样说他们的计策就行了,他们所要做的功夫,就是这个疑字,我们疑起来了,就正合他们的心意了。”

  立青道:“据你老人家的意思,他们引起了我们的疑心,就可于中取利吗?”

  凤池笑着哼了一声,看那样子,虽有答复之意,可有了鄙薄的意味含在里面了。立青道:“莫非他们的人数不多,虚张声势,来惊吓我们。”

  在这里看阵势的一班小伙子都说不错不错,必是这样。凤池道:“平原两阵对峙,以少攻多,不妨虚张声势,至于进攻险要,守的人,总是尽力而守的,不受一点压迫,绝不肯退让,虚张声势,那有什么用?这一些动作,我们全不必问,只是紧紧地把守寨门,看他们有什么法子来进攻?有道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我们看事行事,真有大队人马来进攻,我们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至于那点子虚声,我们虽是不受吓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当作谣言,照样地加紧防备。”

  他一面说着话,一面向山下张望,在张望得出神的时候,只管右手按了刀柄,左手叉住了腰子,气也不透的,静静呆立着。随着来看热闹的人,其先也是七嘴八舌,对了天军的来势,各有一番估量,随后看到凤池并不说话,这倒给了大家一个注意的机会,全肃静起来,向那鼓角响动的地方看去。由山上看平原的夜色,因天幕成了一个布满铜钉的黑罩,罩在其势沉沉的大地上,什么全看不见,引得大家格外的静肃。

  那鼓角呜呜咚咚,在夜色沉沉的里面,越来越紧张,越听越清楚,渐渐地向山脚下响了过来。立青这就向前一挺身道:“爸爸!这个样子闹法,他们绝不是没有意思。无论是真是假,我们应当派人去探望探望。不过打探的事情是很危险的,干系又是很重大的。我们既是出来替本乡父老出力,这样的事,就当自己伸头承担,难道自己藏在山上享福,让别人去冒险不成。我想讨这一份职务,立刻由山口子里溜出去看看。”

  他说完了,身子依然挺立在凤池的前面,静等了他的回话。在一钩月光下,只见凤池将手抬起来,不住地去摸胡子,很久很久,没有作声。随后就沉着了声音道:“你这话是对的,你既是敢去,我就派你去,遇事你都小心就是了。”

  立青依然带了弓箭,在同伴手里取了一支花枪,就向凤池告辞,走下山去。来看阵势的人,这就未免受着感动,有几个小伙子,同声喊起来道:“我们和三哥同去。”

  随了这喊声,也跟着立青走下山来。凤池连连喊着,把他们叫到身边,先是从容地叮嘱了他们一番,又告诉他们六个字的诀窍。胆要大,心要细,大家只管放胆向前,自己却在这里,等候他们的回信。那几个打探的壮丁,答应着随立青下山去了。凤池果然不走开一步,就在大石头上坐着。他并不因鼓角声越走越近有什么惊慌的样子,也并不因为四周有人陪伴,告诉别人什么话,只是沉住了气,脸向山下望着。

  陪着他的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好手撑了腿,在一边静坐着。晚风由山头的荒草上,瑟瑟作响摇动着过来,直扑到人的身上,这让人周身冷飕飕的,微起了抖颤。可是凤池坐在这里,还是十分的沉静,鼻息声都不加重一点,只见突然地站了起来,两手放到胸前。星光下,看到他的手,摇撼了两三下,似乎想得了什么。这样沉重地做了出来,显着他有那样办的决心。在他身边有两位年纪大些的人,实在有些忍不住了,很想问他有什么计策去对付逼近的长毛军。但是问话的人,不曾把话问出口,先咳嗽了两三声。那咳嗽的声音,是很沉闷,仿佛咳嗽的人已经是把嘴握了起来。

  凤池看到左右这样局促不安的神气,便笑道:“你们以为长毛进逼来了,我就没有了主意了吗?我主意要逼,越逼就越多。”

  说着,就连连地拍了两下胸脯,现出他那得意的样子来。大家见凤池这样拿得稳,自然也就全站定了,静看下文。这样静等着,在一个时辰上下,打探的人,先有一个跑了回来。在昏暗中,虽不看见他是什么颜色,然而那气吁吁的声音,是可以听得出来的。那回来的人,喘过了那口气,这就报告着道:“我们藏在田岸下,远远地把长毛看清楚了。他们的阵势,拉得很长,恐怕总有上万人。”

  李凤池便拦住道:“你一个一个数点过了?”

  那人答道:“那可是没有?”

  凤池道:“你既然没有数点过,你怎么知道有上万人呢。你不知道一个人跟着一个人走,有几百人就可以拉得很长吗?他们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探子道:“他们已经到了山脚下了。不过到了山脚下,他们还是不停,后队紧紧地向前拥着走。李三哥怕他们趁了机会就要上山,叫我们赶快回山来报告,预备对阵。”

  凤池手摸了胡子,哈哈大笑道:“你们不懂得兵事,怎么立青也不懂兵事。我们的天明寨,若是这样容易攻了上来,我们也就不经营这个寨子了。你去通知寨上的传号兵,立刻响锣。”

  原来天明寨上的规矩,知道天军的号令,是鸣鼓为进,响锣为退。这里就变更了办法,点炮吹号为退,鸣锣为进,扰乱敌方的军心。所以这时凤池发下令去响锣,只听到半山寨中呛呛一片响声发起,立刻四面八方,都有锣声响应。凤池随了这紧急的锣声,和了那批随后的人,就拥到山神庙来。

  现在的山神庙,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在庙坛上,用八根大木料,支起了一个棚架,上面和左右两边,全用了松枝竹叶搭盖了棚子的式样,空了棚子前方,向山谷里看去,也有一个演武厅的样式。在棚子正面柱上,挂了两只灯笼,摆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也就成了一个校阅公案的模样。凤池和几名在山的首事,就在桌案后坐着,桌上摆下了两盏纸罩风灯,灯光下厚厚地堆了几本草纸名册,也有一副红黑笔砚,做了点名之用的。

  在这山神庙坛下,有一弯平坡,这里有人抬了四面大锣,呛呛地响了起来。山谷里面随着这锣声,脚步声杂沓着,便是人影滚滚,集合到一处。但是这人影的集合,也不是完全纷乱的,在那深谷里,东西南北中,配有十个灯笼,每两个灯笼下,就集合着一群人。灯笼上并没有什么字样,只是加上了一些青红的纸条横直粗细的相间着,做了标记。忽然锣声停歇,在山神庙后,却挑出一盏红纸灯笼来。这灯笼不是平常式样,乃是扁平的纸壳,约莫有三尺长、二尺宽,高高地,用根竹竿子撑着,在半空荡漾。这盏红灯挑出来之后,在山神面前竖立了一会子,立刻四周寂静无声,由那山谷里的风,在草木之间吹过,还瑟瑟作响,越发现着这么些个人,连风声都盖不过去了。

  凤池拿了武器,在松竹棚子前面站了一会儿,将十盏灯笼撑出来的所在,都静静地注意了一会子。于是他知会了撑灯人一个哨号,把那红灯引着向山下走,于是那十盏灯笼,全随在那盏大红灯之后,陆续地前行。凤池杂在五队练勇之后,也就步行下山。由山神庙到寨口上,约莫有两里路,在大家这样鱼贯而行的时候,山下的鼓角声,固然是停止了,就是人踏声、风吹旗帜声,全都沉寂下去了。下山预备抗敌的人,眼见前面那盏红灯,遥遥地在暗空里引道,并不听到或看到别种刺激的声影,然而在各人心里却分外地加上了一层警戒严肃的意味,似乎在身子周围,全都藏伏着敌人,他们是随时可以出来攻击。因之大家走着路的时候,全都是提心吊胆放沉重了脚步向前走去。慢慢地走到山寨门口,那红灯和灯笼,却一齐熄灭,正是和太平天国的军队一样,不张灯火,悄悄地跑上了阵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