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秋江 | 上页 下页 |
三四 |
|
▼第十四章 一切都有了办法 老尼到了绿荫深处以后,潘必正陪着讲了些闲话。老尼看这屋子里,也和其他读书人屋子里一样,便起身道:“你读书好好用功,起居饮食一切小事,你不用得烦神,我都会给你安排好好的。” 潘必正道:“多谢姑母。小侄意下,张于湖是父亲门生,侄儿来至他治下,应该看看他才好,姑母意下如何?” 老尼道:“那是应当前去的。侄儿何时前去?” 潘必正道:“后日就去。姑母有甚事叫侄儿代办?” 老尼道:“这知府很好,老身在此,他倒遇事照顾。你见着他和我多多道谢。” 潘必正称是,走了两步,送姑母出门。老尼看看屋子,也无破绽,自行回去。 潘必正等姑母走得远了,自己心里连叫几声好险啰。她虽然到屋子里来,没说什么,可是我偷瞧她几下眼睛,屋子四周,她都看了一遍。至于桌子书架,那更不用提。虽然这里有一本《莲华经》,是妙常送的,却是道全送来的,也不算破绽。不然,老姑母持佛戒很严,说我两句,也不好受啊!因此,次日起身以后,哪里都没有去,只好在桌子上看书。到了夕阳西下,大家都以为无事,这可悄悄地去告诉妙常,明天要到知府衙门去了。 他看着没有人,料是并没有人知道,便轻轻走到妙常院中,叫道:“妙常,在屋子里吗?” 妙常将门帘一掀,潘必正就向屋里一踅,看见妙常在桌上摆了一本书,但是还是第一页。她两手只拢着衫袖,悄悄地微笑。 潘必正道:“你看书刚刚开始啊!” 妙常道:“我心里烦乱得很,从前你常来,我怕耽误你的读书。现在你不来了,我以为可以好好看书,可是真奇怪得很,书在面前,总看不下去。” 潘必正道:“原因何在呢?” 妙常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现时还在佛门,我这颗凡心,已经跳动了,按捺不下去。所以能跳出佛门,我就归心向里,可以终天看书。不然,我是无法看书了。” 潘必正道:“我明天一早,就去见张于湖,你还有什么话没有?” 妙常还没有告诉什么话呢,帘子一掀,老尼走了进来,便道:“哎哟!必正你何以也在这里?” 妙常抵住桌子边,往后退了半步。看看潘必正呆站在一边,无话可说。她倒不忙,因道:“潘相公明天要去见一见知府,问我有什么话没有。我说,多谢他关照。至于庵里的情形住持自有话告诉潘相公,就不曾说什么。” 潘必正道:“听说那个姓王的,还告了本庵一状,甚得张知府关照,才平安无事。这也应当谢谢张知府。” 老尼道:“庵里的事,你倒知道一点儿,但不知道也好,免得你投张问李,倒免你许多麻烦。还有什么问的没有?若没有时,就请你回去。” 妙常趁老尼不向她注视时,立刻把手向外连指几指。 潘必正道:“好,小侄告退。”他就将门帘子一掀,立时退去。 老尼眼视他走去,然后向妙常道:“在佛门中人,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要遇到这种少年啦,都看着……都看着……一种孽障吧?” 妙常也不敢作声,站在那里不动。 老尼道:“过一天我给你讲讲经吧,必正,我有办法对付,你往后瞧吧!我去了。” 老尼说话走去,脸上还有不快之色。这让妙常不敢说什么,但心里只望潘必正早早见着张于湖。 次日起床,潘必正、进安告别了老尼进城,一二十里,很快地就到了知府衙门。潘必正拿了自己名片前往拜见。 不多大一会儿,张于湖在签押房里传见。 ①签押房:名义上为官员参阅画行的地方。但事实上,签押房变为迎接一二知己朋友地方罢了。作者注。 潘必正把进安交与了此地茶房,自己就跟随了跟班,一直往签押房里来。 ①茶房、跟班:全是一种衙役名称。作者注。 张于湖在签押房望见,就迎接到签押房门口来,首先就道:“我听见说,贤弟赴临安考试去了,难得在此会面啊!” 潘必正向前鞠躬三揖,然后道:“小弟现寄居姑母庵中,听说贤兄驾临这府,喜出望外。因此特意来拜访。并为姑母庵中,得贤兄多多照顾,也特来道谢。” 张于湖笑道:“是我治下,我当然照顾。现在我衙内,多住上两天,我们多盘桓盘桓,为兄正有话向贤弟谈呢。” 分宾主坐下,谈些别后情形和各人游历经过,甚是款治。关于妙常的事,留待再谈。 张于湖吩咐打扫书房,留潘必正下榻。到了晚上,正是月到中旬,张于湖用过晚饭,请潘必正游园。潘必正想这是说话的时候,当然从命。先逛了一番花园,后到一片菊花所在,月亮照着正开的菊花,有百十棵,在绿叶顶上,像百十只飞鸟,下临嫩枝头,遥遥欲下之势。 潘必正道:“好,这花开着,正有月光来照。这是仁兄叫花匠随尊意照栽的吧?” 张于湖道:“是的。” 潘必正道:“小弟看花,想起一人来了。” 张于湖道:“想起何人?” 潘必正道:“小弟想起庵里的妙常来了。” 张于湖道:“哦?贤弟想起是她。那正是一朵不可摘取的名花。这种人幼年出家,真是可惜,贤弟何以想起她来。”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