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孔雀东南飞 | 上页 下页 |
一六 |
|
兰芝只是笑笑,关于婆家的事,她一点儿也没有提。文氏看见女儿回来,满心欢喜,先引到堂屋里坐,后又引到房间里坐。方氏问要茶要水,也是亲热非凡。兰芝看着母亲正要料理家事,心里想:“如果告诉母亲这些小事,会引得母亲心里不大好过,而且婆婆无非在小事上挑剔,自己还是忍耐一会儿吧。至于丈夫,小心谨慎,夫妇二人相处得很好,看了丈夫的面子,也就过去了。”因之说到婆婆家里琐事,兰芝总说“没有什么”。 次日上午,仲卿也来看丈母来了。兰芝对待丈夫,非常要好。文氏留着姑爷吃饭,吃过午饭,大家在吃饭间里闲坐。兰芝就把自己喝过开水的碗,斟碗开水给他喝。 仲卿接着碗道:“兰芝,你不喝吗?” 兰芝道:“我已经喝过了。喝了热水,你就上衙门里去吧,我妈这里,用不着你帮忙。”正好,有一根游丝飞往仲卿肩上,兰芝用两个手指轻轻给它钳住,将手一扬,口一吹风,将这游丝吹掉了。 仲卿道:“既然岳母不用我帮忙,我在旁看管东西,也是好的。还有,这里到小市港,还有十五里路,既然路不多,究竟和城里不同,我监督挑子,总是好的。” 兰芝道:“我们家这些人,难道不能管一点儿事吗?”把空碗取了过来,轻轻地放在桌上。 仲卿道:“哎哟,我怎敢这样想!不过说人多一点儿,照应好些。”他说着话,看见一块橘子皮,落在兰芝的脚前头,连忙弯腰,把橘子皮拾起,丢在屋子外面,接着便对岳母从从容容地道:“这橘子皮丢在地上,老人家踩到,会滑倒的。” 文氏也坐在上面棉墩上,便点头道:“是的。”一面心里就想:“他们夫妻两人,实在是和气,兰芝在婆婆家大约不会受气。” 仲卿道:“岳母住在城里,也便当一点儿,为什么又要搬呢?” 文氏道:“小市港本来是我们老家,搬到城里来住,也是近几年的事。再说小市港那里也很便利。出门有一条小街,大约日用东西都买得到。门外有一条大河,小船可以行走。还有,我们家叔叔伯伯,都住在那里。刘洪若是不在家中,多少有些照顾。另外我们可以种菜园,菜也有得吃。你替我想想,为什么不回老家呢?” 仲卿道:“原来是这个缘故,何以早没有想到呢?” 那刘洪这时由房间里出来,笑道:“依着妈妈早就要回去的,是我一再挽留,就拖到现在。后来我一想,回去就回去吧,好在进城只十五里路,来去也方便。” 仲卿起身让座,笑道:“哥哥进出官场,人家都以为哥哥做了官了。衙署在小市港街上,所以新居也迁到小市港街上,这就一迁两便。” 刘洪坐在仲卿上手,笑问道:“怎么叫两便?” 仲卿道:“这有什么不懂。官有官便,家有家便,搬到小市港,一家都便。” 刘洪哈哈大笑道:“老弟这番话,既然是笑谈,我可确有这番打算哩。” 兰芝道:“别说笑话。现在哥哥在当面,仲卿衙门有事,我叫他不必送了,哥哥觉得怎么样?” 刘洪道:“当然如此。” 仲卿道:“既然这样说了,我只好不送。三五日后,我再到小市港观看新居吧。” 刘洪笑道:“这是我家老房子,谈得上什么新居。不过三五日后,你要去接小妹,一定欢迎。” 于是全堂的人都笑起来。仲卿和大家谈了一阵话,和岳母、内兄告辞。兰芝亲自送到大门外,说了许久的话,方才回去。 到了搬家这天,正是天高日明。刘家搬运家具,雇有小船,趁着山河水急,天一亮,老早解缆东下。刘洪就坐这条船走。此外喊了一部车子,文氏、方氏、兰芝三人坐车,一个赶车的,拉着一匹马,驾上车子,四人共同东下。那个时候的马车,大概像北方驴车,两根木杠,拉着后面半截轿子。所以坐车的人,大家都盘膝而坐。 从庐江府府城朝北去,走上五六里路,便是皖山。这条山路车子是不能行的。朝南走,都是平原大野,就是有一点儿丘陵在小市港旁边,车子行走,也不碍事。 他们这一辆车子,出了南门,顺了大路走。只见沿路的庄稼,都已捆堆起来;那些一半树木、一半竹枝的村庄,都在烟囱里冒着青烟,十分好看。 平原十多里路,马车一会儿就走完了。这就上了大堤。由堤上一望,这些杂树,密密层层,有几十里长,简直看不到尽处。堤的下面,便是山河,极窄的地方,也有一里多宽;不窄的地方,三四里宽,也是常见的。河水极清,游鱼可见,而且小船可以往来。对河的杂树也是一样丛密。所以站在突出的地方,向两堤夹河一看,两岸是碧绿的丛林,底下是一片清水。 走过这些绿树的大堤,便走到一条百十来户的街上。这街名小市港,到如今,还是叫这个名字。文氏在车上就道:“女儿,这就是小市港啊!” 兰芝道:“我们家在哪里呢?” 文氏道:“进街口不远,有条人行路,左边一弯,便是我家了。” 车夫听了,照老太太的指示走去,不要多大一会儿,车子就到家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