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孔雀东南飞 | 上页 下页 |
二 |
|
▼第一章 是谁弹箜篌 三月的天气,正是不寒不热的时候。扬子江靠北,有个府城,叫作庐江府。这庐江府位于温带,凡是三月的时候,碧绿的梓树、柳树,都盖着嫩绿的天棚,把村庄完全遮起。而且桃树和其他同季节的树,开着红色的花,三株两株,在绿树旁边,正是红绿相衬,非常好看。加上一湾流水,上面加上板桥,或者一带丘陵,上面加上杂树,人如果站在平原上一望,真是图画一般。 庐江府城,就在这红绿颜色的当中。在如今说起来,原来这个府城,在现在庐江县城西一百二十里。到了汉末,又索性一移,就移到现在两面环山、两面平原的所在,就是现在潜山县城。县城南端,一座砖砌房屋,开了八字门楼,这就是姓刘的住所。 南方的房屋,不像北方,进门以后,一个斗大的天井,便是正屋。自然也有例外,天井略大一点儿,可以栽一两棵树。这便是大的房屋,分给几家住的。刘家天井稍微大一点儿,但是也没有树,只是鹅卵石地面,经过长期的阴雨天,长了满地的绿苔。 不过这屋子外面,风景很好。当门两棵大樟树,映着绿阴阴的。靠右是桑田,环绕半边屋子。左边是邻居,两家隔个院子,院子有几棵杂树。而杂树里面,便有两棵桃树。这个日子,正是红艳艳的。 这日正是太阳当顶,里边向左的房里,正把两扇窗户打开,有一位姑娘隔了窗户,看着两棵桃花出神。就在这时,听到一个妇人道:“兰芝,你怎么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了,在做什么呀?你是理一理箜篌的稿子吗?”这说话的是这屋子的主妇。她有一双儿女,儿子叫刘洪,女儿叫兰芝,她自己姓文氏。她说话时,走到房门边,上身穿淡黄色的夹衫,虽挨着门走,并没有沾一点儿灰尘在身上。 在屋里的少女,便是刘兰芝。这时就离开座凳,慢慢起身。她道:“我在屋子里看花呢。你瞧,这花多么好看。箜篌的调子,我很熟,稿子不用理了。” 文氏站在门边,对女儿看了一看,见她穿件绿罗衫,下穿织蝶裙,头上梳着盘云髻,也是干净非常。便想着,女儿这副停当样子,随便到哪里去,要和许多闺秀比上一比,也可以比得过啊!因道:“南门外桃花,开得正好,儿既爱看花,何不前去一游?” 兰芝道:“不去也罢。过路人多,反有些不便。” 文氏点点头道:“是,反而有些不便。这几天读《诗经》,读得多好,今日下午,教书的先生来了,儿又要念新书了吧?儿倒不可荒疏了。” 兰芝道:“是,不会荒疏的。” 文氏道:“儿现在还是读书呢,还是织绢呢?” 兰芝想了一想,因道:“还是织绢吧。前日妈妈吩咐织绢,便将新丝上了机子,织了两天,还不曾取下。儿今天要抽一点儿工夫,把绢取下才好。” 文氏道:“也是。你十三岁,娘告诉你上机子,你倒是很好,一教就会。十四岁啊,就教你裁剪衣服,也算裁剪得很好。你织绢虽然赶不上家里用,可是一年两年,你就要寻婆婆家,婆婆是好的呢,那倒罢了;不然,三天两天,就要儿交出绢来,恐怕儿交不出来啊!这时,在家里练练,也是好的。” 兰芝因母亲说到了婆家,不好答话,低头说“是”。 文氏看看兰芝,倒是和顺,进得门来,走近兰芝身边,轻轻将她肩膀抚摸几下,因道:“我走了,儿去织绢吧!”说毕,转身向堂屋里去。 兰芝自母亲去后,便把屋角边绢机上的挡灰的粗绢拿掉,就坐将下去,织起绢来。 刘家的规矩,请了孩子的母亲堂弟兄文西园做先生,每日下午,到刘家来坐上一个多时辰。兰芝的功课,就是前两天抄的。西园来了以后,就上书给她读。虽然说女子读书,自古都没有好的出路,但在汉朝的时候,自己抄书自己读,女的读书,就比后几个朝代多。文西园天天来教,见兰芝十分聪明,也十分欢喜。 这天下午,文西园来了以后,兰芝的绢已织完了,就到堂屋里拜见先生。西园正面落座,他座前摆了一个炕桌。他盘膝坐在炕桌里边,坐的是小小的丝棉墩子。兰芝坐在炕桌对过,也是盘膝而坐。 西园道:“今天不讲《诗经》,讲的是《论语》,你抄了没有?” 兰芝道:“抄了。”说时,把面前的书卷,像画一样展开。这正是古时候的书卷。 西园点点头。他也把自己带来的一卷书,摊在桌上,把《论语》第四章,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讲起,直到“吾何以观之哉”为止,直讲得太阳晒着东方墙下,方才完毕。讲完了问道:“书讲完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