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白蛇传 | 上页 下页 |
一六 |
|
船身大,平常的时候,遇不到风,划橹摇桨,要小十天才到。可是白素贞一上船,就遇到了顺风,一天便走了八九十里。船一停,风也就息了。 在船上的人,当时以为偶然如此,也并没有什么奇怪。可是到了次日,天色刚亮,白素贞起床,推开船篷,船上通亮,她就伸手对天上连指了几指。说也甚为奇怪,顺风旗子,便哗啦哗啦直响。 船上原来是没有床的,只是舱里边,把船板高悬两格,这就算是床,所以起床推窗子,都在一处。 许仙睡在床上,也早醒了。盖了一床薄被,只朦胧地假睡。等到白素贞起来,正是背对了他起身的,以为许仙并不知道,所以对天上指了两指,接着就是顺风旗响。许仙看见心想,怪呀,我妻会呼风唤雨吗?但当时也没有作声。 到了吃过午饭,大家爽谈。 许仙就道:“娘子,早上没有起床的时候,我看见你对天上指上几指,以后就顺风了,莫不是你会呼风唤雨吗?” 白素贞坐着,对天一望笑道:“我哪有那种能耐。没有没有,我指天上的星星呢。” 许仙听了,以为是自己多疑,也就算了。 可是有一层,这一路直到苏州,总是顺风。 一日来到苏州,船停在宫门外。许仙上岸,打听自己租的店铺,果然在观前街上。向那里一看,是一家大铺面。那两位老用人已经探听得老板要到,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药店里经营材料,可以说已经办齐。这两个用人,冯子厚、李本良,正在铺面里料理药材。看到老板来了,赶快迎接。 许仙看到店里齐备,自己暗下惊异。心想这些东西,要自己来办,起码也要半年,两位老伙计,却连店面瓶罐,大大小小,都已办齐。两位伙计,又带了老板参观药店里面,共是三进,两进作药栈,一进住家,也是处理得井井有条。记得白娘子同我说过,店铺事不用我操心,我只要大公无私,和伙计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行。当时,我疑心她的话,完全是宽我的心的。现在到店铺里观看一下,真是不用我操心,贤妻什么事都是内行,对人也极为善任,许仙你真是几生修得呀。 当时看了之后,十分欢喜,对冯、李二位,夸奖了一番。很欢喜地回到船上,告诉了白素贞。即刻把船上东西陆续搬进了店里。 许仙将房子第二进,作为住家的地方,这样,所住屋子,前后都照应得到。这屋,是五开间,前后开了窗户,内外透明。第一大间,当然是堂屋,左边一间屋子,作为住房。堂屋东西,就是杭州客厅所摆的。左边住房,进门便是梨花木的梳妆台。右手是紫檀木的两架多宝柜,随着大小木格,放了大小的古董。左手放了两架衣橱。在空当儿里,摆上两张梨花木椅子。上面是雕花床,外添两个瓷墩。梳妆台之下,也摆了四方杌子,还有洗脸架,设在梳妆台边。 小青站在门旁边道:“衣箱衣柜,都放进后头屋里,这当然是大家庭里的排场,可是有一项,小宝贝的小床,现在放在哪里?看一看,简直没有了地方呀。” 许仙道:“我们没有小宝贝啊!” 小青道:“迟早会有呵!” 白素贞笑道:“小青在取笑我们呵!” 小青道:“取笑?难道姐姐不要一个小宝贝吗?” 许仙只是傻笑,继续拾点东西。忽然想起一样事情,便道:“娘子,你还要施诊,适宜在什么地方?” 白素贞道:“我看前面一进,有旁屋三间,就在天井旁边,那里合适。至于不够的话,临时再想法子。” 许仙道:“施诊的话,是不要钱的,当然天天有人。但一连三间,都作为候诊室,这就要诊好几十人,这么些房子还嫌不够吗?” 白素贞道:“相公,你往后看吧。” 许仙知道娘子医道不错,只得答应“是”。 这家药店,取名仁爱堂。这也是白素贞的意思。她以为药店,并不是完全为营利挣钱的,真正意思,还在救人呵!对于她自己施诊,定的是每日上午,到吃午饭,都是随到随看。若是病人不止一个,就以到药店的先后为凭,散给木牌号码,凭号码入诊。还有病重的,医生可以提前就诊。若论向店中取药,也完全看病的情形,随便你给。遇到病家真穷,那就白送。 他们是七月初一开张,起先人家听到女郎中施诊,以为这里或者有什么缘故,还只两三个人来看。后来施诊将到一个多月,来看的人加多,在两三个月之内,那就诊的人就由两三个加到十来个,后来更由十来个加增到二三十个了。 他们这施诊室,是南房。第一、二间,是打通了的屋子,里面有长板凳、长桌子,还预备的有茶,这是候诊室。病人和护送的人,全在这里候着。第三间是诊室,有四仙桌子,靠桌子放了三把椅子,一把郎中先生坐的,一把是抄药方的座位,一把是病人的座位。郎中不用说是白素贞了,抄方子的人呢?有时候是许仙,有时候是小青。原来他们都是认得字的。 当有病的人,已增加到二三十位,还有增加的趋势。许仙便道:“娘子,每天早起,就出来施诊。一看就是二三十位。就是不太耗时候,一个病人,至少也要四五盏茶时。算算看,打发病人,娘子须多少时候?我看,施诊人数还须加以约制。”说话的时候,是晚饭之后,许仙坐在椅子上,向白素贞这样善意地劝阻。 白素贞也坐在瓷墩上,就笑道:“相公这话,就我个人来说,自然是正理。可是我们来想想看,这批候诊的人,都是出不起钱的人,来了病人不看,良心上过不去。” 许仙道:“娘子是番好意,自然来了都要看。可是这样增加,将来加上一百号,娘子也忙不过来吧?吃饭喝茶的工夫都没有,娘子怎样办?” 白素贞还没有答言,小青进来了。她道:“相公说的话,是在理上。就说抄方子吧,相公有事我办,我有事相公办,有时候也觉很忙。加以约制,这倒是不可少的。” 白素贞听了都这样说,加以约制,倒也是可以的。于是想了一想,规定每天以二十五号为限,多了就退到次日。由许仙写了字条,贴在门口。 这样一来,候诊的人,天天就到二十五号为止。挂号的人,先自头天挂起,后来前两日挂起。白素贞虽然过意不去,但为精力所限,也没有法子。 这样施诊救活的人,不可数计。而最著名的,就有以下的几位:一位是汪婆婆,三个儿子,都是卖力气的人。她患风湿病,已经走不得路,眼睛还瞧不见路。白素贞把她的风湿治好了,眼睛复原。一位是章公公,六十几岁老头子,患了老脾寒,还带痾痢。白素贞几剂药就把他治好了。一位是孙玉虎,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患的伤寒,烧得人迷迷糊糊,眼看就要不行,也是一治就治好了。一位吴家大嫂,害乳疮,非常厉害,乳头出脓,连饮食都不能进。白素贞让她住在店堂后面,治了几天就好了。 这样的病,除非真治不好,她才劝病家,另找高明。其余总是手到病除,而且好得非常快。是那吴家大嫂向治好了病的人一说:“白娘娘真是大贤德的人,不但病是白瞧,甚至药都不要钱,我们总该凑两个钱,做一块匾向她医室一挂,表表一辈子不忘记她的情谊吧!” 这些人一听,都说“好”。吴大嫂一邀,就有五十人。于是就做了一块匾,上写“女界华佗”。上款小字,写着: 仁爱堂女店东白素贞女史,吾人名之为白娘娘,施诊施药,吾人均告痊好。尚有店东许仙先生,娘闺友小青女史,亦同施惠。书此永志不忘。 下款就列着五十人的姓名。一日下午,五十人抬着这块匾,还有锣鼓,送到仁爱堂来。白素贞自然高兴,就是许仙、小青也觉得没有白忙。于是将五十人挽留在店,茶点招待。大家都吃得尽欢而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