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曾卓 > 诗人的两翼 | 上页 下页
诗与说理


  梁宗岱先生在《诗与真》集中《说“逝者如斯夫”》一文里,举了两句话来作为诗与说理的不同的例子。

  一句话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来多士的:“我们不能在同一的河流入浴两次。”

  两句话都谈到了川流不息,同时也都表达了宇宙在不息的运动这一道理。

  梁宗岱先生认为后一句话是赫拉克来多士用河流的榜样来说明他的宇宙观的,是辩证的,间接的,所以无论怎样精辟,终究是散文。孔子的话却同时直接抓住了特殊现象和普遍原理的本体,是川流也是宇宙不息的动,所以便觉得诗意葱笼了。接着,梁先生解说了这句话所以达到这样效果的原因:“就是由于它底表现方法暗合了现代诗之所谓‘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底巧妙的配合。‘川流’原是一个具体的现象,用形容它底‘逝者’二字表现出来,于是一切流逝的、运动的事物都被包括在内,它底涵义便扩大了,普遍化了;‘永久’原是一个抽象的观念,用‘不舍’这个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和‘昼’‘夜’两个意象鲜明的名词衬托出来,那滔滔不息的景象便很亲切地活现在眼前了。”

  这实在解释得好。我们还可以引别林斯基的一段话来参照:“诗歌不能容忍无形体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体的水晶一样。”

  但是,古希腊哲人的那一句话,事实上也是形象的。不过,他只是通过形象来说明一个道理。而孔子的那一句话,除了形象以外,还带着感叹,是充满了感性的语言。所以赫氏的话只能给人以启迪,孔子的话则能与读者产生感情的交流。

  议论也未必不可入诗。宋诗多议论,从总体来看,是其缺点,但从个别来看,也有一些虽发议论而仍有艺术价值的诗。

  中外诗中,这样的例子都不少。重要的是“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匆近伧父面目耳。”虽是议论而又饱含着感情,也可以是好诗。

  当然,在诗中还是应避开直白的议论为好。从目前的诗坛状况看,表现“光秃秃的抽象概念”的诗并不多。不少诗人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的,其中不乏合乎“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的要求的作品。但是,却还是缺乏一种艺术的感染力。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那是由于作者过分着重技巧上的追求,内涵的感情稀簿。而诗的生命,首先还是真情实感。

  形式的探索,技巧的探索,永远是必要的,但是,那必须以真情实感为基础,必须是为了表现真情实感而不是舍本求末。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