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曾卓 > 诗人的两翼 | 上页 下页 |
从果园世界到儿童世界(2) |
|
傅天琳在两本诗集中展现了两个世界:果园世界和儿童世界。从《绿色的音符》这本诗集中,大致可以看出她的成长的过程。无论使她曾经付出过怎样的代价,是那十九年的果园生活熔冶了她,孕育了她的诗,虽然她当时大概不会梦想到会成为一个诗人。她起步时,显然在各方面的素养都还不足。她只是在激动的心情中,想通过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情。这样,她也就自然地接近了诗的大道。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没有了诗的土壤和诗的对象。但是,只是用分行的语言(即使看来是美丽的语言)来罗列或陈述一些生活现象(即使那是很有意义的生活现象),那还不是诗。我们不仅要看诗人歌唱了什么,而且要看他是不是带着真实的感情和带着怎样的真实的感情来歌唱的。主观和客观相溶合这一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在诗里面是表现得最明显。傅天琳在谈到她写果园的诗时,她说:我的歌“滴着我的爱。我的爱坚定而执着。”“那叶脉中流着我的血,那花瓣上燃着我的火,那果实内装着我的心。呵,我是果林,果林是我。”(《我是果林一条河》)而她写的有关儿童的那些诗,是为一种深沉的真挚爱心浸润着,诗的晶莹中闪着她的慈爱和喜悦的泪光。正是由于对于生活的爱,对于儿童的爱,使她能够敏感地在一些看来是平凡的现象中捕捉到诗;正是通过她的真挚的切切的情怀,使她歌唱的题材能达到诗的意境(那也正是一种创造),能够在读者的心中引起相应的共鸣。 比较一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与世界之间》比《绿色的音符》更成熟一些,那原因就在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更成熟一些。 《绿色的音符》中的诗,一般地说,有如一泓山泉,闪着亮光,但显得清浅。她的思想感情质朴、单纯,而缺乏深度。在《孩子与世界之间》的那些诗中,她的思想就要深沉得多,在感情上也不是那样浅露,而是达到了一种凝结着真挚母爱的宁静。在这些诗中,也不再有那种哀伤和痛苦,而是充满了喜悦和希望,即使其中也流露出某种辛酸,也闪射着爱的光辉,这不仅是因为她已从一个少女成长为一个母亲,更主要的,是一个新的时代给予了她一种新的精神境界。 在表现能力上,她也跨出了一大步。从一开始,她的诗的语言就是平实的,接近于口语的。而在《孩子与世界之间》,她的语言就显得更为精炼、纯净,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朴素的美。她也更懂得诗的分寸和含蓄,善于通过平易的语言、平凡的场景,表达出细腻的深挚的感情,其中往往还孕育着生活的哲理,如我们前面所引用过的《毛衣》和《梦话》。我们还可以看出,她是在探索和追求怎样用语言上的回旋和变化,来更好地表现感情的激荡,《梦话》在这方面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野花》中的几段来看一看:是谁家的孩子 在撒满野花的山坡上酣睡了用中音唱歌的是她的妈妈妈妈妈妈在摇她的女儿 她的女儿是山野是山野最娇的花妈妈采野花打扮女儿的梦境啊,野花野花把它采回家采回家这里面有些重复的词句,似乎不合于诗所要求的精炼,但是为了表现诗人蕴藉、缠绵的情怀那却是必要的。 我们是比较了她的两本诗集而肯定她的进步的。虽然她的诗也的确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在新出的一批诗人中是值得注意的,但她究竟在诗的长途上起步不久,她还在发展、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她最好的一些诗来说,也还显得并不十分成熟,对生活的理解和艺术的表现能力都还不够。尤其是,这两本诗集所歌唱的都是她所异常熟悉、有着深刻感受的世界。她当然不能够永远停留在那单纯的世界中。她必须扩大她的视野,望向更宽阔的世界、更丰富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她是一个再起步。如何保持自己过去诗中的一些优点,同时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生活中去受到新的锻炼,提高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唱出更新的歌,对于她是一个新的而且多少是带着考验性的课题。 我们带着诚挚的心期待着。我们正视着她前进的脚步。 珍重!珍重!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