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曾卓 > 七星剑 | 上页 下页 |
怀旧书店 |
|
日前重读了朱自清先生的《伦敦杂记》,其中有一篇谈到他在伦敦逛旧书店的情况,令我颇为神往,因为我已多年没有领略过逛旧书店的那种乐趣了。 逛旧书店的习惯是从进初中以后就养成的。当时已喜爱文艺书籍,而零用钱很少,新书一般都买不起,就把目标转向了旧书店。抗战以前,汉口的保华街附近和武昌的长街都有好几家,当时我很少过武昌,就只在汉口的几家旧书店逛逛,往往可以用便宜得多的价格买到新出不久的书,也可以淘到一些别的好书。抗战时期,在重庆,两路口和米亭子是旧书店较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常去的。后来到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逛旧书店是我的日程之一。 解放初期,汉口胜利街有几家旧书店,就在我服务的机关附近,上下班路过时,常去看看,和其中一位胖胖的姓张的老板混熟了,有价值一点的旧书和杂志,他都要为我留着。抗战前出版的整套的《文学》、《译文》,我就是在那里买到的。那一套《文学》,我转让给了《长江日报》资料室,现在想必还保存着。当时街上的书摊也多,书都摆在地上,也常有一些值得一看的书,而且很多线装书。一部日本精印的共10册《史记会注考证》我就是在地摊上买到的,价格十分便宜。但地摊的主人还是有钱可赚,因为他原是论斤称来的。这样积累下来,我也有几千册书了。 1959年,北京的旧书店来人到武汉收书,不知怎么打听到我有一点藏书而找上门来。但他看后不免失望,我实在没有什么珍本。他花了两三百元就收购了我一大批书去。我当时因经济拮据而不得不出手。事后颇为惋惜,到“文革”抄四旧时,我又反而庆幸这样的处理了。“文革”期间,旧书店当然不存在了。前几年,交通路又开了一家旧书店,是国营,店堂不小,但书籍的品种不多,而且大都是滞销书。积习难改,我也去逛过几次,往往空手而归。由于顾客零落,后来终于停业了。现在武汉已没有了旧书店,只是在僻静的街头出现几个地摊,大都卖的是言情、武侠小说之类,贫乏之至。 逛旧书店的乐趣在于“逛”本身。一般是并无目的而去,随便翻翻也是一种享受,无意发现了一本喜爱的书,一本渴望已久而在新书店买不到的书,其乐如何?这就要求品种多,也要求经营者的眼光和魄力。通过旧书店,读者可以互通有无,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开拓文化领域的一种手段。就我所知,有的朋友因住处狭窄,而藏书过多,无处可放,想处理一部分而无处可卖,作为废纸论斤卖掉又太可惜了。所以,无论是为买书还是卖书,都很需要旧书店的设置。 依照目前文化市场的情况看,这未免是一种奢望吧?不过,这难道真的只是奢望吗?!那就让我在这里说出我的怀念,一种怅惘的怀念。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