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谢觉哉 > 谢觉哉日记 | 上页 下页 |
一九四三年四月(1) |
|
四月二日晴 上午散步约三里。 有一人一生行善,死后,阎王问他来生要富抑要贵?他答:“皆不要,但愿妻贤子孝,又愿得山青水秀之地而居之。”阎王摇手曰:“此上界神仙清净之福,不可不可!” 看随园诗话并抄(略——编者注)。 “学者之病最忌自高与自狭。自高者如峭壁巍然,时雨过之,须臾溜散,不能分润。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善学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州水而不满。无他,善为之下而已矣。”(《方正学文》) 四月三日晴 晨起林老以诗见赠。 寿谢老六十 不分农历与新历,花甲欣逢属四三(1)。 羞称作家多持笔,是真寿者最宜男。 看花眼似隔层雾,止水心如老一龛。 我欲问公何能尔,四三决定已深谙。 伯渠 卅二年四月三日 午前散步马饲川口,察看建休养所地址,有黑格篮树,干曲枝多,其根皮可作染料——黄色。树上有藤依附,名木老老滑。 夜次韵答林老见赠之作 屈指齿增长,如眉月又三。 萍飘天与地,彩舞女和男。 仁义为安宅,玄黄有定龛。 老怀同努力,世味已深谙。 四月四日晴儿童节 自寿偶成 何以慰余年?香山借一联:“莫道桑榆晚,红霞正满天。” 游李家渠,离川口十里,新开集市,有四十多家小商。商人多绥、米人。商会长备中餐。回途至县府李科长家,颇殷实。本曹姓,曹老儿死有媳,招李为夫,李南区人,先妻有子均携至其家。曹老六十七,尚能劳动。经朱家沟炭窑处归。 四月六日昨夜下雪深寸许下午雪停 致国仁: 昨天清明,去看凌波没有?坟堆上想有了草了!没有找百姓问这里的清明习惯,只听说“过节,要玩一天,吃点东西。”这里革命经历了十多年,青年人也许忘记了。我想,祭扫总是重要的,人尽管革命!总免不了“生——老——病——死”这自然秩序。至是否“苦”?那因人而异,佛家逃避现实,把安慰放在离开身子的虚空;革命者改造现实,把安慰放在社会永久幸福的创造,个人和社会融在一起,“苦”不应有也不会有。 插一挂纸钱叫“挂”,用锄把四周修一下叫“扫”——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血杜鹃——惜这里没有映山红,帮助我们的悲感。 小时父亲带我:除夕和上元往祖坟“送亮”(点香烛烧纸),清明祭坟。意思就是教小孩子熟知祖坟所在,一代传一代,不要忘记。可惜,我二十以后,离乡日子多,没有这样去带儿子,恐谢放他们已不甚清楚,更不要说定定、飘飘们了。 “庐墓”二字相连的,墓如离庐太远,挂扫不免荒疏。我里岳家喜风水,把坟都埋得远远的,我当时想:富贵未可必,坟都会失掉(失掉坟是以前做子孙的一件大事),现想,坟失掉有啥要紧? 为着不占地又还留点纪念,最好火葬,用瓦器盛了,放在一定地方。 李太白推尊崔颢。崔《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见了题云:“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写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白旋到南京,《题凤凰台》学崔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清太平降将陈国瑞有联:黄鹤飞来复飞去,白云可杀不可留。 春雪 昨日清明今日雪,今日寒来昨日热;宿鸟啁啁冻不飞,柳枝盈盈压欲折。老农伫立忧喜并(读平声):待晴种糜谷,雪融入土如膏浓;雪里寻麦苗,嫩芽不敌寒威侵。老农问天天不语,天公不解农民苦。待将科学胜自然,大家吃饭不靠天。 四月七日晴风 早晨县府备席饯送,本拟今日回去,因雪未化止。 看《水浒传》里有些诗,值得新诗家模仿。俟觅得全书抄下。现记数首于下: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起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五台山卖酒汉子唱——民间的历史歌) “你在东来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我无妻时犹自可,你无夫时好孤凄。”(飞天药义道人唱——猥亵的情歌)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太山东。”(林冲题壁诗——武人而沾了点文士气的诗) “老爷生长在江边,不爱交游只爱钱。昨夜灵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混江龙李俊唱的——强盗本色的歌) 再答林老诗 毫气未能吞八九,事业可言无二三。 六句人道花周甲,三索妻犹艮得男。 破晓已非据乱世,论诗何必绝尘龛。 老而求学如炳烛,过去将来仔细谙。 诗中“绝尘龛”指万县太白读书处有绝尘龛。 四月八日晴 上午外出看麦,冻死的不多。据农民说:背地麦会冻死(背地种的很少),阳地的不会,长了几寸深的也不会。又说下了肥的,地热不会死。 今日县府设席饯送——菜很多。 边府未来车接。正人同志信,要我们多休养一时期。 四月九日晴有风 李白鹦鹉洲诗也是学崔颢的:“鹦鹉未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步地:还有地主将收回土地改作大批的步地(步地是二年中空一年种一年)。步地不要施肥,又省工,收获量也好。如此使一大部分佃户找不到地种。——镇原四月六日报。 朱元璋的诗,也可以使新诗作者注意。咏接树诗:“老干将他砍去烧,从新接起旧枝条。虽然未历风霜苦,自是先沾雨露饶。四五锹泥牢护足,二三皮篾紧缠腰。东风看顾归来后,吩咐孩童莫去摇。”咏菊云:“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就黄金甲。”(还有一些,过去念过,现不记了。) 四月十日风沙 上午十时,侣林、高自川口回边府。 必武同志见赠寿诗(六月十八日接到) 曾读林公贺寿词,我来补祝又嫌迟。 传家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枝。 屡有文章惊海内,从无渣滓扰襟期。 流年算已周花甲,好学深思老不疲。 四月十一日晴 参加八路军大礼堂会。 四月十二日晴 参加政务会议。 四月十三日晴 参加学委会。 四月十五日晴 要语摘录:……阐明我党政策,要求团结是拉……着重批评党外人士是打,但打中有拉……达到进一步的团结。敢于说真话,敢于把话说穿,……表面上拉拉扯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表示诚心合作,必要时予以适当批评。地主士绅的意见看是个人问题,实质是代表阶级。……所以要全面看问题,使他们认识全面。……不强词夺理,不无原则解释,不失党的立场。要有大胆的自我批评精神,才能提高党的威信,……诚恳地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党外人士看法的不正确,发生了良好的结果。 我们越大方,人家越拥护,越小气,人家越脱离。基本群众的代表太少,没有培养群众领袖,自下而上反映群众的意见并不很多。 我们党员还不习惯与党外人士接近。“想和共产党合作但不知如何合作。”从政治上个人关系上交朋友。应集中力量培养基本群众领袖,成为抗日民主政权的骨干。从区村培养起,逐渐成为较大范围的群众领袖,必须在群众运动中培养才有可能。从思想上政治上教育群众中的领袖转变他们旧的观念——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统一战线政权非有广大群众的基础不能巩固。要有基本群众作依靠,地主、士绅才能更和我们合作,以至于依靠我们,才能真正贯彻我们的政策。 半世尘踪如梦幻,一身云影太模糊。只求借得湛庐剑,划破胸中看有无。(朱婴诗)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