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闻一多 > 诗与批评 | 上页 下页
《冬夜》评论(3)


  三

  我们若再将《冬夜》底音节分析下去,还可发现些更为《冬夜》之累的更抽象更琐碎的特质,他们依然是跟着词曲底音节一块走的些质素。

  破碎是他的一个明显的特质,零零碎碎杂杂拉拉,像裂了缝的破衣裳,又像脱了榫的烂器具,——看啊!——

  “一所村庄我们远远望到了。
  ‘我很认得!
  那小河,那些店铺,
  我实在认得!
  ‘什么名儿呢?’
  ‘我知道呢!’
  ‘既叫不出如何认得?’
  ‘也不妨认得,
  认得了却依然叫不出。’
  ‘你不怕人家笑话你?’
  ‘笑什么!要笑便笑你!’
  走着,笑着。
  我们已到了!”

  再看——

  “仔细的瞅去,再想去,
  可瞅够了?可想够了?
  可来了吗……什么?
  想想!……又什么?

  《冬夜》里多半的作品,不独意思散漫,造句破碎,而且标点也用的过度的多;所以结果便越加现着像——

  “零零落落的各三两堆,
  ……
  碎瓦片,小石头,
  都精赤的露着。

  标点当然是新文学底一个新工具——很宝贵的工具。但是小孩子从来没使过刀子,忽然给了他一把,裁纸也是他,削水果也是他,雕桌面也是他,砍了指头也是他。可怜没有一种工具不被滥用的,更没有一种锐利的工具不被滥用以致招祸的!《冬夜》里用标点用得好的作品固有,但是这几处竟是小孩子拿着刀子砍指头了——

  “一切啊,……
  牲口,车子,——走。”

  同

  “一阵麻雀子(?)惊起了。”
  “你!
  你!!……”

  同

  “‘我忍不得了,
  实在眷恋那人世底花。’
  ……
  ‘然则——你去吧!’”

  我总觉得一个作者若常靠标点去表示他的情感或概念,他定缺少一点力量——“笔力”。当然在上面最末的两个例里,作者用双惊叹号(!!)同删节号(……)所要表现的意义是比寻常的有些不同。在别的地方,哭就说哭,笑就说笑,痛苦激昂就说痛苦激昂;但在这里的,似乎是一种逸于感觉底疆域之外的——

  "Thoughts hardly to be packed.
  Into a narrow act.
  Fancies that broke through language and escaped."

  在一个艺术幼稚的作家,遇着这种境地,当然迫于不得已就玩一点滑头用几个符号去混过他,但是一个“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底健将,偏认这些险隘的关头为摆弄他的神技最快意的地方。因为艺术,诚如白尔(Clive Bell)所云,是“一个观念底整体的实现,一个问题的全部的解决。”艺术家喜给自己难题作,如同数学家解决数学的问题,都是同自己为难以取乐。这种嗜好起源于他幼时的一种自虐本能(masochisticinstinct,见莫德尔‘Mordell’,底《文学中爱的动机》)。在诗底艺术,我们所用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是文字,好像在绘画中是油彩和帆布,在音乐是某种乐器一般。当然,在艺术的本体同他的现象——艺术品底中间,还有很深的永难填满的一个坑谷,换言之,任何种艺术的工具最多不过能表现艺术家当时底美感三昧(aesthetic ecstasy)之一半。这样看来,工具实是有碍于全体的艺术之物;正同肉体有碍于灵魂,因为灵魂是绝对地依赖着肉体,以为表现其自身底唯一的方便。

  “无端的被着这囚笼,
  闷损了心头的快乐,——
  哇的一声要吐出来了,
  终于脱不了皮肉的枷锁!”

  但是艺术的工具又同肉体一样,是个必须的祸孽;所以话又说回来了,若是没有他,艺术还无处寄托呢!

  "Spite of this flesh today.
  I strove, made head, gained ground upon the whole."

  文字之于诗也正是这样,诗人应该感谢文字,因为文字作了他的“用力的焦点”,他的职务(也是他的权利)是依然用白尔的话“征服一种工具的困难”,——这种工具就是文学。所以真正的诗家正如韩信囊沙背水,邓艾缒兵入蜀,偏要从险处见奇。下面是克慈(Keats)

  "Obstinate, Silence came heavily again,
  Feeling about for its old Couch of Space,
  And airy Cradle."

  在这个场合,给《冬夜》底作者恐怕又是一行“……”就完了。临阵脱逃的怯懦者哟!

  另一特质是啰唆。本是个很简单的意思,要反覆地尽耍半天;故作风态,反得拙笨,强求深蕴,实露浅俗。——这都由于“言之无物”,所以成为貌实神虚。《哭声》第二节正是这样;但因篇幅太长,不便征引。现在引几个短的——

  “不信他,还信什么?
  信了他,我还浮游着;
  信他又为什么?”

  “这关着些什么?
  且正远着呢!
  是的,原不关些什么!”

  “……
  错是错了,
  不解只是不解了!
  不解所以错了,
  不解就是错了;
  这或然是啊。
  我错了!
  我将终于不解了!

  还有一首《愿你》同《尝试集》里的《应该》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不过徒弟比师父还要变本加厉罢了。——

  “愿你不再爱我,
  愿你学着自爱吧。
  自爱方是爱我了,
  自爱更胜于爱我了!
  我愿去躲着你
  碎了我底心,
  但却不愿意你心为我碎啊!
  好不宽恕的我,
  你能宽恕我吗?
  我可以请求你底宽恕吗?
  你心里如有我,
  你心里如有我心里的你;
  不应把我怎样待你的心待我,
  应把我愿意你怎样待我的心去待我。”

  作者或许以这堆“俏皮话”很能表现情人的衷曲;其实是东施效颦一样,扭腰瘪嘴地故作媚妩,只是令人作呕罢了!新诗的先锋者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又有一个特质是重复。这也可说是从啰唆旁出的一种毛病,他在《冬夜》里是再普遍没有了。篇幅只许我稍举一两个例——

  “虽怪可思的,也怪可爱的;
  但在哪里呢?
  但在哪里呢?”

  “这算什么,成个什么呢!
  唉!以前的,以前的幻梦,
  都该抛弃,都该抛弃。”

  这是句的重复,还有字的重复,更多极了。什么“来来往往”,“迷迷蒙蒙”,“慢慢慢慢的”,“远远远远地”,——这类的字样散满全集。还有这样一类的句子,——

  “看丝丝缕缕层层叠叠浪纹如织,”

  “推推挤挤往往行行,越去越远。”

  “唠唠叨叨,颠颠倒倒的咭噜着。”

  “随随便便歪歪斜斜积着,铺着,岂不更好!”

  叠句叠字法一经滥用到这样,他的结果是单调。

  关于《冬夜》的音节,我已经讲得很多了,太多了。诗的真精神其实不在音节上。音节究属外在的质素,外在的质素是具质成形的,所以有分析,比量的余地,偏是可以分析比量的东西,是最不值得分析比量的。幻想,情感——诗的其余的两个更重要的质素——最有分析比量的价值的两部分,倒不容分析比量了;因为他们是不可思议同佛法一般的。最多我们只可定夺他底成分底有无,最多许可揣测他的度量的多少;其余的便很难像前面论音节论的那样详殚了。但是可惜得很,正因他们这样的玄秘性,他们遂被一般徒具肉眼——或竟是瞎眼的诗人——诗的罪人——所忽视,他们偿了玄秘性的代价。不幸的诗神啊!他们争道替你解放,“把从前一切束缚‘你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打破;”谁知在打破枷锁镣铐时,他们竟连你的灵魂也一齐打破了呢!不论有意无意,他们总是罪大恶极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