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王统照 > 批评的精神 | 上页 下页
批评中国文学的方法(3)


  总之,判断的意义,是在复杂混淆的事实中,求得出较为清晰的目标。于石玉相乱的堆中,检出有价值的琼琚。是要用清晰的观察,比较的手段,于深微处求得其意义,加以自己表现的判论。这个方法,我以为用着去批评旧文学,分外相宜。

  三 解释的批评

  当然有人说我这段文字过于浪漫,抛弃本题,且过于附会了。但我是信任在一切事物上的,必须要求批评者,我不能不叙明这个意见,在此开始的一段之中。

  归纳方法,是判断方法的基础;而判断方法,是归纳方法的延展。

  归纳方法,只是个方法的名词,至于如何因利乘便去应用它,那也不是有一定方式的,但总不能离开总合作品的事实,分析作品的思想,考察作家的个性,与作品对于时代的影响等数种之外。因为先有此等根本的统同的观念,贮在对于一种作品的概念之内,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去分析,评断。例如要去批评杜甫的诗,则须要将下列的条件,先要合拢过来。

  (一)当知天宝开元是什么时代。
  (二)在这时代以前的唐朝诗人的成就如何?
  (三)杜甫的家世,与其性格。
  (四)杜甫的经历,与其境遇。
  (五)当时兵祸的状况,与四川、陕西的情形。
  (六)杜甫的诗,是何种风格?他终身所作的诗,有几等的改变?
  (七)他诗中的情感表现,以哪方面为最重?
  (八)他的诗,在当时影响如何?
  (九)他与他的同时诸有名诗人的比较。
  (十)杜甫的诗,在中国中世的诗坛上的位置。

  这些观念,或者尚有其他的观念,都须从各方面搜集来,加以详悉的思考与研究,用精密的归纳方法,由异点中得出同点来,由许多事实中,得出一种概论。这样研究,方能求得一个更丰富更详确的了解。对于他的著作,也必如此的研究之后下的批评,方不致流于空疏、迂阔与误谬。

  二 判断的批评

  将来在我们去作批评旧文学的途径中,用以去斩辟荆棘,割断葛藤,求出坦坦荡荡的大道,我以为非有判断的精神不可。我自然愿意尊重个人的主见,但也不敢赞同过于自由而毫没有科学精神之主观的批评,再将旧文学的批评之途来阻塞住。我们希望有精析,分解,分别善恶,比较适否的批评出现。而不愿意再有过于任一己妄测而臆断的批评出现。

  在现代精神之中,而去批评旧文学,我认为最需要的三种方法,是

  归纳的批评;
  判断的批评;
  解释的批评。

  因为用归纳方法,方可将不同的境地,不同的事实,复杂的情感,细微的艺术等,合在一起,加以断论。不然便免不掉没有细密的批评,而其论断,也多近荒疏了。中国批评的文字,可以举例来证实我这段话的很多,此处不必多举,但就《石头记》说,这部书在中国小说界中,总可以当得起一部杰作的名字,而无愧色。一般人多是熟读如胸,而且批评的人,也比其他小说为多,我们想以这部极有兴味而包含有哲学思想的书,在多少人的批评之中,总该找得出好一点的批评来。丢开那些研究红学,专门疑似影射者不论外,看看旧日所有的批评,除了含糊与几句不关痛痒的话,其余的全是不知用一点的归纳方法。如很通行的旧本,那位王雪香先生,总算对于这部书的兴味,是很浓厚的,然而看看他对于全书的总评,以及每回后的小评,实在可笑得很。

  附会与妄断之处,那还是小节,即如总评的第一段,由“此书开场演说,笼起全部大纲,以下逐段出题,至游幻起一波,……”到“故借东府演戏一点煞住,归入本文,……”由“至受笞起一大波,文气一歇,以后就景生情。……”至“且叙且结,应前感局,唤醒痴庸,重游幻境,则涓涓归源,文章已归返魂。”等等的话,我们且不论《石头记》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王雪香这等批评,其理想的平庸,也不足论,但所以有这样批评出自一位对于此书很有兴味人的见解,其最大原因,就是不知用归纳方法精密分析的缘故。

  因为在现时去整理旧文学,不能只知向旧日纸堆中考究的人,所能作得来,时代精神的应用,文学观念明了的,都不可缺乏的。他们去作诂,释,笺,注的功夫,诚然不可一笔抹倒,而这只是整理旧文学的一部分,不能以为仅仅有此,即可告成功。而且整理的工作,繁重而纷扰,我们这时回看以前努力的旧文人用的一部分整理的工夫,也实在不容易,况且在今日而欲对于旧文学加以总括的整理功夫,绝对不是掉以轻意所能成功的。

  向来归纳方法,是批评文学的所有法子中的一种基本的。我们也知道哲学上有这个同一的法则。归纳的含义,是集合而有比较的意味,是将种种不同的印象合为一起,加以适当的说明与表现的意思。一种文学的著作,绝对不是单调的,其中所包含的有内在的精神,有外来的影响,有形式上的艺术,有骨子内的情感,有时代思潮的浸渍,有理想世界的幻化,所谓文学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iterature绝对不是简单可以叙明的。文学是一切事物思想的反射镜,将万有的印象,映入其中,而用种种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是文学的一种原始的本质。无论古今,一律如此,不过有精粗与深浅程度上的差异,若没有这等原质在内,那便不成其文学。

  再则如中国旧书的分类,极为混淆,有的可以称为完美的文学著作,而归入经传;有的极好的小说,而列入杂书。再则历史书中,地理学中,及零星著作之内,尽多有文学价值与有文学趣味的作品,若加以归类分界的功夫,那是归于整理一步的入手方法,但在现在的时代整理的功夫,尚不是一时能作得完善,批评上当然要注意,这等地方,判断方法的应用,是更为宽广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