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作家 > 王若飞 | 上页 下页
王若飞简介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出生于贵州安顺,原名运生,号继仁。【一说字继仁。可能是“小名”运生,“大号”继仁。大号即学名,或成年以后的敬称。】

  青年时代,王若飞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王若飞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1922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并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

  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1896年10月出生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一个封建家庭,家住中华北路173号。1903年迁居贵阳。

  1904年2月,被二舅父黄齐生接至贵阳。入贵阳达德学校学习(现为贵阳达德书院旧址,位于贵阳市商业中心大十字南侧)。他从《木兰辞》中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缰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

  1911年11月,响应辛亥革命号召,参加贵阳学生队稽查城防。

  1912年在群民书店任店员。

  1915年,随大舅黄干夫到铜仁矿务局任文书兼会计。在二舅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17年,在黄齐生的带领下留学日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毅然回国。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6月,同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秋,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一起,由阮爱国(即越南领袖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

  1923年,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3月回国。不久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若飞在中原地区大力发展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原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贡献。

  1926年,调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并参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国共产党五大后,王若飞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长和宣传部长。

  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国农民协会驻农民国际代表,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回国就任西北特委特派员,参与了领导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晋、绥、新等地农民斗争,开展土地革命。

  1931年11月21日,在包头泰安客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1937年5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营救下,结束了5年零7个月的牢狱生活。8月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1938年,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0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等职。期间,王若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政治、军事文章,参与研讨和制定了许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指示。

  1944年5月,作为林伯渠的助手赴西安、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协助董必武主持中共南方局的工作。11月起,任中共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抗战胜利后,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

  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王若飞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同博古、叶挺、邓发和黄齐生等,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因天气原因,飞机中途迷失方向,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时年50岁。

王若飞

↑王若飞

王若飞

↑年轻时候的王若飞

王若飞

↑王若飞一家三口

王若飞

↑1944年在重庆红岩村
左起:钱之光、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

王若飞

1945年8月,王若飞(右一)随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