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陶铸 > 陶铸文集 | 上页 下页 |
办好省报的“农民版” |
|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是经济建设,一方面是思想建设。这两方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缺少一个方面,就不能前进。什么叫做“落后”?工农业不发达,没有物质基础,当然是落后。但是,没有社会主义思想,没有革命的进取精神,对社会主义的新事物不习惯,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等旧的东西还留恋,那更是最根本、最可怕的落后。我们全党全民的思想水平是高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继续提高全党全民的社会主义觉悟,继续改造落后思想的任务已经不存在了。不对,这方面的任务仍很重大。改变这种落后的最主要办法,是最广泛、最经常地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毛主席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现在我们越来越领会到这句话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我们的农业还很落后,必须很快赶上去。不然,工业上不去,国防建设也受影响。但是要农业很快赶上去,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高度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使广大农民懂得搞好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要做好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报纸的作用是很大的。现在各省的省报还不能直接担负起这个任务,因为省报的发行份数有限,很多生产大队、生产队看不到报纸;即使看到了,由于它的内容不适合农民(包括基层干部),他们也看不懂或不愿看。为了更好地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了使农民及时地、正确地理解党的政策,出版一张直接联系农民,为农民所爱看的报纸,是迫切需要的。为此,中南地区各省(区)的省报一致决定出版“农民版”,刊期有的为周双刊,有的为五日刊,每期篇幅都是四开四版。这样做很好,我很赞成。 “农民版”的方针怎样?是“小报小办”?或是“大报小办”?这些提法我看都不对。它应该是一张真正的农民报纸。对象是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广大的农民群众。这就是办“农民版”的方针。所谓真正的农民报纸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思想情绪(当然是正当的和先进的),讲农民真正要讲的话,帮助农民正确地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字上要农民读得懂,听得懂。这就要求要精干一点,字数不要多,版面不要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的报纸,只要群众爱看,就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大家如果同意,就把它作为方针定下来。 要办好一张农民报,对我们来说,都还缺乏经验。过去我们也办过不少出色的为工农群众所喜爱的报纸,但象现在这样发行上百万至两百万份,直接为农民阅读的报纸,却是少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实践来创造自己的经验。各省带来的试版版样,我看了一遍。总的看法是“农民版”的内容不能搞“大杂烩”。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民社会主义觉悟还不是那么高,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那么清楚,因此,最好是搞“营养餐”。每一期报纸都应该象一份思想上的“营养餐”。每一期报纸,编辑部都应该挖空心思来想,看这一期要给农民一些什么东西。内容要集中,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政策和工作,一是系统的思想建设。文字要很浅显,通俗易懂,又有高度的思想性,使农民读了真正有点益处。这就要求编辑部的同志对每一期、每一版都要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做到真正了解党在农村中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农民对这些方针政策的反映,了解农村各阶层的动向和要求,了解农民读者对报纸的真正需要和对每一期甚至每篇稿子的意见。简单说来,农民需要的,就登;不需要的,一点也不要登。这样做,会不会很单调呢?不会。形式上还是要多式多样。我说不要搞“大杂烩”,主要是就内容来说的。内容上的有益、系统和集中,同形式上的多式多样并不矛盾。 在编排上,要敢于打破旧框框和陈辞俗套,要有革新精神,别出心裁,给人们以新颖的感觉。一般地说来,第一版是指导工作和宣传、解释政策方面的,是“营养餐”的主菜。二、三、四版编辑部自己根据情况来组织,但都要配合第一版。时事要有一点,但不要讲得太远。科学、文艺、知识性的东西,都搞一点。组织版面要考虑一期最好解决一个中心问题。关于版面,有这样几点具体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版面要活泼,但不要太花俏;(二)栏目要基本上定下来,能够一找就找到,不要经常变换;(三)标题要大,要有鼓动性;(四)字要大一点,不要搞那种不容易认的艺术字;(五)漫画可以要,但不要太费解,要农民看得懂。 “农民版”要特别注意通俗化的问题。通俗化的标准是什么?要农民一看就懂,一听就懂,最切合广大农民的要求。白居易写了诗念给老太婆听,我们编了报纸也要拿到生产队念给农民听,看他们懂不懂。因此,语句要通顺流畅,文字要避免艰涩难懂,最要紧的是还要采取平等态度和商量口吻,少来一些“干部腔”。不要用方言,都用普通话,有些地方(如广东)一省好几种方言,那用起来就很麻烦。有些方言从字面上大家都能看懂,用了又能增添文章的生动性的,可以用,但也不能多。编辑部要选几个不同类型的大队、生产队,建立经常的联系;还可以派出流动的编辑小组,到一个县、一个公社去编报,从那里取得材料,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的需要,读报给社员们听。这对通俗化,对办好“农民版”也有很大的好处。以上所谈的通俗化,主要地是谈的语言问题,要做到通俗化,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方面,就是所表达的东西,是农民能够懂得、需要懂得和乐于懂得的,不然光是语言很通俗也无济于事。 报上要不要开展批评呢?我们的报纸必须以表扬好人好事为主,但批评也必须有。没有批评,表扬就不会有力,也不符合事物的客观情况,因为我们工作上不能说没有缺点。当然,批评的分寸一定要掌握好,是、非、轻、重,要慎重考虑,总之要以对工作有利,对团结有利,对人们(包括对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的进步有利为原则。也不要四面开弓,什么都拿到报上来批评,须知各省一印就是十到几十万份,影响是很大的,所批评的现象,一定是要带典型性的,要有普遍的教育意义的。批评要有结果,改了没有,改得如何,要登出来。这样才能更大地发挥教育和督促的作用,并吸引读者对报纸和批评的关心。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报上表示态度,申辩、检讨、决心改正都可以。在这里还要注意,报上的批评和对批评的反映,要体现出民主和集中的精神,体现出群众性的上下间和互相间的监督,而不要造成象法院的“判决书”一样的,给人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压力。批评是否可以指名道姓呢?情节十分恶劣的,应当挑选登一些,这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人员编制问题。“农民版”在编辑方针、处理稿件等方面,是独立的;但是,在消息、稿件来源、行政、发行、印刷等方面,又是依附于省(区)报的。为了认真办好“农民版”,除省(区)报的总编辑要直接领导外,还要有一个副总编辑做主编,具体负起责任来,组成十人到十五人的编辑部,选拔一些懂得农民、懂得政策、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文字水平的同志参加。 发行问题。发行就发到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其余关系不大的都不必订。目前不能满足全部生产队,就先满足一部分。要求邮电局、交通部门、商业系统合力把发行工作做好。报纸出来后,一定要检查它的发行情况,看是否的确全部发到了大队、生产队,花了多少时间。报纸发到生产队后,一定要认真组织读报。每个生产队都应该有读报小组,定期读给群众听并注意他们的反映。不然,大家花了再多的精力也是浪费。农村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重视这个报纸的发行,并作为指导工作的一个武器来运用它。 总之,我们对“农民版”寄予很大的希望。根据大家的意见,使全中南一百八十万个生产队都能看到报纸,在半年内可以靠内部调剂纸张逐步办到。如果真的如此,而一张报纸又通过生产队的读报组传播到五十至七十个农民中去的话,那么,全中南就有一亿左右的农民,在三天或五天内,受到一次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受到一次党的政策的教育,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起多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它办好。 (1)这是陶铸同志在中南五省(区)宣传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