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瞿秋白 > 世界革命运动年表 | 上页 下页 |
二、中世纪之农奴暴动及农民战争 |
|
(初期基督教共产主义附) ?年——耶稣基督[20]少年时组织“反罗马救国会”[21],率领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 ?年——基督之师约翰[22]及爱皮翁派[23]始创贫民共产社[24]。 二九年——基督率领教徒,犹太之贫民,反抗地主及奸商,驱逐在耶路撒冷圣殿之剥削民众的商人;因此被钉死于十字架。 二〇〇年(?)——基督教徒之共产社运动渐盛,贫民组织共食堂,埋葬公会等。 三〇〇年(?)——共产社运动尚有继续者,但基督教已渐为治者阶级利用,三二五年罗马开宗教会议,基督教已得为国教,于是反指共产运动为“异论”。 一〇〇〇年(?)——十一世纪时,各地基督教寺院,尚行共产制度,然因商业发展,寺院亦开始经商,基督教益堕。 一一〇〇年(?)——十二世纪教皇跋扈,淫佚奢侈不堪,于是发生寺院共产主义运动[25],拿亚赫摩(Noahim)[26]创之,谓基督教徒应行共产,清苦自守。 一一四五年——意大利白莱桑斯基(Breshiansky)[27]于罗马平民党暴动反抗教皇时,宣布贫民共产主义。 一一五四年——暴动平定,白莱桑斯基被捕,教皇指为异端共产主义焚死之。 一一八四年——法兰西南部农民暴动,华勒登沙夫(Valdensoff)[28]率领之行共产主义;波希米亚农民亦起响应。法国北部地主派兵镇压,亦称“十字军”。 一二一五年——英国大宪章运动[29]。 一二六八年至一二八〇年——法国南北农民革命与反革命战争。 一三〇四年——意大利北部僧侣笃尔齐诺(Doltino)[30]举兵联合国王因抗教王,率领农民暴动,主张共产。 一三〇七年——笃尔齐诺战败,其党人死者二千。 ?年——白嘉尔派(Begards)[31]发生于符朗德里之纺织工人中,后蔓延德国各地,主张绝对共产,废除婚姻制度,组织“共同生活社”。 一三四八年——各国始创异端的死刑,即是所谓Inquisition。 一三五八年——法国若客黎(Jaquerie)[32]派的农民暴动被武士屠杀七千人。 一三八〇年——以前各地虽严禁农民中之异端共产主义运动,然尚因德帝与教王不和,白嘉尔等派稍有自由,至此德帝查地六世[33]即位,是谓“教王皇帝”,德境波希米亚亦遭压迫。 一三八一年——英国农民大暴动,以泰禄尔(Tayles)[34]为首领,占领伦敦,寻败。 一三八九年——英国威格黎[35]主张分散教会财产田地,于是发生派洛(腊L尔ollards)[36]的农民暴动,是年全平。 一四一五年——德国古斯[37]亦创共产说,是年被焚死,所谓“古斯战争”延长数年。 一四二〇年——德国塔白尔城聚农民四万二千,实行共产,毁教堂及神像,是谓派塔(白T黎aborito)[38]。其中有一派名亚当美德派(Adamito)[39],主张尤为急进。 一四三四年——贵族军队剿灭塔白黎派,一万八千人杀剩了五千人。 一四九一年——初,塔白黎派余党尚组织“波希米亚兄弟”[40]会,至此内中分裂,一派主张和政府妥协,并服从王权,于是渐败。 一五一七年——路德[41]创新教,与孟臻尔(Munzer)[42]共同主张宗教改革。 一五二二年——路德渐妥协,孟臻尔与之分离,宣传白嘉尔派主义,率领农民暴动。 ?年——孟臻尔被杀,农民死者十万人。 一五二六年——南德亦发生异端运动,即所谓亚纳罢孛派(Anabaptists)[43],主张儿童不可行洗礼,贫民实行共产。 一五三三年——亚纳罢孛派取孟斯德城(Munster),守之十五月,败亡。 一五?年——俄国地主富商剥削被征服之哥萨克农民,激起反抗,德美脱黎(Dmitrie)[44]助之,因战胜而即莫斯科王位,解放欠债而为奴的哥萨克人,后为贵族所杀。 一五??年——白洛脱尼夸夫(Bmlotnikoff)[45]率农民暴动,没败。 一五?年——莫斯科旁都深地方,哥萨克及俄国农民另戴一主,不服从莫斯科,是谓“都深之贼”[46](德美脱黎第二)。后俄国贵族赂买哥萨克中之领袖,复向波兰请兵助战,破都深。 一五?年——波兰兵队专恣,俄国贵族联合哥萨克及农民驱之,都深举其族长罗曼诺夫[47]为莫斯科王。 一六七〇年——俄国农民腊晴(Razin)[48]率众数万暴动。占领沃尔嘉河(Volga)[49]上流,直至察黎真城(Tsaritsyn)[50]。 一六七一年——腊晴战败,死者十万人。 一七〇七年——俄国蒲腊雯(Bulavin)[51]率哥萨克人暴动,占领南俄东纳河(Don)[52]流域,反抗彼得大帝[53]的压迫哥萨克命令;败后自杀。 一七七三年——俄国达加赤夫的农民暴动起事,蒲加赤夫[54]自称彼得三世,占嘉赞城(Kazan)[55]。 一七七四年——蒲加赤夫之“乱”平。 一七七五年一月——蒲加赤夫被杀于莫斯科。 【注】 [20]耶稣基督(Iesous Christos),基督教传说中的创始者,活跃于公元1世纪,耶稣为本名,基督为希伯来语“救世主”(弥赛亚,Mashiah)的希腊译法。 [21]反罗马救国会,传说中少年时代的耶稣通过传道,表达对罗马帝国权力、权威、秩序的反抗。他自称带来的是刀剑,这是他少年时代所建立的团体。实际上是原始基督教徒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团体。 [22]约翰,指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活跃于1世纪),据圣经故事,在耶稣传教前即劝人悔改,并在约旦河中为人施洗,也曾为耶稣施洗。曾预言天国就在目前,将粉碎地上一切王国,故被罗马在加黎利和外约旦的统治者安迪帕斯不经审讯处死。被基督教称为耶稣的先行者。 [23]爱皮翁派,以色列人中的一派,活跃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重视体力劳动,不赞成私有财产,不主张结婚,相信灵魂不朽和死后复活,誓愿永远恨邪恶,永远拥护正义。 [24]贫民共产社,早期信仰基督教的奴隶、释放奴隶和贫苦人民在城镇组织的一种小规模公社,于其中过着财产公有的生活。以后各城市公社逐渐联合成教会。 [25]12世纪时基督教修会由于拥有大量地产,为封建军队提供重要骑士武装力量,日益世俗化,教会中法国东部出现的加尔都西会和西多会修士要求恢复基督教的理想,主张与世隔绝,分为小组聚居,在公社礼堂共同做礼拜,拒绝馈赠,过清苦的苦修生活,是为寺院共产主义运动。 [26]拿亚赫摩,基督教修士,寺院共产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27]白莱桑斯基,指阿诺德(Arnold of Brescia,1100—1155),布雷西亚隐修院院长,反对教皇权力,领导了1143—1155年反教皇反封建主的罗马共和运动,战败被杀。 [28]华勒登沙夫,指韦尔多(Peter Waldo),12世纪末法国里昂富商,创韦尔多教派,公开反对天主教义,主张放弃私产,因而其信徒遭教廷残杀。此教派后流传瑞士。 [29]1215年6月在英国贵族的压力下,英王约翰(John Lackland,1167—1216)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Magna Charta),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维护贵族和教士的权力;亨利三世(Henry III,1207—1272)时,于1216年、1217年、1225年又相继颁行同样性质的大宪章,是为英国的大宪章运动。 [30]笃尔齐诺,今译多尔钦诺(Dolcino,?—1307),意大利方济各会修士,1304年与修女玛格丽特领导了北意大利农民反封建起义,试图建立财产公有的农民公社。1307年失败,被俘牺牲。 [31]白嘉尔派,不详。 [32]若客黎,即指扎克雷起义(Jacquerie),得名于“呆扎克”(JacquesBonhomme,意乡下佬),1358年5月吉约姆·卡尔(Guillaume Cale)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席卷全法国,不久失败。 [33]德帝查地六世,今译查理六世(KarlⅥ,1685—1740),奥地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11—1740)。 [34]泰禄尔,今译泰勒,即瓦特·泰勒(Wat Tyler,?—1381),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领袖。原为泥瓦匠,他率众曾一度占领伦敦,后中计被刺,起义失败。 [35]威格黎,今译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约1320—1384),英国宗教改革家、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行者,主张英国教权独立。 [36]洛腊尔派,今译罗拉德派(Lollards),中世纪英国等西欧国家农民及城市平民反对天主教会的一个宗教派别。是威克利夫的信徒,主张机会平等乃至财产平等,对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有影响。 [37]古斯,今译胡斯或胡司(Jan Hus,约1369—1415),捷克爱国者及宗教改革家,倡导反对教会占有土地,1415年被教会以火刑处死,其殉难导致捷克胡斯战争的爆发。 [38]塔白黎派,今译塔博尔派,15世纪捷克胡斯战争中以农民、城市平民为主的激进派,以其活动中心塔博尔城(Tabor)而得名。1434年被教会与其原同盟者圣杯派联合击败。 [39]亚当美德派,今译亚当派(Adamites),为塔博尔派中的激进派,主张废除私有制,取消国家,以胡司卡(Houska,?—1421)为首。 [40]波希米亚兄弟会,或称捷克兄弟会,1459年成立的捷克宗教派别,否定国家和特权,1620年后被消灭。 [41]路德,即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教士、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宗的创始人。 [42]孟臻尔,今译闵采尔(Thomas Münzer,约1490—1525),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农民平民思想家。主张现世平等,领导了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牺牲。 [43]亚纳罢孛派,今译再洗礼派,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在德国、瑞士和荷兰等地出现的一个基督教派,不承认童年受洗,认为应成年后再次受洗,因而得名。 [44]德美脱黎,今译德米特里,指伪德米特里一世(ЛжедмитрийⅠ,?—1606)。1603年冒已故伊凡四世幼子德米特里之名,利用农民和哥萨克起义,在波兰军队的帮助下,于1605年夺沙皇位,次年被宫廷政变刺杀。 [45]白洛脱尼夸夫,今译波洛特尼科夫(Иван Исаевич Болотни-ков,1584—1613),农奴出身,1606年夏领导农奴和哥萨克在俄国西南部起义,1607年底失败被俘,在流放中被害。 [46]都深之贼,都深今译土希诺。指土希诺沙皇,即伪德米特里二世(Лжедмитрий II,?—1616)。1607年冒称是死里逃生的德米特里一世,次年在波兰武装支持下在土希诺称沙皇,1610年失败被杀。 [47]罗曼诺夫,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Михаил Фёдорович,1596—1645),俄国沙皇(1613—1645)。属罗曼诺夫家族,1613年被全俄缙绅会议推举为沙皇,开始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48]腊晴,今译拉辛(Степан Тимофеевич Разин,约1630—1671),顿河哥萨克人,领导了1670—1671年俄国农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起义。 [49]沃尔嘉河,今译伏尔加河。 [50]察黎真城,今译察里津,即今苏联伏尔加格勒。 [51]蒲腊雯,今译布拉文(Кондрат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авии,约1660—1708),俄国哥萨克首领,1707年领导了顿河哥萨克起义。 [52]东纳河,今译顿河。 [53]彼得大帝,即彼得一世(Алексеевич ПётрⅠ,1672—1725),俄国沙皇(1682—1725)。在位时推行了“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国力。 [54]蒲加赤夫,今译普加乔夫(Емельян Иванович Пугачёв,约1742—1775),顿河哥萨克人,1773年9月率众在乌拉尔河地区起义,解放农奴,自称是被废的沙皇彼得三世,1775年1月被俘牺牲。 [55]嘉赞城,今译喀山。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