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茅盾 > 白杨礼赞 | 上页 下页 |
力的表现 |
|
记得我们文坛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名词:“力的文学”。 详细解释并没有,然推其意,当系谓文艺作品者不但题材应为斗争的,而文字亦须有刺激性。所谓“尖锐”,所谓“积极”,所谓“富于革命情绪”,光景就是所谓“力的文学”的形容词。 文艺作品本以感动人为使命。然而感人的力量并不在文字表面上的“剑拔弩张”。譬如酒,有上口极猛的,也有上口温醇的。上口极猛者,当时若甚有“力”,可是后来亦不过如此。上口温醇者,则不然;喝时不觉得它的“力”,过后发作起来,真正醉得死人! 真正有力的文艺作品应该是上口温醇的酒。题材只是平易的故事,然而蕴含着充实的内容;是从不知不觉中去感动了人,去教训了人。文字只是流利显明,没有“惊人之笔”,也没有转弯抹角的结构,然而给了读者很深而且持久的印象。 这样作品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真挚深湛的感情。 但并不是说上口极猛的文艺作品就要不得。不过作家应该不以“上口猛”为满足。 中国现在不乏咄咄逼人的作品,然而温醇的愈咀嚼愈有力的作品,还是少见。这原因也许是中国新文学到底还没脱离“青年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有时也和个人相仿,“青年时代”虽然光彩惊人,却是要到“火候成熟”的程度,就必须走过长长的艰辛的创作经验的道路。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