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启超 > 饮冰室专集 | 上页 下页
雅典小史


  (清光绪二十八年)

  发端

  新史氏曰:国无大小,要在其国民所以用之者何如耳。今日言世界史者必啧啧道希腊,希腊之地不足以当吾一小省也。言希腊史者必啧啧道雅典、斯巴达,雅典、斯巴达之地举不足以当吾一大县也。斯巴达当来喀瓦士时代,其有完全公民权者不过九千人;雅典当克里士典尼时代,其有完全公民权者不过万六七千人,以视吾一大乡镇犹相悬绝也。而令数千年读史者,无论言政治、言法律、言教育、言军事、言生计、言学术、言技艺,皆不得不鼻之以为祖,向之以为鹄;而令数千年读史者,心目中悬一偌大之雅典、偌大之斯巴达,一若其广土众民,与今日之英、俄、德、美相等者然。而岂知其版图不过我古代一侯封,其户口不过我古代一师团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师)。呜呼!果持何术而能至此?

  雅典与斯巴达,反对之两极端也:斯巴达主干涉,雅典主自由;斯巴达重阶级,雅典重平等;斯巴达善保守,雅典善改进;斯巴达右武,雅典右文;斯巴达贵刻苦,雅典贵乐利。此其大较也。顾犹有当注意者二事:一曰斯巴达骤强,而雅典渐进也;二曰斯巴达之建国专赖一豪杰之力,而雅典之建国则民族全体运动力使然也。斯、雅二邦优劣得失之林,在是焉矣。

  史家常言古代希腊者,今世欧洲之缩本也;吾以为古代希腊之雅典,又今世欧洲之英国之缩本也。其为海国也相类,其以商务致富强也相类,其思想发达也相类,其民以自由为性命也相类,其由专制政治进为贵族政治,由贵族政治进为完全之人民政治也相类,其进之以渐也相类。雅典之视英国,殆所谓具体而微者也。雅典立国之精神,历数千年继续不断以传至今日,虽其间或稍消歇,要不过如黄河之有伏流,畜其潜势力于历史之纸背,及其一出积石,则千里一曲,沛然莫之能御也。十九世纪正雅典文明出伏流之时代也,岂惟英国,即今日世界上诸有名誉之国,皆移植雅典之花以自庄严者也。作《雅典小史》。

  第一节 雅典立国起原

  希腊四大族,其最强武者为德利安族,其最文明者为埃阿尼安族(参观《斯巴达小志》第一节),彼则以斯巴达为代表,此则以雅典为代表也。雅典霸于遏狄加(Attica)。遏狄加者,中希腊偏东之一洲,而突出东海之一半岛也,有大山脉障其后,与大陆相隔断。全州滨海,海湾多而水深,适于碇泊,其平原开扩延亘于海面,交通最便。而雅典实为遏狄加之首府,初立国于高丘,其古城下距海平六百英尺,城下市街下距海平三百英尺,丘上平坦,东西袤一千英尺,南北广五百英尺。尔后户口日繁,始广布于丘下之平原。

  太古之事不可深考,据其神话(希腊最尊鬼神,历史名荷马以前为“神话时代”),则西历纪元前1795年,有阿启基者,始治遏狄加;逮纪元前1550年,有启克立布者,始为王,画遏狄加州为十二国,各有酋长;其五代孙西士亚者,始统一十二国,名曰雅典,而诸市邑之贵族,悉为雅典之贵族。西士亚复分民为三阶级:一曰贵族,二曰农民,三曰工匠。凡贵族皆埃阿尼亚人也,而其中复分四族。此等族制,至克里士典尼改革时代,岿然尚存。

  第二节 王政之废止

  当德利安人移住之际(西历纪元1100年顷),埃阿尼安人之居皮罗般尼梭半岛者,皆被逐而遁入遏狄加。有米兰沙士者,遂为遏狄加王,其子哥特拉士,即雅典最后之王也。相传当时斯巴达人入侵雅典,师将出,先祈于神,神托言曰:“若不杀雅典王,则战必利。”斯军压境,国垂破矣。王哥特拉士闻敌人之受此神托也,乃微服夜入敌军。斯巴达人不知其王也,杀之,翌晨视其铠中印识,审为雅王,则大骇气沮,谓拂神意,将遭显罚,遂班师,而雅典获安。雅人追念王之为国家流血也,谓此后嗣王亮无能追其盛德者,不足以渎兹大位,遂废王号(Kingly Rule),而置所谓“阿康”(Archon)者,以为一国之元首。阿康者,执政官之义也,是为雅典王政废绝之始。

  【按】哥特拉士之盛德,史家或谓为齐东野语,信否未能确定。要之,希腊各国,当时皆厌君主专制之政,而贵族权力日渐增长,虽微此盛德之王,而雅典王政亦当渐就衰灭矣,但得此则益增其国史之名誉耳。

  第三节 由一人政体进为寡人政体

  雅典王号虽废,然犹沿家族国体(The Family State)之旧习,未能遽变,故其王权之消灭,则以渐进。哥特拉士殉国后,而阿康之职,乃由子孙世袭,终身在职,其主权所在,未尝有变也。虽然,其精神固异于昔时矣。畴昔之王不徒握政治权也,实为一国之祭司长,而主宗教之事。盖地球上无论何国,其原始时代莫不皆然(按:中国亦然。《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其余见于传记者指不胜屈)。盖以王为神裔,而其位为天授,此实拥护王政之甲胄也。雅典之废王不置,非直变更其名号而已,实决破神权专制之护符。故哥特子孙任阿康职者,虽实际与从前君主无异,然已失“神圣不可侵犯”之资格,后此民政基础实开于是。哥特之子米顿,为第一代阿康官,其后世及者十三代。等是君权也,而昔也无限,今也有限;昔也无责任,今也对于议会(贵族议会)而不得不负责任。贵族之权日昌一日矣。

  纪元前752年,遂改终身在职之制,定阿康之任期,以十年为一任,然犹限米顿之子孙方得就职。如是者复经四任,至纪元前714年,始改定一切贵族皆得有任阿康之权利。同683年,复大变革,改任期十年为一年,改阿康一人为九人,公任庶职同称阿康。盖由世袭君主制一变为终身阿康制,由终身制一变为十年制,再变为一年制,遂至为九人合议制。至是而王权之迹始熄,雅典之有正史,实起于此时。今将九阿康之名称职权略述之。

  第一阿康,称“阿康伊坡尼玛”(Archon Eponymos)。盖用其人之名以为年号,故得此名(希腊各国皆以君主之名为年号),其职权,为阿康会议之议长,代表国家威严,判决族制争讼。

  第二阿康,称“阿康巴士利亚”(Archon Basileus)。盖行古代王者之职权,为一国之祭司长,凡关于宗教及杀人罪之争讼由其判决。

  第三阿康,称“阿康坡里玛加”(Archon Polemarchos)。掌军政,为一国元帅,凡本国人与外国人之争讼,由其判决。

  自余六阿康,统名“的士摩的”(Thesmothetai),立法者之义也。虽然,其职权非主制定法律,而实专任司法之事。凡争讼之案不属于前三人者,则由此六人决之。

  第四节 平民与贵族之争

  前此政权之变迁,由世袭而选举,由永任而限期,由独裁而合议,皆贵族之力为之也,至是遂为贵族共和制。所谓“欧巴特列士”(Eupatrids)(即雅典贵族之名,第一章所谓贵族四族,皆以此为总称)者,握一国主权,其余人民憔悴更甚于昔。盖昔者君主虽以无责任之神权临民,然独夫之势力终不敌多数,故其施政尚往往公平,顺民所欲。及贵族政治兴,全注重一阶级之利益,且恃其团体,无所忌惮,行政、司法之权,皆在彼辈;自余人民学识寡浅,不知法律,一任其所左右。人民多陷于农奴之地位,受地于贵族而代之耕,举债以自给,债不能偿,则自鬻其身及其妻孥以为人役。至是阶级之间悬隔益甚,平民之憾贵族深入骨髓,革命之机日急一日。

  【按】贵族举债于民而垄其利,古代万国所同也。《战国策》称孟尝君使冯谖持券往薛索逋,皆此类也。

  当时遏狄加之人民,因其土地自然之结果,其职业大别为三种:第一居于山谷者,其地产少、其牧场乏,故其民瘠贫,称为山谷党。第二居于海滨者,从事造船、航海、制盐、渔鱼诸业,其生计稍裕,称为海滨党。第三居于平原者,遏狄加全州之利益皆在平原,其附近多海湾,诸岛横接于海岸,农业商利皆集于是。而贵族实垄断其间焉,称为平原党。三党之害苦乐既已悬殊,而古代法律所以保护债主权利者特重,债权者得没收债务之财产、子女及其本身(债权者,谓有索债之权利者也,即债主也。债务者谓有偿债之义务者也,即负债人也。此二语为日本法律上之名词,今以其确切,故采用之)。平原党利用此法律,益高其息率,务使负债之人民无力负担,因以籍没其产,奴隶其人。兼并盛行,中产之家不能自活,束缚日甚,自由殆渐灭亡。

  虽然,埃阿尼亚之人民,最爱自由者也,必非能忍此而终古者也。于是纪元前621年,竞争之潮达于极点:其山谷党激昂已甚,亟欲行破坏手段以达改革之目的;其海滨党稍持温和主义,欲以正义要求贵族,使之承诺;至其敌忾之精神则两者相均。先是,雅典之法律,皆不文之法律也(不文者,谓未尝著者之竹帛,制为定本者也。如英国之宪法,即所谓不文宪法也)。人民概无所知,一任贵族之上下其手,以故民益无所依赖,无所控诉。至是彼两党所以要求于平原党者,其第一事曰“当先使我辈知法律之为何物”。平原党财力虽厚,至其人数实不逮彼等远甚也,故不得不有所惮。于是举阿康中之一人名德拉康者,使之制定法律,后世所称《德氏律》是也。德拉康非草制新律,而编纂旧律也,采集前代野蛮残酷之制而引申发明之。自《德氏律》布,而人民之无告益甚。史家某尝言德拉康之法律,非以墨书者,而以血书者也,其刻薄寡恩,可想见矣。虽然,法律之公布与否,实为人民权利之第一关头。《德氏律》虽不足道,然自有此举,而人民得有所凭藉,以为竞权之的,实开梭伦立法之先河,而雅典政治自兹一进步矣。

  【按】法律公布,实为保护国民权利之最要著。能得良法律者上也,即不能,犹胜于无法而任暴君污吏之意也。盖法律既已公布,则无论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皆不得不同受治于法律之下。《孟子》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即其义也(我国民间俗谚有二语云:“天子犯法庶民同罪。”此语实含至理。惜乎吾国未尝勒定一君民共守之法律,如何而谓之法,如何而谓之犯,其界说漠然不分明,故此言不过一空言耳)。故泰西国民之争权利者,必以求得一公布之法律为起点,希腊、罗马之前事,莫不皆然矣;(罗马自立十二铜表,颁行法律后,民政乃立,国日以强)。近世各国之流血以争宪法,亦推此意而光大之者也。故英国有《大宪章》《权利法典》等,而立宪之基础以成;匈加利有《金牛宪章》,而自治之根芽不灭。推原其始,皆由治于人者与治人者争权限,而经千辛万苦以得之者也。而今日欧美国民所以日进者,实皆赖是矣。吾国《周礼》言“悬法象魏,使民读之”;《左传》郑子产答晋韩起语,亦言国君有与商人立约事。盖春秋以前,其法律尚时或有与民同之之意焉。洎后世专制政体日益进化,驯至一朝律例,不许民间窥诵,则非直君权无限,并吏权亦无限矣。

  第五节 大哲梭伦之出现

  德拉康之新法既不能宜民,乱机益磅礴,势将破裂,不可终日。于是有救时之大豪杰出焉,曰梭伦(Solon)。梭伦者,贤王哥特拉士之苗裔,而雅典之名门也。生西历纪元前638年,正全国党争萌芽之时也。稍长,家中落,因从事商业,遍历埃及及亚细亚诸地,览其文明,大有所心得,好为诗歌,长于哲学。归国后,以撒拉迷士岛之役立战功(撒拉迷士岛者,本雅典属地,后为米加拉邦所略取。雅典人初屡与争,不能恢复,敌忾之念渐消失,至设禁令,谓有言用兵此岛者,处以死刑。梭伦以此岛为遏狄加第一海港,其得失为雅典命脉所关,乃自作诗,佯狂行歌于市中,谓与其为失地蒙诟之雅典人,不如为希腊一僻邑之民。于是人心大感动,解除此禁,卒使梭伦为大将,征撒岛而恢复之,纪元前600年顷之事也),名誉益高。梭伦见国中商业日兴,中等社会勃起,因知夫前此贵族独握政权之制之不可以久也。以为非调和阶级之争,不足以致治,慨然有以此事为己任之志,屡游说贵族间,使渐感悟。至《德氏律》发布后三十年,即纪元前594年,贫民之情状实不堪命,贵族若不让步,则恐有枭雄乘之以行僭主之制,危机迫于一发,于是乃公举梭伦为第一阿康,畀以全权,使为国家制定改革方案。人民咸欢迎之,各党派颙颙属望,梭伦乃得大行其志,自是雅典开一新天地。

  【按】各国改革之业,其主动力者恒在中等社会。盖上等社会之人,皆凭藉旧弊以为衣食,其反对于改革,势使然矣;下等社会之人,其学识乏,其资财乏,其阅历乏,往往轻躁以取败,一败矣即不能复振。故惟中等社会,为一国进步之机键焉。梭伦之能成大业,亦由洞悉时势,而顺应此原动力使然也。中等社会者何?则宦而未达者,学而未仕者,商而致小康者,皆是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