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启超 > 先秦政治思想史 | 上页 下页 |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思潮渊源 |
|
本论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思潮渊源 我国大思想家之出现,实在西纪前五三NFCA1至二三NFCA1之三百年间。吾命之曰全盛时代。前论所纪之种种断片的思想与制度,不过为本时代之先驱而已。本时代为文化发育最高之时,距后此正史成立年代亦较近,宜若有更完备翔实之史料可供研索。然而不然,前乎此者尚有《国语》、《左传》两书,吾侪得据之以察见春秋时国势民情之大概。自鲁哀十八年(前四七七)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四NFCA1三)七十余年间,史籍殆无片纸。后此约二百年间,虽有《战国策》一书,然年月不具,且词多夸诞,难可凭信。此盖由秦始皇尽燔诸侯史记,致史家资粮,觳薄至此。此时代全社会之变化,至迅且剧,所以能孕育种种瑰伟思想者,半由于此。吾深感有详写背景之必要,为资料及本书篇幅所限,仅略分前后两半期从政治、社会、学问三方简述崖略云尔。(前半期指本时代之前一百年,后半期指后二百年。) 甲、政治方面。 一、封建制度。在前半期已届末运,并霸政亦衰熄,兼并盛行,存者殆不及二十国。至后半期遂仅七国并立,最后以至混一。 二、贵族政治。与封建同其命运,强族篡国,摧残余宗,内中惟秦国自春秋以来,始终未用贵族,卒以此致盛强。故各国争效之。入后半期而特种阶级完全消灭,所谓“世卿”者已无复痕迹。纯为布衣卿相之局。 三、经前此数百年之休养交通,境内诸民族同化已熟,畴昔所谓夷狄——如秦、楚、吴、越等,悉混成于诸夏;其境上之异族——即后此之匈奴、东胡等,悉攘逐于徼外。 四、各国境宇日恢,民众日杂,前此之礼文习惯,不足以维系。故竞务修明法度,以整齐画一其民。 五、既无贵族,则权集于一,成为君主独裁政体,而权威之滥用,势所难免。 六、后半期约二百年间为长期战争,各方面交起,因兵数增加、兵器及战术进步之故,战祸直接间接所被极烈。 乙、社会经济方面。 一、各国幅员既广,又统于一尊,于是大都会发生。如秦咸阳、齐临淄、赵邯郸、魏大梁……之类,为政治、商业、文化,一切之中心。(《齐策》苏秦言:“临淄七万户,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虽不无铺张,要可见都市浡兴繁盛之概。)其气象之博大,为前此所无。亦因人民竞趋都市生活之故,前此宗法组织,农村组织等益不能维持。 二、交通大开,货币盛行,经济重心,由农业趋于工商业。如猗顿之以盬盐,郭纵之以冶铁,乌氏倮之以畜牧,寡妇清之以穴矿,皆起氓庶与王者埒富。(《史记·货殖传》)而吕不韦以阳翟大贾,乃能运阴谋废置国王,执持国柄。(《史记》本传)盖贵族仆而富阀代兴,其势力乃至侵入政治,实开前史未有之局。 三、前此农业时代,奴隶甚少,即有之,其待遇殆与家族之一员无异。及工商的资本阶级发生,其力足以广畜奴仆而资其劳作以自封殖。(孔子日常用事,如“冉有仆”、“樊迟御”、“阙党童子将命”、“使门人为臣”等皆见于《论语》,并不见有用奴仆痕迹。此殆当时士大夫通习,非必孔子特倡此平等制也。)而当时征敛烦苛农业荒废之结果,农夫失业,迫而自鬻。于是新奴隶阶级起,史称白圭(孟子同时人)“与用事僮仆同苦乐”,以为美谈。(《史记·货殖传》)则僮仆苦乐不与齐民同者久矣。 丙、学术方面。 一、前此贵族阶级,即为智识阶级,自贵族消灭后,如前篇所说,平民之量与质同时增上,于是智识下逮普及,纯带朝气以弥漫于社会。 二、前此教育为学官掌之,舍官府外无学问。至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墨子继之,其宗旨又在“有教无类”,故智识平均发展之速率益增。(子张、驵侩、颜浊聚大盗,学于孔子,禽滑釐亦大盗,学于墨子,皆成名贤。) 三、列国并立互竞,务延揽人才以自佐。如秦孝公、齐威王、宣王、梁惠王、燕昭王,乃至孟尝、平原、春申、信陵之四公子,咸以“礼贤下士”相尚,而“处士”声价日益重,而士之争自濯磨者亦日众。 四、大师之门“从者恒数百”(《孟子》文)。而大都会尤为人文所萃。如“齐稷下常聚数万人,或赐列第为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完世家》文)。他国殆亦称是。智识交换之机会多,思想当然猛进。 五、当时书籍传写方法,似甚发达,故“苏秦发书,陈箧数十”(《秦策》文)。“墨子南游,载书甚多”(《墨子·贵义》篇文)。可见书籍已甚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富,既研究有资,且相观而善,足以促成学术勃兴之机运。 以上五事,就物的基件说,更有心的基件。 六、社会变迁太剧,刺戟人类心理之惊诧及疑闷,而亟求所以解决慰藉之方。故贤智之士,自能画出种种方案,以应当世之要求。 七、自周初以来,文化经数百年之蓄积酝酿,根柢本极深厚,加以当时政治上社会上以前述之种种关系,思想完全解放,两者机缘凑泊,故学术光华,超轶前后。 综以上三方面十六事观之,则当时社会状况及政治思想所以全盛之故,大略可睹矣。今将此时代三百年间政况之变迁,及政治思想界主要人物出生年代,列表如下: 三百年间政况及政治思想界主要人物年代表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