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作家 > 林徽因 | 上页 下页 |
林徽因简介 |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出生于浙江杭州。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建筑学家、诗人。 1920年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解放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 *** 林徽因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社会名流,曾任司法总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林长民的大女儿。 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 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4年,与祖父来京,住前王公厂。 1916年,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1年,随父回国,继续在培华女中上学。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中国访问,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泰戈尔为林徽因写了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攻读建筑学。 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礼后同往欧洲游历,考察欧洲建筑。 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 1929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1931年10月,林徽因在《诗刊》第3期上首次以“林徽因”发表诗作,从此,林徽音成为“林徽因”。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 1936年5月,和梁思成赴河南考察。6月下半月抵达济南。 1937年夏,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卢沟桥事变后,林徽因、梁思成随营造学社先迁长沙。 1938年1月至昆明,住在巡津街一所名为“止园”的宅院里。梁思成夫妇所开展的第一项研究就是昆明的古建筑进行调查。梁思成长年外出考察,林徽因则留守兴国庵主持日常事务,既要负责孩子的照顾和教导,又要整理大量的绘制图纸和文字资料。 1938年10月至11月,经林徽因、梁思成调查的有圆通寺,土主庙、建水会馆、东寺塔、西寺塔、真庆观大殿、金殿等约50余处昆明主要的古建筑。 1940年,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 1946年8月,回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 1948年5月,在《文学杂志》发表《病中杂诗》9首。 1949年初,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1950年,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 1953年10月,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 1954年6月,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病逝于同仁医院,终年51岁。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 改名原因 林徽音之所以改名林徽因,是因为与上海作家林微音的名字太过接近,容易混淆。 1931年10月,徐志摩在《诗刊·叙言》中附带声明一则:“本刊的作者林徽音,是一位女士,《声色》与以前的《绿》的作者林微音,是一位男士,他们二位的名字是太容易相混了,常常有人错认,排印亦常有错误,例如上期林徽音即被刊如‘林薇音’。所以特为声明,免得彼此有掠美或冒牌的嫌疑!”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