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胡适 > 中国哲学史大纲 | 上页 下页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二章 孟子 三、个人的位置


  上章说,《大学》《中庸》的儒学已把个人位置抬高了,到了孟子更把个人看得十分重要。他信人性是善的,又以为人性都有良知良能和种种“善端”。所以他说:

  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

  更看他论“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

  又看他论“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

  因为他把个人的人格,看得如此之重,因为他以为人性都是善的,所以他有一种平等主义。他说:

  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

  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离娄》)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滕文公》)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同上)

  但他的平等主义,只是说人格平等,并不是说人的才智德行都平等。孟子很明白经济学上“分工”的道理。即如《滕文公篇》许行一章,说社会中“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说得何等明白!又如孟子的政治学说很带有民权的意味。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之视民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种重民轻君的议论,也是从他的性善论上生出来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