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胡适 > 白话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
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4) |
|
钟嵘评论元嘉以后文人趋向用典的风气云: 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之、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宋武帝、明帝年号,四五七—四七一】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王融】等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 他又评论齐梁之间注重声律的风气道: 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三祖【魏武帝、文帝、明帝】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齐有王元长者……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辩?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末四字不可解】。 《南齐书·陆厥传》也说: 永明【四八三—四九三】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张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河南周颙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中,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里说: 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这是永明文学的重要主张。文学到此地步,可算是遭一大劫。史家说: 宋明帝博好文章……每有祯祥及游幸宴集,辄陈诗展义,且以命朝臣。其戎士武夫则请托不暇,困于课限,或买以应诏焉。于是天下向风,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 皇帝提倡于上,王融、沈约、谢朓一班人鼓吹于下,于是文学遂成了极端的机械化。试举沈约的一首《早发定山》诗做个例: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流海漫漫,出浦水溅溅。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这种作品只算得文匠变把戏,算不得文学,但沈约、王融的声律论却在文学史上发生了不少恶影响,后来所谓律诗只是遵守这种格律的诗,骈偶之文也因此而更趋向严格的机械化。我们要知道文化史上自有这种怪事。往往古人走错了一条路,后人也会将错就错,推波助澜,继续走那条错路。譬如缠小脚本是一件最丑恶又最不人道的事,然而居然有人模仿、有人提倡到一千年之久,骈文与律诗正是同等的怪现状。 但文学的新时代快到了。萧梁【五〇二—五五四】一代很有几个文学批评家,他们对于当时文学上的几种机械化的趋势颇能表示反对的批评。钟嵘的议论已引在上文了。萧纲【简文帝】为太子时,曾有与弟湘东王绎书,评论文学界的流弊,略云: 比闻京师文体懦钝殊常,竞学浮疏,争为阐缓……既殊比兴,正背风骚。……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吾既拙于为文,不敢轻有掎摭。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 梁时文有史家裴子野著有《雕虫论》,讥评当日的文学家,说他们: 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荀卿有言,“乱世之征,文章匿而采”。斯岂近之乎? “巧而不要,隐而不深”,这八个字可以抹倒六朝时代绝大部分的文学。 最可怪的是那主张声律论最有力的沈约也有“文章三易”之论!他说: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见《颜氏家训》】。 沈约这话在当时也许别有所指:“易见事”也许即是邢子才所谓“用事不使人觉”;“易读诵”也许指他的声律论。但沈约居然有这种议论,可见风气快要转变了。 这五六百年中的乐府民歌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要发生影响了。我们看萧梁一代【五〇二—五五四】几个帝王仿作的乐府,便可以感觉文学史的新趋势了。萧衍【武帝】的乐府里显出江南儿女艳歌的大影响。如他的《子夜歌》: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阶上香入怀,庭中草照眼。春心一如此,情来不可限。 如他的《欢闻歌》: 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思?俱期游梵天。【“底”是“什么”?】 这都是模仿民间艳歌之作。 他的儿子萧纲【简文帝】也做了不少的乐府歌辞。如《生别离》: 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一去十三年,复无好音信。 如《春江曲》: 客行秪念路,相争度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如《乌栖曲》: 浮云似帐月如钩。那能夜夜南陌头!宜城酝酒今行熟,莫惜停鞍暂栖宿。 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娼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帐向君低。 如《江南弄》中的两首: 江南曲 枝中木上春并归。长杨扫地桃花飞。清风吹人光照衣。光照衣,景将夕。掷黄金,留上客。 龙笛曲 金门玉堂临水居,一颦一笑千万余。游子去还愿莫疏。愿莫疏,意何极?双鸳鸯,两相忆。 在这些诗里,我们很可以看出民歌的大影响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