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黃仁宇 > 中國大歷史 | 上页 下页 |
第二十一章 台灣、香港與澳門(2) |
|
【香港】 香港是一個島嶼,連著九龍半島,更附有大陸上一片領土。以面積言,她的四百平方哩不算極小(如與澳門的六平方哩比較)。並且香港的摩天樓面對著石山作背景的自然港口,以她直立之價值超越她橫臥著的價值。多年以來這自由港口因物產薈萃,成為採辦中心和旅遊者下榻之勝地。即使是英國旗,也替中國掙得不少外匯,近年來以本身經濟成長著稱,是亞洲地區成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除了以銀行業和船舶業為世界上重要中心之一以外,香港也是紡織品和塑膠品、電氣設備、電子、機器與化學物品的製造場所。她的印刷業、食品處理和電影業也甚為稱著,這三項對海外華人特別有吸引力。 本書整備付印之前,作者得到一份香港特區的基本法草案。這文件使我得有機會證實我不久以前的想法:一個國家在現代經歷了一段主要的突破時,連國家這一觀念也可能變更,如四百年前荷蘭民國誕生時的情形。這基本法給我們一個機會想見一九九七年重返中國以後的情形。這特區將保持其獨特的稅收制度和貨幣制度。它將有特別的旗幟,它的行政首長將由選舉產生,他也和被選的立法員一樣,至少已在本地居留二十年。現有司法機關將全部保留。 香港所立的法律將報告於北京的人民代表大會登記作為紀錄,可是特區不隸屬中央政府任何機構之下。而且特區有權處理僅與本地有關的外交事宜。起草委員會完成了上述初稿,正在與諮詢委員會商議,兩者都在廣泛徵集公眾意見。工作表現地方自治的精神,將各處有價值的地方盡量保存,和對一九八四年中英兩國協定的尊重。這不是容易的工作,它的成功應當為澳門造成前例。來日這動力之所致,不難渡過台灣海峽,使突破歷史的中國一統成為事實。 【本書命意】 在結束本書時,我乘機解釋寫這書的哲學立場。初看之下,宏觀歷史好像與道德全不相關。人類之行動在大範圍內展開,只循著若於因果關係,不能由各個人意願左右,更難因著他道德上的希望而遷就。在寫作以上各章時,我更將前一時代所留下來的影響昭然指出,就和以前的史書不同。傳統的史學家通常將每朝代之初當作一段有創造性的時代,當日的人口和社會都帶著可塑性,可以由一代偉人照著他的理想轉折成器。我自信我的敘述比較近乎實情,可是也會造成一種定命的印象,亦即註定將發生的事物總會發生,道德與否和事實之來往無關。這樣無人性的立論很可能擾亂讀者的心情,更可能冒犯有些敏感的讀者,然則這不是作者之本意。 下圖(圖缺)裡面,實線部分表示我想像中歷史之形成。它也是人類不斷向前推進所留下來的紀錄。為簡明起見,我們以三個較大的段落代表當中無數短程的進展。我們的路程連亙不斷,朝以繼夕,有如印度思想家所謂「羯磨」(或因果報應,karma)或如西方神學家所謂「定命」(predestination)。即從一個讀史者的眼光看來,我們的自由,無論如何也只能始自我們祖先撒手的地點。自此向空伸出的箭頭表示我們理想主義之傾向。道德也在這時候成為一種有力量的因素。大凡人類全體性的動作既有群眾運動之參與,必帶犧牲自我的決心,也包含著公平合理的性格。可是和這種傾向作對的有向心的力量,以較短的箭頭表示。後者或稱為「原罪」,或者如宋儒所提的「人欲」。弧線上的歷史進程總是以上兩種力量之總和,也就是陰與陽之合力。 歷史之總意義,也如這圖所示,在其整個的美感。人類整部歷史不過約一萬年,在宇宙的生命裡不過是極為短促的一部分。而我們所能理解的宇宙生命尚且可能是更大事物當中的又一小部分。如康德所說,「事物自身」(things in themselves或noumena)非人力可得而知。在弧線的前後,我以虛線畫出,此不過根據人類歷史,推想其來蹤去跡。如此看來,實線的真實性也靠虛線之陪襯而得,並且也只有相對的意義。 人類歷史之大塊文章,以長遠的距離視之,屬於神學領域。作者的經驗識量有限,只好像鸚鵡學舌一樣將大哲學家康德提出作為交代。除此之外我不能將我個人有限度的觀測去推論無可知之數。同時,歷史家的眼光總是以回顧為主,在廣大空間劃出幾條短線,並無預言的意義。 現在有不少教科書作者在敘述西方事物時,乘空插入一兩段有關中國瑣碎之事而稱之為世界史。在我看來,人類四分之一的生活歷程不容如是草率處理,尤其在我們已臨到一個緊要關頭之時。所以我提出中國歷史的全部歷程,注重它內部的節奏和特性,然後才提到它與現代西方衝突與接觸的全部經過。這樣的安排也確能使我們觀察世事時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眼光。以前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全不合情理之處即可因此冰釋。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地理環境在歷史上的重要,而人類長期忍耐力之偉大也因之而顯然。各人對以上的反應不同,可是能將一個古老國家的維新以及她重新振作的態勢筆之於書,作者已有一股愉快的感覺,並且希望讀者有此同感。 (全書完)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