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黃仁宇 >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 上页 下页
卷尾瑣語


  這一本集子收錄了我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過三十三篇歷史文字,發表的時間自一九八七年年初至一九八九年夏天。所包括的內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點則在具體表彰中國歷史有它的特色,前後連貫,通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各篇雖大致以人物傳記之體裁為主,所紀事之影響遠逾當時人之人身經驗,積累之則與我們今日之立場仍然有關。

  自明朝至現今的一段,原擬定也照同樣體裁敘述,只因歷史的進展成螺線式,愈至後端積累的分量愈重,內容也更複雜,其安排不容易保持文藝副刊的風格及篇幅的限制(即是現今各篇也有這樣的趨勢,經過《人間》前後編輯陳怡真及季季兩小姐之策劃才克服技術上之困難)。幸已有《放寬歷中的視界》(允晨,一九八八)一書,也由作者執筆,雖然體裁不同,其內容則概括明初至現今,總算能在時間上啣接,也可當作本書之續編。「開場白」裡所說中國歷史與西洋文化之匯合,則由《放寬視界》交代。於是也使作者避免了專學大人物之壞習慣的罪名,有如效法胡適先生著書只有上冊不見下冊的作風。

  幸與不幸,「赫遜河畔」這一專欄經過《人間》問世之日,適值大陸兩度學運起伏之時。天安門事件之後有朋友問及我的觀感。首先即要申明我對中國現代史的三段看法至今不變。此即蔣介石及國民黨因抗戰而替新中國造成一種高層機構,毛澤東及中共因土地改革而造成一種新的低層機構,現今政權之主要任務則在藉著經濟改革重訂上下之間法制性之聯繫,促成中國全面進入以數目字管理之方式。這樣的解釋已附入北京版《萬曆十五年》重訂本(一九八六及一九八九兩版)之卷尾。

  從天安門慘劇之前後各方面所表現的意見來看,很多人士已經迫不及待的責成中共表現一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之效率及風度,這種要求未及顧慮到歷史上的背景,不免忽視技術上之困難。但是其咎乃在當局。中共最大之弱點,即是不能與被治理的人民坦白對話,稍有能如此之人物即被整肅。因此可以推見雖在其最高層對重要事件之決策,經常意見不能一致。這樣也暴露著幾十年來用意識型態代替歷史之後果。恐怕不少高級幹部尚不能徹底明瞭他們自己在歷史上的任務,才會用道德之名義去掩蓋技術之不足。

  作者已在不同的地方寫出,一定要質問今日大陸的作風是否已滲入資本主義的性格或仍保留共產主義之旨趣,已無實際之意義。當今最重要的工作,即是使財政與稅收商業化,因此必使民間經濟也構成類似的組織,做第二線和第三線的支持。凡此只能從加強信用,固定私人財產權著手。本書已說及宋代王安石無法做這樣劃時代之突破,終至技術方面的成果被放棄,只有意識型態之抬頭,可作例証。

  歷史為承前啟後的一種紀錄,如果其寫作不針對現在之立場著眼,即雖為原始資料,其觀點業已過時,如果寫來只有一片呻吟嗟怨,滿紙謾罵,也只代表作者和讀者對歷史的反應,並非歷史,今日中國大陸最大的毛病出自價格的雙軌體制。如有一噸鋼可能售價七百元,也可能售價二百元。公營工廠的產品由政府收買價格低廉,不合格的拋售於自由市場,反獲利四倍以上(紐約《知識份子》一九八六冬季號頁五九),因之官僚採購「濫用權力和忠於職守甚至無法區分」,其結果則是「三分權力經濟,三分關係經濟,剩下來的四分才是貨幣經濟」(北京《經濟研究》一九八八年第十一期頁一九、第十二期頁十八)。這種現象之由來則是中共執政之前三十年的財政稅收政策用「剪刀差形式」,以低價向農民收買糧食,在配給市民的時候,也盡量的壓低工資,有了兩頭的剋扣,才能不藉外援,籌措了一個國家建設的基金,亦即是所有的公營事業都帶著一種津貼的性質。經濟改革之後,「承包到戶」,才開始有了一種民間經濟,也實用於自由價格。因此「開頭顱的不如剃腦袋的」,「彈鋼琴的不如搬鋼琴的」(《河殤》第四集解說辭)。僅是產生了上述之怪現象尚非當今政權之過失,但是不能著手解決這種種問題,反用意識型態去包瞞阻礙事勢之合理化必無從持久。

  本書乃為一般歷史讀物,作者亦非經濟專家,更深知經濟改革之風險,可是反面說來,現代經濟之要義即為承擔風險,所以全面借債全民都「寅年用卯年糧」的去提前生產,提前分配,採用新的科技。要是一個國家採取「千金之子不立垂堂」的態度也永遠無法現代化。經濟與財政發生雙重體制,也不始自今日,本書已舉出唐朝之宇文融、韋堅、楊慎矜、王鉷,宋朝之王安石、蔡京與賈似道,元朝之阿合馬、盧世榮和桑哥。即明朝之張居正和劉瑾,各人人品不同,職位相異,也蹈他們的覆轍。作者著書之目的既非迎合群眾心理,更非討好於少數人物,但是總希望有些實用的價值,即提供上述一點亦可見得中國長期革命之規模宏大,連最後之一段重訂上下之聯繫也要打破一千多年來之習慣與作風。如果這樣的一個觀念能被廣泛的接受,則作者已是心滿意足。我們越是把過去不合時代需要之出處搬盤過來,愈能增加今人之勇氣與希望。傑佛生(Thomas Jefferson)說:「世界屬於生存者(Earth belongs to the living)」,旨意在此,這也是本書的目的。

  黃仁宇
  一九八九.八.廿一於美國赫遜河畔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