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诸葛青云 > 剑戟公侯 | 上页 下页
七六


  杜丹扬眉说道:“功力到了超凡入圣之人,神态身形可以百变,公孙姑娘似乎不应该由此着想。”

  公孙璿妙目凝光,看着杜丹笑道:“杜兄如此说法,莫非有甚高见?”

  杜丹正色说道:“我认为这位筱老人家,对于公孙姑娘,似极关怀爱护,暗中照拂,否则,今日便决不会赶得这样巧,救了我们的这场大难!”

  公孙璿点头笑道:“我也觉得天下巧事虽多,也不至于巧到如此地步,那位筱老人家之来,显系决非无意巧合!”

  杜丹笑道:“故而我认为那位筱老人家,可能是与公孙璿姑娘极有渊源之人……”

  公孙璿叹了一口长气,接口苦笑道:“杜兄这项猜测,大概不对,因为当世之中,与我有渊源之人,只有我的恩师和我的母亲……”语音至此微扬,目注杜丹,轩眉说道:“一来,我恩师与我母亲,决不会化成筱铁口的模样;二来,既令她们两位老人家作此改扮,我也认得出来,故而那位筱铁口,虽是绝世高人,却与我必无渊源,只是个陌生人呢!”

  她既这等说法,杜丹自然便不再多言,转变话头,向公孙璿含笑问道:“公孙姑娘,我们如今行止……”

  公孙璿不等杜丹话完,便即断然说道:“直奔崂山!”

  杜丹怔了一怔,目注公孙璿,诧然问道:“崂山之约,是订在六月月底……”

  公孙璿道:“我想提前赶去,是要找人……”

  话方至此,杜丹便“哦”了一声,并在脸上浮现神秘微笑。

  公孙璿知道他笑些什么,玉颊微红,赶紧说道:“杜兄莫要错会了意,我提前赶去崂山之意,不是为了寻找侯剑平,他与我约会之期,比‘恶鬼滩’之约更晚,是在七月初一。”

  杜丹闻言,略感意外地,注目问道:“除了‘恶鬼滩’和‘七月初一’,公孙姑娘还要到崂山找谁?”

  公孙璿一双妙目之中,神光如电地,朗声答道:“我想去崂山‘百年崖’头的‘百年庵’中,拜会那位‘百年庵主’。”

  杜丹似乎对于这号称有点陌生,闻言之下,目注公孙璿,诧声问道:“这位‘百年庵主’,是不是公孙姑娘的师门长者?”

  他以为公孙璿之师,既是“北岳神尼”妙音师太,则这“百年庵主”多半便是妙音师太的空门至友。

  公孙璿听得杜丹这样问话,摇了摇头,英笑说道:“杜兄,你完全错了,那‘百年庵主’,不但不是我的师门长者,反是我的杀父仇人!”

  “杀父仇人”四字,把杜丹听得一愕!

  公孙璿知道有关此事,杜丹只听孟迟大略提起,并不深知,遂又加解释说道:“所谓‘百年庵主’就是在‘好汉坡’上,害得我父亲与‘关中双剑’一齐遭劫数的‘桃花娘子’柳如绵!”

  杜丹“哦”了一声,连连点头说道:“公孙姑娘既已知道你的杀父仇人何在,自然应该前去崂山‘百年庵’,找那柳如绵妖妇报仇!”

  公孙璿摇手说:“杜兄,你又错了,我去‘百年庵’之意,并非报仇。”

  杜丹方自一愕,公孙璿已把自己与侯剑平在“好汉坡”前,联句勒石的“循环扰攘几时休,冤报冤来仇报仇。匣内金锋空作啸,坡前白骨已成丘。移山建墓埋雄恨,勒石为碑警众流。能放手时须放手,劝君到此请回头。”诗儿,向杜丹念了一遍,满面神光,缓缓说道:“杜兄请想,我既已移山建墓,把‘好汉坡’改为‘回头坡’,勒石警众,加上柳如绵又已贝叶金经,皈依古佛,父仇虽重,也只好‘冤家宜解不宜结’了!”

  杜丹向公孙璿投过一瞥敬佩眼色,失声叹道:“公孙姑娘真是菩萨心肠,世人若有半分智慧,一成胸襟,则莽莽江湖中,自然到处都是天机,哪里还有半点血腥气味?……”说至此处,“咦”了一声,又向公孙璿问道:“公孙姑娘既如此宽仁厚德,不念前仇,为何还去‘百年庵’找那柳如绵?”

  公孙璿道:“我之肯对柳如绵宽仁之故,全在她是否真正‘回头’,忏悔前非,一心礼佛?否则,若盲目释仇,却何以对先父于九泉之下?”

  杜丹恍然说道:“我明白了,公孙姑娘此去‘百年庵’,是意在察看柳如绵是否业已真正忏悔?”

  “她若假以皈依三宝为名,欺骗世人,实仍怙恶不悛,我自然下手为父报仇;她若确实忏悔,我便在告诉她几句话儿之后,立刻就走。”

  杜丹问道:“公孙姑娘要告诉她什么话儿?”

  公孙璿正色说道:“我要告诉她私仇可释,公道必彰,‘好汉坡’既已改为‘回头坡’,则坡前旧恨,一笔勾销。从今以后,我不再找她,只找‘天魔派’,维护武林正义,并结算十年前在太行山‘凌霄峰’,欺凌我母亲,杀害沈师伯,以及在这一路之间,发动各种阴谋对我迫害之事!”

  杜丹道:“闻得那‘桃花娘子’柳如绵,素来足智多谋,公孙姑娘必须察看,不要被她瞒过,才不是天大笑话。”

  公孙璿颔首答道:“那是自然,但一人眼力难免有所疏漏,杜丹旁观者清,你帮我好好注意,莫要放过任何细微之处!”

  杜丹连声应是,两人遂不在途中作任何耽搁地,直奔崂山。

  或许是因为双方已定“恶鬼滩”头之约,“千面小天魔”轩辕斌的真实面目又被揭开,这一路之间,居然风平浪静,并未对公孙璿、杜丹两人,再作任何滋扰!

  到得崂山,找到“百年崖”下。

  这“百年崖”是座峭拔孤峰,面临大海,环境极为幽静。

  公孙璿与杜丹双双施展轻功,援上高崖,发现那座“百年庵”,是倚山面海,建在山崖顶处。

  建筑虽颇坚固,但却朴实无华,加上庵左庵右,满是苍松翠竹,面临大海,背有飞泉,着实有点悠然尘外意味。

  公孙璿目光如电,一扫四周,向杜丹问道:“杜兄你看怎样?”

  杜丹笑道:“倘若仅以‘百年庵’的环境而论,颇合出世修行之状,但世间万事,表里未必一致,公孙姑娘还是去见柳如绵,当面锣对面鼓地,来个‘欲知心腹事,且听口中言’吧!”

  公孙璿摇头说道:“‘口中言’可以胡说,‘背后语’才是真心……”

  杜丹接道:“公孙姑娘是不打算明访,准备暗探?”

  公孙璿向那“百年庵”的那两扇紧闭庵门,看了一眼,毅然扬眉说道:“我认为‘暗探’或比明访来得有效!如今时已黄昏,我们就在松林中坐一会,看看动静,等到天黑,再进庵内。”

  杜丹点了点头,两人遂选了一株古松,纵入虬枝密叶之中,向着“百年庵”遥遥注视。

  这时,几记令人神往意远的钟磬之声,从“百年庵”中,悠悠传出。

  跟着又隐隐传梵呗声息,表示庵中尼僧,正作晚课。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