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诸葛青云 > 鬼魅江湖 | 上页 下页
七八


  高小红微微一笑,儒衫飘处,便自隐入夜色。长孙玉珠回头对严羽飞看了一眼,秀眉微蹙问道:“严老人家,你通不通风鉴之术?我看红妹似乎面有晦纹,气色不大好呢?”

  严羽飞笑道:“行走江湖,谁不通三分风鉴?严羽飞不仅喜爱此道,并曾遇西域异人,获得特别传授……”

  长孙玉珠听他精于风鉴,心中大喜,才一抱拳,严羽飞已摇手笑道:“长孙宫主放心,高姑娘相貌美厚,一生惯于逢凶化吉,绝无太大灾厄,否则,适才我必劝止分途,要她和你一路,才好多点照应!但江湖中原本充满险恶,处处皆有风波,何况你们的对手,更是心计甚深,武功高明,来历难测之辈?小风小险,无足挂怀,宫主莫为高姑娘悬忧,你尽管安心去吧!”这样一说,长孙玉珠果然安心不少,遂辞别严羽飞,向“雷峰塔”顶赶去。

  谁知才走不远,长孙玉珠便有奇遇。

  所谓“奇遇”,不是见着“奇人”遇上“奇事”,而是听到了一首“奇诗”。

  长孙玉珠是行至湖边,突然耳中闻得有人作歌吟诗。吟者是谁?并不知道,因为那吟声是来自漠漠水云之中。

  漠漠水云,就是较浓雾气,距离虽仅十来丈远,但已使人只能看见一点模糊船灯,船上作歌人的形相,自然更无法辨认了。歌声,也不是凝聚了什么佛门“狮子吼”,道家“万妙音”,只是随意而歌,吟了一首七绝小诗,但这诗句,听在长孙玉珠耳中,却比“狮子吼”等神功,还来得对她更为震憾!

  诗句吟的是:“左拥长孙右仲孙,己难辜负美人恩,莫救江湖金败子,雷峰塔顶是鸿门!”

  这首诗儿,所咏的全是长孙玉珠最为关心之事,句句均有极大的震憾力量!

  开始一句,便足震人,“左拥长孙右仲孙”,“仲孙”当然便是高小红在“太湖镇波舟”中,所见过的仲孙容,“长孙”是谁?是指自己?抑或指的是“江湖金败子,雷塔侣长孙”分传红笺,邀约江湖群豪,元宵观礼的另外一位?

  第二句“已难辜负美人恩”,颇难猜测,意义有点双关!

  既可解释为金不换曾受这“长孙”“仲孙”的二女深恩,不容辜负,也可解释为金不换已与她们米已成饭,木已成舟,有了无法辜负的亲密关系!

  倘根据前一句“左拥长孙右仲孙”的词意,以及“拥”的字眼看来,是后者的可能,大于前者,但长孙玉珠的芳心中,却宁愿前者的可能,大于后者!

  当然,这种“宁愿”,发自与金不换的感情,由于天意,金不换已先后与林如雪,高小红,发生了不容辜负的亲密关系,倘再加上什么“长孙”,则四杯一壶,已使他疲于奔命应付为难,所能辜负的,只有自己这位还与金不换保持清清白白的“绛雪仙娃”,必将忘情东海,封闭“蕊珠宫”,去作位真正的“天外一珠”了!

  第三句“莫救江湖金败子”,也有双重意味,倘单独参详,似指金不换已有“此间乐,不思蜀”,暨“温柔不住住何乡”的堕落思想,根本不希望他的朋友们费尽苦心也,多事营救!

  倘与第四句“雷峰塔顶是鸿门”合参,则他对方以金不换为饵,在“雷峰塔”顶,有了极为毒辣的厉害安排,等待不知趣的江湖群雄,自投罗网!

  仅仅二十八个字儿的四句小诗,当然句句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当然,吟得出这四句诗儿之人,必然知晓更多的有关重大秘密,否则,他何以成句?

  人在岸边,船在水上,除非是船在拢岸,否则距离定必会越来越远!

  就这歌声入耳,使长孙玉珠心里一震,百念如潮之际,仿佛水云更浓,连那点模糊船影,也看不清楚!

  长孙玉珠一急,知晓时机绝不可失,赶紧脱口高叫道:“在下有事请教,前面船上的仁兄,请容我拜见好么?”

  一来岸边别无船只,二来是在夜间,又有雾气,不至于惊世骇俗,长孙玉珠一提真气,来了式“长龙渡海”,儒衫飘飘,纵往水云深处。

  但根据歌声判断,那艘隐入水云的船只,距离岸边至少已有廿丈左右。

  故而,长孙玉珠虽然纵出八丈,落足点仍必是空荡荡的湖水。

  以这位“绛雪仙娃”傲视当世的深厚功力,她只消在“长龙渡海”的去势将竭之际,转化“海鹤钻云”,或是“梯云纵”的身法,必可在空中接力,登上船只。

  但长孙玉珠并未变化身法,她是直接落足湖水。她这一纵,但求把身形隐入水云,避免万一为别人看见,疑神疑鬼,过份惊世骇俗!等到身形下落,脚底沾水,她竟把西湖湖水,当作钱塘官道,来了个安详举步,向那如今因距离接近,业已不太模糊的船影走去。这种作法,当然极难,也有点意在示威!

  长孙玉珠认为纵令船上人物,是凶邪一类,在见了自己这种轻不施展的绝世功力之后,也必收敛毒谋,有问必答,放得乖巧一点!距离近了,知道错了,那条船上的人物,是朋友,不是凶邪,用不着大展神功,显得小家子气。明白的原因,在于“味道”的启发,有启发性的“味道”,是酒香!

  不是生疏的一般酒香,是熟悉的特别酒香。所谓“熟悉”,所谓“特别”,便是这酒儿,乃“东海蕊珠宫”中的特别酿制,而仅由长孙玉珠遣人送给这一位特别人物。故而,长孙玉珠一闻前面水云中船影上飘来这种特别酒香,便知是自己与高小红在太湖左近,遍寻他踪迹未得的“龙钟酒魅”萧三。

  既是萧三,用不着踏波行水,赶紧一提真气,飘上船头。

  那是只中型船,比小型扁舟,稍大一些,但长孙玉珠纵上船头,不禁怔住?

  因在船尾操桨的,不是“龙钟酒魅”萧三,是位齿白唇红的年轻和尚。

  长孙玉珠正在发怔,那和尚已念了声佛号道:“尊驾怎样称谓,盖世武林中,除了如今已深坠情网,拔不出脚的金不换,我还想不出有其他年轻俊品人物,具此身手!”妙极,这年轻和尚,身着僧衣,却毫无方外人的什么“施主”“贫僧”之称,说起话来,全是江湖人物口吻!

  长孙玉珠突然明白了对方是谁,因自己身着儒衫,犹是男装,遂抱拳笑道:“大师可是刚归三宝,又恋江湖的‘青衫狂客’宇文狂兄?”

  年轻和尚苦笑道:“我正是宇文狂,因当不惯和尚,正想还俗,却又被个不长进的朋友‘江湖败子’金不换,气得我又想当和尚了!”

  长孙玉珠目光一扫道:“酒香如此之浓,酒魅萧三何在?”

  宇文狂伸手向舱中一指,冷应答道:“萧三酒醉如猪,大概最少也要睡个三日三夜才醒,如今简直像个只剩半口气的活死人般,连打鼾都打不出了!”

  长孙玉珠好生诧异地,“咦”了一声,皱眉说道:“江湖人云,龙钟酒魅,从不醉酒,喝得越多,越不龙钟,甚至连武功,智力都与他所饮杯数,恰成正比!”

  宇文狂叫道:“朋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淳于髡说得好:‘一石不醉,一斗即醉’,李太白则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萧三虽往日千杯不醉,如今却酒入愁肠,必见杜康,可能纵喝一杯,也会醉倒,何况他一气之下,把朋友送的一枚难得‘酒母’,却整个吞到腹中去了。”

  那枚“酒母”,本是林如雪遣白苧致赠萧三之物,被长孙玉珠疑心有诈,在途中用“东海特制之物”,偷龙转凤,掉换一枚,自然深知所蕴酒力,闻言之下,皱眉说道:“整枚‘酒母’,若是吞下腹内,真恐睡上三天三夜,也醒不过来,倒要想个特别办法,替萧三兄解酒才好!”

  宇文狂觉得这儒衫少年的风神、貌相,是生平仅见人物,并从眉目间流露出一股端庄正气,不由不敢过份狂妄地,又一抱拳问道:“朋友来历,尚未见告,你是闻我诗声,踏波匆匆追来,定与金不换兄,大有关系?”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