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云中岳 > 风尘怪侠 | 上页 下页
三五


  赤炼蛇正想开口,秋华恶狠狠地迫进两步,吓得他打一冷战,不甘心地哼了一声,跛着腿走向正在裹伤的天蝎。

  秋华冷哼一声,阴森森地说:“限你们立即离开宜禄镇,不然在下将在附近埋葬了你们,不信就试试看?纵虎归山,吴某知道划不来,趁在下未后悔之前,你们最好走快些。”

  南五台双豪一看风色不对,确是怕秋华杀他们灭口。鬼怕恶人蛇怕赶,他两人遇上比他们更凶的人,岂能不怕?天蝎挣扎着站起,愤然地说:“老大,扶我上马,咱们走,日后再说。”

  小腿的胫骨有两根,赤炼蛇很幸运,只被踢断一根,还能支持,牵来马骑,扶天蝎上马。

  临行,天蝎咬牙切齿地说:“姓吴的,咱们江湖上见,一刀之恨,必有回报之期,希望你别死得太早。”

  话声未落,座骑已经驰出,去意匆匆,向东出镇而去。

  秋华不加理睬,向小白龙行礼,笑道:“任兄临危示警相救,兄弟永铭五衷,感激不尽。”

  小白龙回了礼,接口爽朗地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吴兄这两年来名震江湖,亦正亦邪,亦侠亦盗,且誉多于毁,称为江湖游侠,并无不当,久仰大名,只恨无缘识荆,今日幸会,足慰生平。”

  秋华淡淡一笑,摇头道:“任兄,何苦挖苦兄弟呢?任兄名列五虎三龙,侠名遍天下,兄弟算得上哪门子人物?”

  小白龙哈哈一笑,豪放地说:“咱们彼此都不必客套了,以免沦于虚伪。吴兄,兄弟有事请教,祈能坦诚相告。”

  “任兄有何见示,尚请赐告,兄弟不惯说谎,知无不言。”秋华正色答。

  “吴兄在江湖的所行所事,兄弟十分佩服,只是,吴兄在宜禄镇迫镇民罢市,兄弟却不敢苟同,这就有点过分了,不知吴兄何以教我?”小白龙惑然地问。

  秋华呵呵笑,反问道:“任兄的消息从何处得来,能否见告?”

  “刚才南五台双豪不是说明了么?”

  “原来是他们说的,任兄相信吗?”

  “兄弟确是不解。”

  “这样吧。兄弟伴同任兄到各处问问,好不?”

  “吴兄说出岂不省事?”

  “任兄相信兄弟的话?”

  “以兄弟在江湖中所知有关吴兄的为人来说,我信任你,但必须再找个对证以明是非。”

  秋华去牵座骑,一面说:“请借一步说话,此非说话之所。”

  “这就走。”小白龙说,也向座骑走去。

  两人策马出了镇东,到了梁公庙前下马。秋华当即将到达宜禄的经过一一说了,最后说:“不错,兄弟来到宜禄镇,确是有事而来,要打听一个姓景的牧奴,但起初并不打算动武。老实说,这样一闹反而误了兄弟的大事,实非兄弟所愿。只是,看了这些牧奴的悲惨遭遇,兄弟已别无抉择,欲罢不能。任兄如果信任西海怪客鲜于前辈,那么,请随兄弟前往一见,便知兄弟所言非虚。假使任兄仍然存疑,那就请自行打听。俗语说:公道自在人心。宜禄镇虽被三大牧场所控制,但相信其中仍然有不怕死敢揭他们疮疤的人。”

  小白龙冷笑一声,剑眉轩动地问:“吴兄,你今后有何打算?”

  秋华会错了意,也冷笑道:“在下已开诚相告,任兄如不相信,那也是无法勉强的事,一面之缘,本就难以取信于人。在下的事,绝不轻言放手,任兄有何打算,在下听你的。”

  小白龙呵呵一笑,说:“在下打算一把火烧掉三大牧场,如何?”

  “任兄……”

  “三大牧场的主事人如此残忍凶暴,他们必须受报,我反对你这种妇人之仁的处事态度。”

  秋华开朗地笑道:“对不起,任兄,兄弟……”

  “哈哈!不要为此事道歉,兄弟也冒失了些。喂!你不会拒绝我插上一手吧?”

  “任兄如肯仗义相助,兄弟感激不尽。”

  “咱们一言为定。你要找那姓景的牧奴,内情能见告么?”

  秋华点点头,道:“其实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得了,西安有人出一千两银子,请我将姓景的救出送到西安。先交五百两,人到钱清。”

  “姓景的值得花一千两银子?”

  “值得的。”

  “这……这里面……”

  “任兄,兄弟并非为了一千两银子替人卖命,老实说,即使分文俱无,兄弟也要走这一遭。”

  “喝!不简单。”

  “而且那一千两银子我也准备留给姓景的……”

  “咦!怎么回事?”

  “任兄听说过前左佥都御史景清其人么?”

  小白龙一怔,徐徐点头说:“这人我倒听说过,据说是个了不起……”

  “任兄是侠义道门人,敬重忠臣孝子,讲究扶危济倾,对这位忠义千秋的人物,想亦不会陌生……”

  “哦!我想起来了。”小白龙叫。

  “想起什么?”

  “你是说,这位御史是景大人?”

  秋华木然地点头,脸上涌现凄然的神色,黯然地说:“正是他。燕师入京,死的最烈的有两个人,一是兵部尚书铁大人,另一人便是景大人。咱们江湖人不问政事,不以成败论英雄,似乎不该管官家的闲帐,但对这位死事最烈的景大人,却不能无动于衷,尽管朱家天子狗咬狗叔侄相残,景大人仍然是大明皇朝的忠臣烈士,我愿破例为他的后人尽一番心力。”

  说起景清这个人,在靖难之乱中,也确是个值得大书特书流芳千古的人物。他官拜左佥都御史,是建文帝的得力贤臣。燕王起兵叔侄相残,攻破京师,大杀朝臣。那时,出现了相当反常的现象,武将几乎全部投降,文臣却几乎全部慷慨赴死。

  在文臣中,景清是少数投降的人之一,他表面上投降暗中却身怀利剑,谋刺燕王,上朝时将剑藏在衣内,待机行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