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臥龍生 > 新仙鶴神針 | 上页 下页
二〇四


  ▼開創風氣領風騷

  ──淺談臥龍生的經典之作《新仙鶴神針》

  (作者:胡正群)

  一、奉為經典 當之無愧

  無論古今中外,也無分那種行業,一個人能在他從事的行業中,超越同儕,開創風氣之先,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開了風氣之先,而更能在此一行業中,久領風騷,維繫其聲譽和成就不墜,就更為難得了。

  在近半個世紀以來,臺、港武俠文壇中,擁有此風光、享有此尊榮的大概也只有金庸、臥龍生和古龍三數子而已。

  本篇談的就是臥龍生和他的力作《新仙鶴神針》。

  本名牛鶴亭的臥龍生,是河南人,三十年代以流亡學生參加軍旅,一九五七年解甲退役。這個時期正是台灣式俠小說的萌芽期,郎紅浣、伴霞樓主揮筆倡議在先,算得上是台灣武俠天地的拓荒開發的英雄。

  臥龍生初離行伍,雖由於戰亂未能接受完整教育,卻是一位天才橫溢的人物,蟄居台中時就替玉書出版社寫了第一部處女作──《驚鴻一劍震江湖》,由於廣受好評,遂再寫《風塵俠隱》。

  這兩部「牛」刀小試的作品,雖然是小試,但卻佳評如潮,不過若論寫作的藝術,則仍深受朱貞木、鄭證因等前輩的影響,還保留著說書的風味。

  一九五八年,臥龍生挾《驚鴻一劍震江湖》及《風塵俠隱》的聲威,以《飛燕驚龍》北上問鼎,在台灣第一大晚報的《大華晚報》發表,立即風靡了台灣讀者,今又重新修訂,幾近改寫,改名《新仙鶴神針》,遂在香港《武俠世界》雜誌連載,更被東南亞多家華文報紙競相轉載,造成一股「臥龍生旋風」,也使他的聲譽光燦如旭日之升,與香港的金庸遙相輝映。

  平實據論,《新仙鶴神針》在創作的藝術上,不僅擺脫了說書的格調,完全以清新、雋永的新面貌與世人見面,更難能的是,作者在書中有多方面作了「開風氣之先」的發明和啟迪,而被後繼的作者奉為圭臬,稱之為經典之作,實在是當之無愧的。

  二、著墨不多 意境自出

  金庸、臥龍生以及稍後的古龍,他們三位都是重寫武俠小說新里程、新紀元的開宗立派的奇才。金庸的「胸羅萬有、學貫中西」,既精且博,古龍則浸淫新文學又受西洋文學的薰陶,宜乎有此巨偉成就。但臥龍生就不然了。

  誠如各界人士所知、臥龍生當時不過是位「失學」、軍中「退役」下來的青年,居然就能仗著一支筆,躍馬武俠文壇,搴旗斬將,會盟諸侯,成為問鼎武俠天下的霸主,這番功業,若以他的學歷而言,簡直不可思議,除了承認天縱英才外確實無法解釋。所以名評論家葉洪生先生曾經戲喻說:「臥龍生是『小本錢』做『大買賣』。」甚為至論。

  臥龍生的成就全靠得天獨厚的才情,他無法和別人一樣,掉書袋子,也不屑鑽故紙堆,翻名勝大辭典,所以在他的作品裡,對山川名勝、古都重鎮,絕少引經據典的扮述,儘管著墨不多,而要表達營造的氣勢、意境自現,不唯匠心的配合,烘托出那種境界和氣氛,也讓讀者遨遊到他筆下的景色之美。

  現試摘幾段如下:

  第一章介紹藏真圖,描繪山景──偈話下面畫著連綿山峰,夾峙著一道幽谷,谷內峰迴路轉,曲折盤旋,幽谷盡處,蒼松林立,一松特高,宛如撐傘,月光透松下照,滿地碎鋪銀星,一道清溪繞過巨松下,直向一個深澗中流去,溪水不大,如一條水帘下垂,只是那深澗深不見底──

  再如馬君武偕李青騖返里省親,寫村景──抬頭一看,只見三面淺山環抱著一座小村,村前一溪清流,水聲潺潺,村西邊山腳,佳木郁蔥中,隱現出一堵紅牆──

  再如第五章,馬君武騎靈鶴降至大岩石上,他打量四週形勢──看四週都是壁立高峰,當中是一片兩里方圓的盆地,也許四週都有山壁阻擋的原故,別處是冷風刺面,這盆地中卻暖和如春,遍地綠茵中,雜生著各種奇花,五色繽紛,芳香襲人。

  以上三數小段,只不過隨手由書中摘出,看作者輕描淡寫,文字用得極為簡煉,但那一幅幅的景色已然宛在眼前,作者的寫景手法,宛如西畫中的速寫,國畫中的白描,其寫江南風光,則旖旎秀麗,寫深山大澤,則奇絕深遠,寫江河溪泉,則奔騰動魄,細泉淙淙,無不妙到毫巔,這不但證明作者的文字功力,也看出他想像和經營的匠心。

  三、奇禽異獸 靈動傳神

  在本書中,作者似仍然承接幾位前輩作家的餘緒,故事中出現了不少奇禽異獸,如赤雲追風馬、黑鱗鐵甲大蟒、獅、鷹、萬年火龜以及靈鶴玄玉。

  寫牠們的奔馳、飛翔、橫擊,善解主人心意的靈趣,無不躍然紙上而令人驚奇、喜愛。

  作者當然不可能接觸過這些動物,也無法獲致「筆本」,這全賴海闊天空的豐富想像。

  四、人物命名 最擅勝場

  中國人的名字,不但饒有趣味,也大有學問,是一項很有研究價值的東西。此說並不是指「論命談運」的「姓名學」和「筆畫論」。

  一般讀者不太喜歡看翻譯的西洋小說,也有不太喜歡看秦以前的典籍,或多或少與那些人名有關,洋名字譯過來往往有六七個字,三代、春秋戰國時代的名字有很多冷僻古怪的,不像《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書中人物名字來得好記、好念又傳神。

  金庸小說中人物的名字起得雖有含意,也有人讚譽其有學問,但筆者卻以為那些人的名字有點怪怪的,不合實際。雖然是武俠小說,但寫的還是人,而且是中國人,試問中國人裡面會有人叫任我行、包不同、丁不三、丁不四和東方不敗、獨孤求敗嗎?

  何況名字多半是祖、父、長輩所起,誰家尊長會替孩子起那樣的名字?

  臥龍生作品中的名字,起得都相當高明,當你熟悉了書中人物之後,幾乎已能從名字中看出這個人的性格、身份、地位來。因為他起的名字一點也不直,有很真實的人化。

  喜愛臥龍生小說的讀者,不妨稍加留意,就知在下言之不虛了。

  可能有人會問:臥龍生為什麼能起出這麼多好的人名來呢?筆者在此透露一個小祕密──他起人名是很下苦功的,絕非馬馬虎虎草率從事。

  電話簿上的用戶、各級學校考試發榜的名單,就是他的參考資料,他找姓、配名,然後在口中念上多遍,試試順不順口,發聲好不好?然後才作決定。

  不馬虎而慎重敬業,也正是他得享盛名的成功因素之一。

  五、動作場面 氣勢磅礡

  由於筆者是副刊的編者,臥龍生是作者,我們有過近二十年的合作,友誼頗深,有時也探討一些問題,對他寫作的過程知之頗深。在此稍稍洩漏他一點寫作上的決勞:

  他的小說都是在報紙連載,每天每篇約一千二百字左右,全盛期,他同時有四篇連載。由於不是全部脫稿才給報社,而是每天送一篇、兩篇,這樣每天寫,每天送,久了就有了心得──每天製造一個小高潮,十天半月出現一個大高潮,於是高潮相連,源源不斷,故事自然緊湊。所以臥龍生的作品絕無冷場。

  為了滿足讀者,就必須有過癮的打鬥場面、勾心鬥角的風波以及刻骨銘心的情愛,臥龍生對這些都掌握、拿捏得恰到好處,交替展布得也極為均衡。而《新仙鶴神針》是他爭逐盟主的力作,所以更能使讀者如痴如醉,以至風靡江湖,歷久彌堅。

  他寫「動」相當有震撼力,看書中的交兵鏖鋒,就彷彿在看「動作片」,有隱隱可聞金鐵交鳴、拳風虎虎的氣勢。

  而寫各大門派、天下群雄齊集的大場面,他更稱獨步,不論有多少重要人物,寫來每個人都有上場表現的機會,每個人都進退有序,絲毫不亂,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放眼武俠文壇,有此經綸大手筆的人還實在不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