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倪匡 > 三看金庸小说 | 上页 下页 |
一 再讨论韦小宝这个人(3) |
|
在本身有条件的情形之下,要做到“只交朋友,不要金钱”,还容易一些,像鲁肃,周瑜来找他,他就毫不犹豫送了一仓库粮食给周瑜,那是因为他有两仓库粮食,送了一仓库,还有一仓库。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只交朋友,不要金钱”这一点,有条件者做起来,尚且千难万难,像韦小宝处身贫困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更加困难。 金钱的诱惑力是如此之大,社会越是进步,越是现代化,金钱的诱惑力越是大,别说是朋友了,就算是父母、夫妻、子女,放在天平的一端,金钱放在另一端,只怕父母、夫妻、子女、朋友的那一端,也会高高翘起,份量远不如金钱来得重要。 可是韦小宝当时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而且是在妓院中长大,深知金钱之可爱,平时为了一两个小钱,就可能要出尽法宝,挨打挨骂才能夺到手的,他完全知道茅十八给他的那个大元宝的价值,所以才会: “咕嘟一声,吞了口馋涎。”(五五页) 这时候,他要不是深明朋友比金钱重要之道,拿了元宝就走,谁也不会怪他。如果他真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井小流氓,当然也拿之唯恐不及,说不定,还要趁机多勒索一个元宝。那么,终其一生,他也始终是个市井小流氓而已。 不是市井小流氓 但是韦小宝不是市井小流氓,在这个考验他性格为人的关口上,他没有一点市井小流氓的性格,而表现了他英雄豪杰的气概: “咱们只讲义气,不要钱财。你送元宝给我,便是瞧我不起,你身上有伤,我送你一程。”(五五页) 唯有真正的英雄豪杰,才能有这样的表现,韦小宝以一个十二三岁的贫童,而能做到这一点!而且,终他的一生,这点原则,没有更改过,韦小宝是市井流氓乎?是英雄豪杰乎? 天下有在金钱面前、大量的金钱面前不动心的市井流氓乎?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只怕在大量金钱面前能拒之不要的君子,也少之又少了吧? 韦小宝双手推开去的,不单是一只十两的元宝,还是一千两赏银,可是他抱定了英雄豪杰的宗旨: “操你奶奶,出卖朋友,还讲甚么江湖义气?”(五九页) 韦小宝的这种行为,已经高出许多小说中的英雄豪杰了,《水浒传》是英雄豪杰的大集中,像韦小宝这样的好汉,也不多见。 韦小宝绝不是市井流氓。 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文中如此说: “韦小宝这样的市井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也没有遇到过半个。” 当然不曾遇到过,因为韦小宝根本不是市井小流氓。 不禁想借问一句金庸:“像韦小宝这样,在大量金钱之前,仍然能坚守不出卖朋友、重江湖义气的好汉,一生之中,曾不曾遇到过?” 只怕也没有遇到过。遇到过或没有遇到过,都不是主要问题,不一定要遇到过这种人,才能写出这种人来,金庸遇到过郭靖吗?遇到过小龙女吗?金庸也写出了郭靖和小龙女。 金庸也写出了韦小宝的好汉性格。 将韦小宝称之为:“市井小流氓”,是绝不适合的,将之改为“像韦小宝这种市井小流氓出身的人”,还勉强可以,但也不怎么恰当。因为韦小宝虽然生长在一个几乎必然产生市井小流氓的环境之中,但是他出污泥而不染,一点也不是市井小流氓。 人的性格,受先天、后天的影响,一般来说,从小形成的性格,到后来改变的情形,并不多见。 韦小宝的性格如何,我们看看他小时候的作为,就可以下定论,因为他以后行事,还是根据那性格来作准的,并未曾改变过。 韦小宝的性格是多方面的: 第一,他倔强 韦小宝倔强而不甘受辱,有一定的自尊心,倔强起来,天不怕地不怕,性子甚硬。这一点,在他后来渐渐长大,更懂得适应环境之后,多少有一点改变,但是内在仍然是极其倔强的。 他小时候,倔强到甚么程度?盐枭闯进妓院,吓得人人都一动不敢动,他就敢和盐枭交手。 他当然打不过盐枭,挨了打: “……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将他踢得几个觔斗翻将出去,砰的一声,撞在墙上。”(五〇页) “……反手一记耳光,打得……转了两个圈子。”(五二页) 这时,旁观者都觉得这样打下去,势必要将那孩子活活打死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性格若不是倔强过人,一定会屈服了吧?但韦小宝略有喘息的机会,便立时“气往上冲”,又“隔着厢房门大骂”。他那时候又不知道房里的是茅十八,一道“厢房门”,能挡得住凶恶的盐枭?可是倔强起来,也就顾不得了,骂得“恶毒阴损”之至。拳头没人硬,只好骂得恶毒点来出气,这股狠劲,也真是少见,市井小流氓,早已趴在地上叩头求饶了,哪里还有这样狠? 韦小宝的倔强性格,一直持续着没有变过,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得出来,进皇宫之后,和“小玄子”打架,就不肯服输,输了还要再比过。若是他没有这份倔强的性格,打输了就不再打,认输了,康熙也不会将他当知己,也不会有以后的事发生了。 他的这种倔强性格,也表现在他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始终抵抗拒绝的行动上。假太后怎样对付他,他也不服。神龙教势力如此庞大,他也不服。甚至康熙对他硬来,他也一样拒绝,弄得康熙也只好软求。连他最敬佩的师父陈近南,他也并不是绝对服从,而是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对于陈近南对郑家的愚忠,更是大大不以为然,甚至公然反抗。陈近南倒是深知韦小宝的为人的: “你……性子浮动些,也没做了甚么坏事。”(三〇三页) “性子浮动”很空泛不着边际,“也没做了甚么坏事”倒是实实在在的夸奖。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