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倪匡 > 三看金庸小说 | 上页 下页 |
5 从梅庄看出神入化的小说技巧(2) |
|
一气呵成的效果 本人一直不敢想象,金庸在写祖千秋和令狐冲的对话之际,难道已经想到了后文的丹青生和令狐冲的对话了吗?照情形看来,该是如此,但事实上,又绝少这样的可能,若是一路写下去,一路利用前面曾出现过的事情,而可以利用到这种有一气呵成的效果,这种小说创作技巧,也真无人能及了。 向问天准备了字、画,是早要到梅庄去的。他要救任我行,就非到梅庄不可。就小说结构而言,向问天和令狐冲的相遇,是早经精心安排的。但是在向问天而言,身边突然多了一个令狐冲,却是百分之百的意外。 如今我们看到的向问天在梅庄所施的计谋,当然是向问天在遇到了令狐冲之后,知道了令狐冲的剑法超群之后才设计的。 如果向问天遇不到令狐冲,他原来的计划怎样?是不是能够顺利进行,已不得而知。金庸在这里,留下了一大段因由,去让人想象。 所以,说梅庄这一大段,是小说写作技巧的示范,不但示范,还留下了习题:想想向问天如果不遇到令狐冲,如何去救任我行?有志于小说创作者,不妨就这个题目去各抒所见。当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习作,至少叫笔者来写,就不会及格。 从“纵马来到一个所在,一边倚着小山……”,向问天和令狐冲两人到达梅庄开始(七八〇页),一直到令狐冲寻思“哪知竟然私设地牢,将一个女子关在这等暗无天日的所在”(八三七页)止,已经写了四万余字,但还未写到正题,读者依然不知道,在“这等暗无天日的所在”中所囚禁的是任我行这个大魔头。 在这四万多字中,波涛起伏,细节的乐趣不必详说,高潮迭起,向问天甚至无功而归,已和令狐冲离开了梅庄,又被追回来,故事再发展下去,才引出地道来,引出向问天的真正目的来,而令狐冲还在怀疑向问天“那种布置安排,深谋远虑,只不过设法要和这女子见上一面”。 令狐冲绝不笨,然则,在谜底未曾揭晓之前,真的只怕连爱因斯坦,都不知向问天是在捣甚么鬼。 笔法一变,真相大白 再下去,情节的发展,如千寻瀑布,天河倒悬,自天而下,一发不可收拾,任我行出场气派之大(很少有人出场在暗无天日的囚牢中,有这样的气派),计划逐步得到实施,令狐冲陷身黑狱。 写到这里,金庸的笔法,突然转变。在这之前,读者没有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到了令狐冲身陷黑牢之后,读者人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有令狐冲不知道。金庸当然知道,将读者瞒在鼓里,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方法,但是瞒人一阵之后,一定要揭晓一阵,若是一直瞒下去,读者心中会大为不服,心急的读者,会跳过一大段,去翻看下面的情节发展结果。那么,中间的一段写得再好,也变成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 所以,金庸在笔法一转之后,让读者在明,书中人物在暗,让读者替令狐冲担忧。而令狐冲在这段时间之中,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学会了化功大法,将体内积聚的桃谷六仙和不戒大师的异种真气,一一化解了。 在这里,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之处,就是令狐冲在学会了化功大法之后,从来没有使用过,他的武功,始终是在学自风清扬的“独孤九式”。他的一身武功在一把剑,手中没有了兵刃,他就不行。这在武侠小说中,相当少见,尤其是小说中武功最高的人而有这种情形,更属罕见。通常,武侠小说中武功最高的人,都是内功为主的,金庸其余小说中,也皆强调内功,洪七公内功一失,就只好躲在御厨不出来了。 在《笑傲江湖》之中,又不是绝对没有内功的描写,令狐冲体内的异种真气,就是内功,但偏偏令狐冲就没有内功。 内功高深,当然是高手取胜之道,但内功全无,一样可以成为高手取胜之道,令狐冲就是因为全无内功,所以黄钟公的“七弦无形剑”,就无奈他何。 这种写法,不单是武术描写上的一种奇变,而且还是很有道理在的:你有,人家比你更强!你有,就反而成了障碍。根本就全没有,没有甚么可以失去的,反倒立于不败之地了。 梅庄庄主各有所痴 “梅庄”这一大段,发现了金庸出神入化的小说创作技巧。附带说一说四位梅庄庄主,这四个人各有所痴,人品性格,大不相同,也十分有趣。 四个人之中,最有趣的,自然是丹青生,他的潇洒豁达,金庸称为“实是人中第一等风度”,连“向问天和令狐冲也不禁为之心折”。丹青生的豁达之处,在于他对输、赢并不执着,赢就赢,输就输,没有关系,而且输了肯服输,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真的不如人,而不设想别的种种原因,认为自己是远胜他人的,只是时也运也,所以才不如人。 看他在和令狐冲比剑之后的话:“第一招便已输了,以后的一十七剑都是多余的。”便可知他心目之中,对自己的衡量。对自己有公正的估价不难,而还肯当众讲出来,这才需要有宽大、不介意、豁达的胸襟才行。 只是可惜,丹青生的结局不是很好,书中后来,也没有提起。任我行出现之后,事情急转直下,黄钟公感到:“十二年来,清福也已享得够了。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就如此……”一柄匕首插进了心口,就此了结一生。(八九九页) 丹青生在这时,伤心之余,“满脸怒容,转过身来,便欲向王诚扑将过去,和他拚命。……想起已然服了三尸脑神丹,此后不得稍有违抗任我行的意旨,一股怒气登时消了,只是低头拭泪。”(八九九页) 唉,这是何等凄惨的景象,像丹青生这样的人,落得个“低头拭泪”。其实,丹青生生性豁达,不应该勘不破生死大关,“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是如此”,他大可以步黄钟公后尘,不知他为甚么要这样做,岂真是千古艰难唯一死乎? 黄钟公在四人之中,本来最无趣,但他最后结局如此,也就不忍深责。黄钟公临死之前的几句话,十分深刻,可以作为《笑傲江湖》一书,借武林人物喻政治人物的主题:“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东方教主宠信奸佞,锄除教中老兄弟,我四人更是心灰意懒……”(八九九页) 既然在政治中讨生活,而又不能适应,想要退隐,那已经注定是悲剧的开始了,能有十二年清福享,已经是上上大吉之事,可以死而无憾了。 四人之中,最差的自然是黑白子,黑白子的下场也最差,那是应有此报,谁教他那么贪心,想学吸星大法,这个人不足取,他这种贪婪的性格,可能和沉湎棋艺太久有关,棋艺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争胜过程。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过程之中,心态的发展,会变得十分可怕,如黑白子然。 秃笔翁在四人之中,没有甚么特别,最后低头拭泪的,实在应该是他,而不是丹青生。 黑白子是下下人物。 丹青生是上中人物。 秃笔翁是中下人物。 黄钟公是中上人物。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