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倪匡 > 再看金庸小说 | 上页 下页
十、吴侬软语


  在金庸着手修订他所有作品之际,曾提了一个建议:阿朱、阿碧,小女态如此可人,她们从小在苏州长大,如果让她们的对话之中,加一点吴侬软语,岂不是信添妩媚,更增娇憨?

  金庸考虑片刻,连声说好。于是,经过修订的《天龙八部》之中,就可以看到阿朱、阿碧的对话,是吴语对白。

  用吴语来写小说,早有先例,“九尾龟”、“海上花列傅”等,全部吴语,不但对话是吴语,连描述,也是用吴语的,怪异莫名。

  金庸采用的,其实是“半吴语”,不过即使用的是“半吴语”,对于不是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看起来也有莫名其妙之感了。香港、台湾两地的读者,绝大多数,不通吴语,有些地方,还要解释一番,谁教当时提议这样写的。随便拈些出来,大抵类此。

  “勿要吓人喤”──“勿”就是不,“喤”是助语词,没有意义。同样的助语词,有“哉”、“𠲎”(问题时用),等等。

  “霍大爷,还仔拨你。”──“还仔”并不是还一个仔给他,而是“了”的意思,即“还了给你”。

  “你不要大娘子、小娘子介客气。”一“介”,是“这样”的意思。

  “介末交关便当?”──整句是“那可方便得很”之意。原来在这句话后,加了一个“?”,不知何意,疑是误排。

  “勿来事格。倘若我解到仔一半,段公子醒仔转来,耐末不得了。”──阿朱、阿碧的小儿女憨态,在这句话中,表露无遗。阿碧内急,要“解手”(小便),“解到仔一半”,便是指此而言。“耐末”,即“那么”。“勿来事格”,“不行”之意。

  “呒啥事体得罪俚。”──“无啥”,“没有”也。“俚”就是“他”。

  “阿姐讲闲话,阿要晤轻头。”──“闲话”,不是闲话,就是“话”。“晤轻头”者,无轻无重,不知分寸之谓。

  最有趣的一句对白,是四川粗人遇上了江南小姑娘:

  “格老子的,你几岁?”

  “你做啥介,动手动脚的!”

  并不知双方如何听得明白,自然只好大乱收场。

  阿朱阿碧的吴侬软语,用得恰到好处。全然不懂的读者,乍看起来,会觉得有点别扭,但是要稍有了解之后,就会觉得妙在其中,极其有趣,学仔来讲,格末就像是苏州人哉!

  附带说一句,阿朱后来跟了乔峰,惨死在大雨中,石桥上。阿碧的下落如何?在丐帮生变时,她还在,及至段誉带了王语嫣逃走,她也出现过:

  “只见大道上两乘马直驰而来,马上人一穿红杉,一穿绿杉,正是朱碧双姝。”

  然后,阿朱便找乔峰,和段誉去救人:

  “阿碧早到后舱自行改装去了。”

  这一句,甚不可解,到后舱“自行改装”,改的是甚么装?为甚么要改装?在这之前,王语嫣曾问过一句:

  “阿朱姐姐,你们却到那里改装去?”

  阿碧若是“改装”,自然也要假扮一个甚么人,可是她却没有假扮甚么人,假扮的是阿朱(扮乔峰)、段誉(扮慕容复)。

  更怪的是,阿碧一到了“后舱”之后,就此消失,一直到最后才出现。

  这位“一双纤手皓肤如玉”、“说话声音极甜极清”、“满脸都是温柔,满身尽是秀气”,又会煮“荷叶冬笋汤、翡翠鱼圆”的阿碧姑娘,着实令人想念。

  阿碧在最后才又冒了出来,伴着慕容复和小孩玩扮皇帝的游戏,神情落寞、憔悴,真是可怜得很。但是她心中既然只有一个慕容复,那怕慕容复再坏、再疯、再卑鄙,她心中唯一的男人,还是慕容复。这是情爱的力量使然,旁观者往往不易明白。段誉是明白人,他明白了:

  “各有各的缘法……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我又何必多事?”

  不但焉知他们心中不是心满意足,甚至,他们心中,也可以觉得段誉可怜。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何必多事”,真是至理名言。

  可以明白的是何以阿碧到头来,还是这样想不开?她为甚么要:

  “明艳的脸上颇有凄楚憔悴之色”?

  又为甚么:

  “一滴滴泪水落入了竹篮之中”?

  慕容复神智不清,她才有机会长陪在她自己心爱人的左右。如果慕容复真的身登大宝,做了皇帝,阿碧才真伤心,一滴滴泪水,其实应该到那时候才落,现已落,还是想不开。

  阿碧毕竟是一个多情少女,想不开是人之常情,不忍深责。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