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羽生 > 名联观止 | 上页 下页 |
点金成铁的例子 |
|
旧日文人,每有自以为是的毛病。喜欢改别人的作品,就是这个毛病的表现之一。改作亦偶有胜于原作的,但“点金成铁”更多。在对联文学中,最著名的“点金成铁”的例子,就是阮元的改孙髯翁的昆明大观楼长联。 阮元的改作,也不妨录出一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收起苍崖翠壁,更苹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尽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 阮改孙联之后,曾引起滇人普遍不满,甚至被人骂为“不通”(见上篇的打油诗)。其实通是通的,但一改之后,原作的神韵尽失了。因此历来谈论这两副对联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改作远逊原作(只有一个梁章钜例外,下篇再谈)。 限于篇幅,不可能把诸家评论并录。这里只想再举两个例子,比较改作和原作的优劣。 一、原作“披襟岸帻”改为“凭栏向远”。“披襟岸帻”是“解开衣襟,推高头巾”的意思,承接前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不但显出眼界的开阔,也显出了作者的逸兴与遄飞。情与景互相结合。改为“凭栏向远”,只是一句平凡的套语。 二、同样的道理,把“喜茫茫空阔无边”的“空阔”二字改为“波浪”,也是失了原作的气势的,而且也不符合实景。滇池并非长江黄河,它的波浪是不大的,更说不上“无边”。但从大观楼俯视,一望无际,却的确是“空阔无边”。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