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金庸 > 三剑楼随笔 | 上页 下页
《相思曲》与小说


  你或许是我写的《书剑恩仇录》或《碧血剑》的读者,你或许也看过了正在皇后与平安戏院上映的影片《相思曲》(Serenade)。这部影片是讲一位美国歌唱家的故事,和我们的武侠小说没有任何共通的地方,但我们这个专栏却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谈的,所以今天我谈的是一部电影。也许,百剑堂主明天谈的是广东鱼翅,而梁羽生谈的是变态心理。

  这一切相互之间似乎完全没有联系。作为一个随笔与散文的专栏,越是没有拘束的漫谈,或许越是轻松可喜。但《相思曲》据说是从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James M.Cain)一部同名的小说改编的,我在三四年前看过这部小说,现在想来,不觉得小说与电影之间有什么关系,后来拿小说来重翻一遍,仍旧不觉得有什么关系。

  你看了电影之后,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俗套故事,不知道有多少美国影片曾用过这个故事:一个艺术家受到一个贵妇人的提拔而成了名,两人相爱了,后来那贵妇抛弃了他,使他大受打击,但另一份真诚的爱情挽救了他。然而小说的故事却不是这样的,完全不是。

  凯恩的作风与海明威(Ernest Hemmingway)很相像,他们两人再加上史各特·弗兹吉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注:费兹路,Francis Scott Fitzerald,一八九六年至一九四〇年)和威廉·福根纳(William Faulkner)(注:福克纳,一八九七年到一九六二年),这几位美国第一流的作家对欧洲近代小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凯恩有点模仿海明威,不论题材和风格都有点相似。这部《相思曲》的小说,造句简短有力,描写激烈的感情、粗鲁的火热的性格,在性的方面肆无忌惮,都很像海明威,但社会意义却胜过了海明威大多数的作品。

  电影里的女主角(莎列妲·梦桃所饰的黄亚娜)是一个有钱小姐,在小说里却是一位妓女;电影里教堂那一场戏庄严肃穆,马里奥·兰沙虔敬地唱着“圣母颂”,但在小说里,马里奥·兰沙所饰的这个男主角丹蒙,却在教堂里强奸这个妓女,而黄亚娜后来也不加拒绝。

  单是这两个例子,你就会想到,电影与小说的内容是截然相反的。是不是电影的文雅比较好些呢?我以为一点也不是。

  在小说里,黄亚娜是一个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是一个妓女,男主角丹蒙和她同居(决不是结婚),把她偷偷带到美国。丹蒙在舞台上和电影界都成为大明星。电影的制片人温斯敦很憎恨黄亚娜,他怕观众们知道她的身世之后会大大影响丹蒙的票房价值,于是去报告移民局,要把她驱逐出境。黄亚娜和丹蒙是真诚相爱的,她不愿这场真挚的爱情被金钱、名声、种族偏见所毁掉,于是在一个酒会里用斗牛的剑把温斯敦刺死。丹蒙和她逃到了危地马拉。

  结局是很悲惨的,丹蒙越来越潦倒,天天在下等戏院里厮混,黄亚娜终于离开了他,又去当妓女,在追逐中,黄亚娜被警察打死。

  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故事,控诉恶劣的社会怎样摧毁一个歌唱的天才,怎样杀死一个善良的少女,怎样破坏一桩纯洁的爱情,但好莱坞把这个有力的故事改变为一个女人祸水的公式。

  小说中有一段话(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表示了作者对好莱坞的看法,也说明了好莱坞为什么要用现在的方式来摧毁这部文学作品。书中这样说:

  “我不喜欢好莱坞。我所以不喜欢它,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对待一个歌唱家的方式,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对她的方式。对于他们,歌唱只是你所买的东西,你必须付钱的东西,演技、剧本的编写、音乐以及其他所有一切他们所使用的东西都是这样。这些东西本身可能自有其价值,这种念头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认为本身自有其价值的,那只有制片家,他决不知道勃拉姆斯与艾荣·柏林之间有什么分别,他不会知道歌唱家与哼时代曲的人有什么分别。直到有一天晚上,二万多人高声大叫要听那唱时代曲的人唱歌,他才懂得两者的不同。除了73编剧部替他写好的故事大纲之外,他不会读书,他甚至不会说英语,但他自以为是精通音乐、歌唱、文学、对话以及摄影的专家,只因为有人把奇勒·基宝借给他拍一部影片,于是他成功了。”

  小说家凯恩对于好莱坞一点也不尊敬,于是他们对他的小说也使用了暴行,不过不是在教堂里,是在摄影场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