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独孤红 > 豪杰血 | 上页 下页 |
一 |
|
▼第一章 怪书生 开封“大相国寺”跟北京“护国寺”一样,不过“护国寺”没“大相国寺”那么大,也没“大相国寺”那么古老…… “大相国寺”本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公子无忌的故宅。北齐时建“建国寺”,寻废。 唐睿宗时复建,时适睿宗以旧封相王即帝位,故赐名曰“相国寺”。 虽然历代屡废屡建,“大相国寺”的庄严、肃穆,可丝毫无损,提起“大相国寺”天下没人不知道。 要说有人瞪眼儿摇头,那是他没出过门儿,没见过世面,太孤陋寡闻,其实,就算没出过门儿也该听人说过。它的名望和热闹,代代不衰,朝朝鼎盛。 每值庙会之期,真称得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那份儿盛况,可就不用提了,打个譬喻:人缝里直能挤死蚂蚁! “大相国寺”前面的广场上,吃的、喝的、玩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无所不备,齐全得很。 瞧罢!东边敲锣,西边打鼓,说书的、卖唱的、练把式的、卖膏药的、杂耍……数上三天三夜也数不完! 总之,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最有名的,围的人最多的,是那位卖“大力丸”的马花亭,开封人管他叫秃顶老马,矮肥身材,圆圆的红胖脸,人顶和气,永远瞇着眼儿咧着嘴笑脸对人。 他说得好,谁吃了他的“大力丸”,一巴掌准能打死一条牛犊子,说是这么说,买的人照买,可从没人去试过。 一巴掌打死牛,这牛未免吹得太大了点,那没关系,尽管大家心里头雪亮,可谁也会情不自禁的往他那儿攒,听他翘着胡子吹,瞪着眼说瞎话! 没别的,和气生财,人家秃顶老马练的是不含糊的真功夫,一张弹弓能闭着眼儿打落二十丈外人头顶着的制钱儿,一路扫堂腿,能扫断十几根“梅花桩”! 就凭这,硬招牌,没人愿意瞧骗人的假玩艺儿! 买了他的药的,那不说,只睁眼儿不掏腰包的,没关系,过不一会儿他能让你乖乖的掏出钱来换包“大力丸”。 除了“秃顶”老马,玩杂耍的秦万巧,卖膏药的王老头儿,练把式的宋胡子,说书的张歪嘴,卖“抖牛”的二愣子,人跟生意都不错,可都比不上“秃顶”老马! 那年头儿,人讲义气,尤其是跑江湖混饭吃,出门在外,大家都是苦哈哈的朋友,瞧人家大把大把的往腰里塞,谁都不会眼儿红,更不会有那横鼻子竖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地盘儿之争! 今儿个我挣得钱多不是?好!拍拍胸脯,上馆子去,大伙儿今儿个这顿算我的,大把大把的往外掏,面不改色! 有人说,挣钱不容易,何必呢? 胡说!钱,活一天能挣一天,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辈子有血性,讲义气的好朋友能交几个? 听!多感人?也显得胸襟潇洒,豪迈得紧! 谁有点急事儿不是?没关系,今儿个卷摊儿收场,不做生意了,大伙儿争先恐后,帮忙去,可都是真心! 要说像,北京的“天桥”有点像“大相国寺”,“天桥”可也没“大相国寺”那么大,那么热闹,那么…… 说到这儿,我总该打个招呼作个揖,也许有很多北平的朋友会指著书骂我,“大相国寺”那能跟“天桥”比! 诸位,雅量海涵,您多包涵,我是开封人,天下有几个不愿为自己的老家吹嘘一番?愿您一笑,看下去。 当然,如果您到过开封,逛过“大相国寺”,除了不该东比西比以外,您定会点头说:这人并不完全是吹嘘。 我这里再作揖了。 “大相国寺”里和尚不少,连打扫的小沙弥都算上,总共也不过那么三十来个,可是有一半以上是老和尚。 “大相国寺”的主持,法号不错,上一字“普”,下一字“济”,开封人都管他叫普济老和尚。 普济老和尚八十多了,可是看上去没一点龙钟老态,身材瘦削,相貌清癯,一双老眼炯炯有神,颔下三绺银髯飘拂,和蔼祥和,永远谦恭待人,和气待人。 普济老和尚不但是“大相国寺”的主持,而且是远近知名的大善人,多下来的香火钱,他能一个不留地周济穷人! 碰上荒年,他还能跋涉千里,跑遍天下,不辞劳苦地沿门托钵,化缘放赈,救苦救灾! 开封人无不视若神明,焚香顶礼,暗中膜拜! 老和尚说得好,也越显他是高人,此身皈依佛门,佛门中人慈悲为怀,悲天悯人,救济众生这是应该的。 同时,这也是为他自己,多造功德,以修正果! 有一次,有位香客说他会武。 他笑了,他说:出家人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清心寡欲,吃斋念佛,青灯红鱼,日翻贝叶,有谁能这么做,定会跟他一样,不必练武,人不犯我,我也不犯人,练武作甚? 又一次,有位香客想剃度出家,跟着他修练。 结果,让他两句话给劝了回去。 “佛门虽大,不渡无缘之人!” “天全欲淡,虽凡亦仙,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由此,足见普济老和尚是位修为超人的佛门高僧。 “大相国寺”以前如何,无法考证。 不过,在普济老和尚接任主持以后,十余年来,一直安宁无事,很平静,暮鼓晨钟,佛门清净。 但,这一年,来了事,而且是祸事…… 这一年,除夕刚过,正值上元。 上元,俗称元宵,又叫元夜,元夕。 这一夜,笙歌到处,张灯为乐,所以又叫灯夕,灯节。 元宵的起源,史无明文,惟“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到明而终。” “初学记,德篇”说:“今人正月望日夜观灯,是其遗事。” 由此,可见远在汉代,已有元宵张灯习俗! 不过,古代的上元习俗,和后世不大相同,它的重心是祭祀,似乎并不在于张灯。 元宵张灯的风气,到了唐代才盛行。 据雍洛“灵异小录”说:“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其寺观街巷,灯明若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中宗年号)以后,复加丽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深行数十步者。”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