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司马辽太郎 > 项羽与刘邦 | 上页 下页
四七


  当赵高说到这里时,章邯拱手说道:只因当下实属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之人大力帮助,方能采取非常措施。刚说到这里,赵高看上去就已经十分满意了。

  “究竟是什么事嘛?”

  “骊山和阿房宫两处都有大批服刑之徒在干活。”

  无辜百姓在千,服刑的囚犯也在干。仅服刑的囚犯可能就超过二十万。章邯说:依臣之见,请允许向他们发出大赦令,免除其罪行,让他们拿起武器去从军。在当前形势下,再没有其他办法可在俄顷之间编成一支大军。

  用囚犯?让他们从军?

  赵高对这个方案也着实吃了一惊。军旅途中,说不定那些囚犯就会反戈一击,干出什么勾当来,没有相当统率能力的将军是不敢带领他们的。

  “好吧!容我到内宫奏请一下。”

  赵高说。纵使打了败仗,也只能是眼前这个人大吃苦头。

  赵高立即谒见二世皇帝胡亥,将这项建议作为自己的提案奏上,又推荐了章邯。

  总之,此乃军机大事,必须集合文武百官,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在用兵问题上,这是惯例,胡亥作为皇帝,再怎么样也不能继续躲在后宫不出来露面。

  胡亥照章办事,召集百官,让他们提出意见。这时胡亥才再次了解到赵高的伟大之处。一切都按赵高所说的顺利进行,正如赵高所预见的那样,有一个叫章邯的人主动出班请缨,唯有这个时候胡亥才感到一点乐趣,因为就跟看戏法差不多。而且章邯所奏上的计策刚好与赵高先前献上的完全一致。胡亥不禁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愉悦。身为皇帝的乐趣,大概就是面对此情此景吧!朝臣就好比满天星斗在轨道上运行,转动起来井然有序;上奏的人也从不讲有违皇帝旨意的话,都以悦耳的腔调陈述皇帝刚刚准奏的事情,一切都跟乐队演奏一般。胡亥高高兴兴地予以准奏,并颁布了大赦令。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所说的这位章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一步,已经筋疲力竭。如果国家一切正常,怎么会有如此愚不可及、混账透顶的事情发生呢?章邯宁愿在和平的岁月里当个文官。为了接受这份稍有差池就会战死沙场的差事,竟要自己出面四处奔走,还要故作姿态向赵高这种人讨好;照理应该由国家拨给的军队也要自己去组建;后勤补给及其他方面的事情,也必须跑遍各官府衙门去筹组,天底下哪有这种荒唐可笑的事情呢?然而,倘若袖手旁观,秦的灭亡就迫在眉睫。

  章邯把咸阳的兵器库搜索一空,让民夫们着上戎装,配上武器。军队的强弱由各级带兵主管的能力来决定。甚至包括卒伍之长在内的带兵主管,章邯也一律让在秦打过仗的兵士破格升任。因此,这支大军已绝非乌合之众。

  自始皇帝以来,秦军一律用黑色。所有旌旗,所有士卒的戎装,都是黑的。他们黑压压地铺天盖般地离开咸阳,通过崎岖险要的道路朝函谷关挺进。山岭上到处都是秦军,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片乌云在向前翻滚,如此宏大的场面,一时蔚为壮观。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每当有王朝衰落之时,比如在当时(其后的历朝历代也是如此),整片大地就变成了流民的漩涡。

  流民所指望的目标,既不是远大抱负,也不是经世学说,而是"以食为天"的食"。所谓大大小小的英雄豪杰,就是指那些被流民推举出来的能在世上立足的首领。首领,也就是英雄,依靠向流民提供食的保障而存在,不能提供食的保障者或被流民杀死,或不得不只身逃亡。

  食,要靠掠夺取得。比如,一百个流民的头头袭击了某个村庄,将粮食吃个精光,如此一来,这个村子就会全村变成流民,不得不去袭击别的村庄。在袭击与被袭击的连锁反应中,流民的人数急剧上升,最多只能满足百人之食的首领便四处寻找能提供千人之食的首领,一旦找到,就与所有流民成群结伙地投奔过去,甘愿寄人篱下。再进一步,当千人规模的头领无法供应超出能力所及的流民时,就合并到万人头领的旗下。因此,那些有本事的英雄人物的旗下,转眼间就会有五万、十万的流民(兵士)加入进来,从而形成一支独立的军事势力。有人能确保二十万、五十万这么庞大数目的流民不饿肚子,就会被世间当成大英雄来对待,有的最终还被流民拥戴为王。

  鉴于这种情况,想要吸收庞大的流民队伍,就要抢先占领并控制盛产稻谷的地方,陈胜的处境也是如此,为了养活越来越庞大的流民队伍,只靠陈城这一带的田园是无法供应的。集合在自己旗下的流民军若是饿了肚子,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一把陈胜打死,再投奔到其他地方大流民团伙的头领那里去。能不能让他们填饱肚皮,就成了陈胜的头等大事,而这些目前还是个悬念。

  不过,陈胜脑子里是否已有相应的紧迫感,却还是个疑问。

  他很幸运,举兵的地方碰巧就是鱼米之乡,只经过少许征战就取得了陈这块物产更丰富的地方。

  “只有陈能吃得饱。”

  人人都知道这件事。这一消息飞快地传到四面八方流民的耳朵里,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往陈城靠拢,投入陈胜的麾下。可以说,这一切并非由于陈胜德高望重,而是陈这个地方具有食的魅力,才把他们吸引过来的。过度膨胀的流民队伍又造成了新的难题,陈胜必须再去寻找新的粮仓,而他却迟迟未动,并自抬身份称起了王,这在范增看来也是大有问题的。

  当然,平心而论,陈胜在寻找食的问题上也并非完全没有行动。

  “要把所有米粮仓库都拿下来!”

  他也曾如此发布命令,派遣帐前诸将与那些守卫粮仓的秦军进行过战斗,只是从未亲自率兵出征过。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在当时——这之前和之后均如此曾有由国家专门管理的粮仓。这些粮仓都设置在水上交通便捷的都市里。

  所谓仓,并不是建筑在地面上的仓库,而是在地底下挖出一个又深又大的洞,在洞的内壁精心地采取一些防潮及其他措施,将谷物投放进去。其规模之大,仅一个洞穴就足够好万人吃上好几个月的。这些谷物都是作为租税征收上来的,自然都归国家,而不是私人所有,例如,到后来的唐朝时,每逢首都长安附近(关中)因农作物歉收而出现粮荒时,皇帝就要率领百官离开长安,搬迁到有粮仓的地方,那里的粮食足够吃上好几个月的。仅宫廷人口就有好几万,再加上百官家属,恐怕轻而易举就达到五六万人之多,简直像把整座都城迁往粮仓一般。,在这些粮仓之中,有一座在离陈不算很远的地方,那就是荥阳的粮仓。

  这里所说的荥阳,乃是现在郑州市以西的一座小城,从这里到西部遥远的首都咸阳具有水运之便,从南方收来的税租沿着河流或运河集中到荥阳,暂时全部投入仓中收藏,再分批分期地运往西部。如果能夺下荥阳这座城,陈胜就可以让旗下的流民免除饥饿之苦。

  “不夺下荥阳,一切都完啦!”

  吴广如此谏言,盖因陈胜军过多收容流民,已达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要解除他们饿肚皮的燃眉之急,行动上已稍显迟缓。流民中间已开始出现不满的声浪,越来越多的人叫嚷饥饿难耐。

  “那么,就请君去一下吧?”

  陈胜原本是个极为傲慢的人,但对共同举兵的伙伴吴广还是略有不同的。顺便说一句,当初陈胜当王的时候,还曾授予吴广以假王的称号。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