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人间喜剧 > 附录:序·跋 | 上页 下页
《贝阿特丽克丝》


  初版序言①

  (1839)

  ①此版于一八三九年十一月由苏弗兰书屋出版。

  在文学批评已不再存在的时代,阐释一下一部文学作品的含义,不会总是毫无用处的。

  没有卡利斯特,“私人生活场景”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类型,那就是地位显赫,既貌美又出身高贵,又有纯洁情感的青年人的典型。

  没有贝阿特丽克丝,本书作者就会忘记描绘一个女子失足之后是什么情感仍能把她们拴住。某些地位很高的女子,无视法律,为某种强烈的激情牺牲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她们对自己这个人种的骄傲感、自己赋予自身的价值与优越感,难道不是碰到了与她们已经跨越的障碍几乎同样难以跨越的障碍么?这些障碍既是社会性的,也是本性使然的。由于真正的爱而变得高尚,这种高尚又能使一个跌倒的女子再站起来,这不也是激情最美妙的一个意外方面么?贝阿特丽克丝心怀的柔情和她使卡利斯特产生的柔情,使她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她希望在他眼中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圣洁的形象,为自己的伟大而牺牲了自己。总而言之,由于失足而对人世负有义务,这一教训难道不是极其可怕的教训么①?一个心灵高尚而又慷慨大度的女子放弃了自己那一份社会权势和贵族权势的时候,并不是一切均已定局。从此,她就永远拴在毁了她的那个人身上了,就象苦役犯永远拴在跟他共一条铁链的伙伴身上一样。或者说,如果她砸碎这一厢情愿铸成的铁链,她就要堕落到那些不可救药的女人的水平上去。至今上流社会对激情和堕落还是加以区别的。

  按照斯塔尔夫人那不同凡响的看法,一个女人在显赫的声名中只能找到“幸福的挽歌”②。一个在显赫的声名中找到了“幸福的挽歌”的女士,在日近暮年的时分,遇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千百次呼唤过的、纯洁的初恋。但是她的天才使她预见到这场初恋的后果,高度的理智迫使她放弃了自己所爱的人。但她并没有抛弃爱情,而是在内心深处留下永久的隐痛。象贝阿特丽克丝这样的女性,对卡利斯特的一生都将是致人于死命的形象。这一惨重的教训,难道不是多亏了那些为现代名流所引诱的少女而得到的么?这些少女象《风俗研究》中的卡米叶·莫潘一样,是些特殊的怪物。关于她们,无论是伦理学家还是个人大概都建立不了任何学说体系。

  ①在《外省的诗神》中,巴尔扎克写道:“没有严守妇道的女人就非得和她的过错连在一起,只有忠贞不渝,这过错才可以原谅,万一这样的罪过是可以原谅的话。”这正是邦雅曼·贡斯当的女主人公爱莱诺尔不会做的事。在《外省的诗神》中,迪娜念念不忘爱莱诺尔的形象。同样,在《贝阿特丽克丝》中,卡米叶·莫潘也念念不忘爱莱诺尔的形象。她说:“转眼之间,爱莱诺尔失去了她十年之间忠贞不渝的果实:人们将她与她那个阶级中所有那些不知羞耻地一个接一个地爱上一千次的女人相提并论。”

  ②斯塔尔夫人是在《论德意志》一书中说这番话的。

  在一个非常高贵、几乎毫无过失地走到了日暮之年的家庭的平静生活构成的明暗背景上,这三个形象生动地显现出来,构成了本书作者所能创造的最完整的一个对照。

  首先,比起情境不断变换、情节生动而紧凑的作品来,这类作品不会那么轰动。这一点,本书作者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象《贝阿特丽克丝》,《欧也妮·葛朗台》,《绝对之探求》,《乡村医生》这样的书籍会得到更多的青睐并战胜长篇连载的背叛①。请诸位再允许作者指出,与《贝阿特丽克丝》在一家报纸上发表的同时,作者还出版了《外省大人物在巴黎》②,是充满情节、没有描写、没有人称之为“冗长”的一幕。两部作品差别如此之大,又同时诞生,难道不表明作者能够根据主题的特点而选择必需、合适的表现方式吗?每一部作品有其独特的形式,否则就没有对比,那样,依照社会本来面目创作的风俗史这一长篇巨着中,就必然会出现单调和枯燥。

  ①这句激烈的话透露出巴尔扎克对《世纪报》的恼怒。一八三九年六月四日,他在写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对《世纪报》篡改他的原文十分气愤。他说,这样,作品就被“拦腰斩断和阉割”了。

  ②现成为《幻灭》的第二部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